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大多数家长都手足无措,其实在教育孩子时,许多家长都走进了一些误区:只要说得多,孩子就会被感化。其实不然,往往无声的非语言信号,能让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其实家长的说教也好,呵斥也好,都是一种语言性的教育,而孩子往往对语言上的堆积,这种教育方式十分不敏感,甚至会产生不耐烦的心理。
所以说家长如果在教育道路上遇到挫折,就要主动去探寻其他的教育方式,比如非语言信号传递的方法。
01什么是非语言信号?
非语言信号,指的就用肢体动作,代替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想说的话。
02为什么非语言信号比语言信号更有效果?
03家长应该如何学会使用非语言信号教育孩子?
非语言性信号固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家长们也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场合和时机并不是所有的非语言性信号都适应于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家长一定要学会选择在正确的场合使用相应的非语言信号。
不能过度使用非语言信号尽管非语言信号可以使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事半功倍,但是也会有物极必反的情况。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情况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每次教育孩子时,不管是用严厉的口吻,抑或是循循善诱的方式,孩子都会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根本不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今天教训完,明天依旧我行我素。
有位朋友就处在这种状态中:心太累。每次孩子犯错,自己苦口婆心的向孩子说教,孩子总是两耳不听窗外事,一心只“玩玩具”。
自己给孩子讲了无数遍,不要再把自己的玩具乱扔,孩子也就只是敷衍的应了一声,却根本没有实际的改正行动,这让她十分苦恼。
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必用语言去安慰孩子,或许一个简单的拥抱,就可以让孩子心安。
又或者,当孩子成功或者失败时,家长可以鼓励性的给出一个大拇指。
抑或是把手放在孩子肩膀上,以表示肯定,等等这些就属于非语言信号,往往无声胜有声,非语言信号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更有信服力。
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与数据的媒介,而语调和动作是传达感觉与情绪的媒介,而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孩子会更注意家长传递给他们的动作和语调。
因此,他们有些话或许听不懂,但是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接收到家长给出的感觉与情绪。同样,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非语言信号,来决定自己与孩子沟通时用的语言的恰当与否,以及用词程度。这样可以:
一、不至于因为口误而造成语言攻击
许多时候,人们会因为情绪的激动或者紧张而发生口误,心里所想的和嘴里说出来的完全是两码事,这样就会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二度伤害。
而当父母学会用非语言信号表达情绪时,就会轻易避免语言上的失误,以免祸从口出。
二、可以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有些家长经常抱怨,自己苦口婆心给孩子说了这么多大道理,孩子依旧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家长真的了解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换位思考,任何一个人总是被在耳边教训,终究会出现某些消极情绪,会产生听觉疲劳,继而有不耐烦的心理,孩子亦是如此。
所以说家长不妨使用非语言信号,来向孩子传达家长的情绪和感受,这不仅仅可以给孩子带来一些新鲜感的体验,更能够让孩子比较容易的接受家长的信息。
一、多给孩子善意的眼神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传达出许多信息,所以家长可以时不时的给孩子投出善意的眼神,让孩子从家长的眼神中体味出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还能够让孩子充分体会到来自于父母的鼓励与关爱。
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的窗户,当家长向孩子敞开心扉时,孩子又何尝不会接受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呢?
二、多给孩子鼓励的拥抱
中国人是不太善于用语言表达的,所以既然如此,家长们倒不如尝试一下用非语言信号,来表达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
比如当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情后,家长就可以给孩子一个鼓励性的拥抱,让孩子获得充足的安全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还能够拉近亲子间的关系,同样也能更好的消化父母给出的关爱。
三、竖起大拇指
肢体语言其实算是家长与孩子沟通中的主力军,家长可以利用好非语言性信号,将其渗透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当家长在教孩子做功课时,孩子每做对一道题,家长就可以给出一个大拇指,让孩子得到肯定,这样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会有足够多的自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比如当孩子做一件事成功时,家长可以投出一个善意的眼神,那么孩子心中也会十分满足与高兴,但是当孩子正在调皮捣蛋时,家长如若再去投出一个善意的眼神,这就将非语言信号变成了一种纵容孩子的方式。
所以说要学会在不同的时机里使用相应的非语言信号或者语言信号。因为有时候孩子对家长的肢体语言并不感冒,家长就需要用委婉的语言去激发孩子。
譬如家长经常使用肢体语言,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关爱,而缺乏了语言上的一些恰当的批评,这时可能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宠爱过度的幻觉,待到家长再去用语言教育孩子时,他们更会不闻不问了。
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家长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每一种方法,都不应该过度滥用,应该分场合分时机恰当使用,孩子才能逐步消化家长投出的关爱。
元芳你怎么看?感谢各位的支持,欢迎各位看官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知识
原创 孩子为什么不愿听你的话?试用“非语言符号”,跟孩子沟通少费力
面对听不进话的孩子,家长可用“非语言信号”,比话语更有力量
NO.2 沉默的信号(非语言信号)
孩子不爱和家长沟通?尝试“非语言策略”,不用说话也能拉近距离
孩子学习不自觉?家长试试用这三个步骤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吧
掌握销售沟通技巧中的非语言信号.docx
非语言信号可以比语言更有影响力,因为:()A.非语言信号比语言信号..
非语言信号
非语言信号可以比语言更有影响力,因为:()
非语言信号可以比语言更有影响力,因为:()A.非语言信号比语言信号更准确B.身体语言省去了倾听者
网址: 家长的话,总被孩子当成“耳边风”?试试用“非语言信号”效果佳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7070.html
上一篇: 3个非语言信号,更容易让孩子理解 |
下一篇: 左耳进右耳出,孩子总把话当耳旁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