首页 > 分享 > 艺术×非遗 | 光影中,化作「鱼异」欣赏一场“美学新光”

艺术×非遗 | 光影中,化作「鱼异」欣赏一场“美学新光”

波光粼粼,涟漪四起

在浪潮中翻涌的

「鱼」

是水乡人家生活的主角之一

以鱼为型的佛山市市级非遗项目「大良鱼灯」

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彩灯」

不期而遇一场光影邂逅

会擦出怎样的艺术火花?

今期《精致生活》钟主任邀请不期馆主理人潘小毅,以及青年设计师何振楠,用新视角解构非遗技艺的光影艺术。

“夜行舞之,鼓乐喧阗,一如日景。”

《顺德县志》中这段描述是民国时期顺德百姓用大良鱼灯装饰生活的日常。清末民国,“大良鱼灯”是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广府三大会景之一,兴盛了足足一百多年,鱼灯制作技艺也备受推崇。

跨越时空,放眼现在,在顺德大良不期馆的《光影无象》主题展览中,同样跃动着带有自在色彩的「鱼灯」,在光影中畅游,在虚实中摇曳。

作品名称:《鱼异》

“我把当代设计风格和传统非遗技艺进行了结合,传统鱼灯的光影占比是比较多的,这次的《鱼异》也是以光影为主题,用当代的艺术风格表达鱼灯这个民间艺术。”

——青年设计师 何振楠

,象征着灵动的生命力,摇曳的鱼尾和回游的动势让鱼灯更加“真实”。

,不同于传统的鱼灯,除了鱼灯内部设置灯光,室内的灯光也会打在鱼灯上,不同的光暗关系加上柔和的色调,让鱼灯轮廓更清晰、更具线条美感。

平时所见到的传统大良鱼灯,色彩鲜艳、绚烂、喜庆。《鱼异》则选用了冷色为主,更为现代的年轻人所接受,也更符合场馆偏冷色的主色调。

有别于普通鱼灯所选用的白布材质,《鱼异》所选用的纱布更突出光线的折射,同时通过喷色达到颜色渐变的视觉效果。

创作过程中,何振楠与陈志棠、罗志环两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彩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维碰撞,让《鱼异》更具当代特色。

“设计之初,老师们会对‘冷色调’、‘纱布材质’等新颖想法感到意外,好在成品的效果都能令大家满意。虽然想法和材质‘新’,但我们会坚持用传统鱼灯的非遗技艺,和两位大师一起齐心协力去完成。”

——青年设计师 何振楠

当代人的刻板印象中,「非遗」是守旧、传统的,非遗文化的美感难以被我们所察觉,为此,不期馆选择了更新的方式向大众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

“我们让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将「非遗」融入艺术装置中,让其成为群众日常打卡的风景,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了解非遗文化。”

——不期馆主理人 潘小毅

据潘小毅介绍,不期馆会继续往非遗文化跨界表达的方向努力,尝试让龙舟、粤绣等非遗文化与不同地区的艺术家联动合作,让非遗文化有更多的可能性。

光与影,虚与实

传统与创新

周末闲暇时光

不妨来到不期馆

与非遗艺术来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

【地址】

不期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峰街欢乐海岸plus曲水湾商业街6栋103之二,201号

主持人与嘉宾合影

来源:《精致生活》节目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艺术×非遗 | 光影中,化作「鱼异」欣赏一场“美学新光”
让“传统经典”焕发“新未来” “乐江南 2024艺见未来艺术季”启幕
数字艺术 | 非遗与艺术的碰撞,让人大开眼界!
《铜纪元非遗风潮席卷亚洲宠物展,传统技艺点亮宠物时尚新里程》
融合黎族非遗技艺创新艺术课程体系
全国首个非遗大师合伙人平台非遗徽街金秋盛放
雄安炫酷光影秀
晋中学院产学研统筹推进促进“非遗”传承
当“非遗文化”撞上“商业创新”,会擦出怎样火花?
四川皮影复兴:光影中传承民间艺术之美

网址: 艺术×非遗 | 光影中,化作「鱼异」欣赏一场“美学新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474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雄安炫酷光影秀
下一篇: 光影下的艺术之美:探索人体摄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