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旨在 "减少攻击性 "的基因编辑实验出错后,科学家们无意中培育出了一群异常具有攻击性的仓鼠。
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原意是想制造出了没有荷尔蒙加压素的新啮齿动物,让这些啮齿动物之间的 "社会交流"更丰富。
然而,这种化学变化使这些温顺的仓鼠变得狂野,而且在笼子里一天到晚的打架。视频拍摄显示,它们极端凶恶的夹击、撕咬和相互追逐。
首席研究员埃利奥特-阿尔伯斯教授说:"我们预计......我们会减少攻击性,但情况恰恰相反。
他们的关键激素Avpr1a被认为是调节友谊和联系的,去除它预计会增加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
但阿尔伯斯教授说,我们对这个结果感到非常惊讶,实验记录了这些仓鼠对其他同性个体出现了极度攻击性。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血管加压素会影响仓鼠的社会行为,包括攻击性和交流。
为了进一步调查,科学家们停用了Avpr1a,去掉了在大脑关键区域与加压素互动的受体。
但结果却并非如此,笼子里的仓鼠打架、咬人、追赶和夹击的频率增加。
这项研究的惊人结论挑战了整个科学界对于生物学和行为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授补充说:我们对这一系统的理解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好。
这些反直觉的发现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开始思考这些受体在整个大脑回路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在特定的大脑区域。
虽然说我们失败了,但是这样的实验及时纠错,也让人类对于社会行为的神经回路有了更多的研究。
据悉,一旦基因编辑试验成功,可能会给包括自闭症和抑郁症在内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解决方案。
对于基因编译一直在科学和伦理道德上有很大的争议,一方面人类已经开始通过基因编译治疗癌症和很多以前我们根本无法治疗的绝症。
但另一方面,作为人体独一无二的基因可以编译,也意味着当一个婴儿出生的时候,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修改婴儿天生的疾病,甚至修改他的智商。
但 "设计婴儿 "的出现,也意味着富人可以不断"强化"自己的后代,但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这将是不可能实现的问题。
今天日汇率
1 美元=6.66人民币
相关知识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破解家犬行为转变基因密码
美科学家:羽色由三组基因决定
小伙为观察宠物龟如何冬眠,将其放进冰箱,两个月后小伙一脸懵
史前人类=疯狂野蛮人?现代世界注定更加暴力?
原创 疫情下的反思:是时候警惕那些,以正义为名的暴力了
对话磐吉基因首席科学家赵明辉:克隆动物并非“寿命短活不长”
猫奴们注意了!科学家破解猫咪痴迷金枪鱼之谜!
科学家发现使犬类发展出社会认知技能、与人为友的关键基因
给爱犬报名美食障碍赛以为稳赢,结果狗子开局就狂吃,主人傻眼
实验鼠基因改造大揭秘
网址: 科学家懵了,基因错误,意外弄出一堆暴力狂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7787.html
上一篇: 探索可爱仓鼠的奥秘世界 |
下一篇: 仓鼠科学实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