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生活里,饲养动物也要对别人的生活负责,如果你的动物经常大声嚎叫,使邻居无法入睡,造成了扰民,这就是管理人的社会责任,如果经过投诉还是扰民,这就是侵害了别人的权利了,是要承担责任的。那么饲养动物应付什么社会责任呢?
本期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民法典》宣讲,由山东诺邦律师事务所李静律师为我们讲解“饲养动物的社会责任”相关规定。
大家好,我是山东诺邦律师事务所李静律师,本期民法典宣讲的主题是:“饲养动物应尽哪些社会责任。”
《民法典》第1251条根据实际情况,对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负有的社会责任作出原则性规定“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依照该条规定,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具体负有三种社会责任。
一是遵守法律法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在饲养动物时,不仅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还应当遵守法规的规定,按照有关规定饲养动物。对于法律,包括《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相关法律规定,关于法规,包括为饲养动物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规章等都应当遵守,不得违反。例如,有的城市制定了《养犬管理条例》规定“文明养犬,携犬出户时应当由成年人用束链牵领主动避让他人”。此类规范与法律一样,对饲养人的养犬行为同样具有约束力,都应当被遵照执行.
二是尊重社会公德。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在饲养动物时,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违反善良风俗。例如,将饲养的动物领进公共场所,在饭店内喂养动物,在公共浴池给宠物洗澡等行为,都为社会公众所不容,属于违反社会公德或善良风俗的行为,都应当被禁止。
三是不得妨碍他人的生活。动饲养人或管理人在饲养动物时,要尽量避免给他人生活造成困扰,影响左邻右舍的生活安宁。例如,在公共场所遛狗不拴狗绳,对宠物粪便不及时清理,对犬吠声不及时制止等。
最后提醒:饲养动物不当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如果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建议不要饲养宠物,只要决心饲养动物就要对它好,这是对他人负责任,更是对社会负责。
来源:公共法律服务协调指挥中心
文字:武艺
原标题:《【普法云课堂】《民法典》宣讲第二十二期“饲养动物的社会责任相关规定”》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普法云课堂】《民法典》宣讲第二十二期“饲养动物的社会责任相关规定”
民法典动物咬伤人侵权责任如何规定
饲养动物侵权的责任
【普法课堂】宠物犬吠叫、追逐致人惊吓摔伤,责任谁承担?
《民法典》解读:流浪狗、流浪猫伤人,责任由谁承担?
民法典解读(十):饲养动物损害责任有依据
【普法小课堂】关于养宠物,这些法律知识点你需要了解。
本报特邀律师解读民法典亮点:饲养动物致人损害 责任划分有依据
最高法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 引导养犬人士充分认识社会责任法律责任
【以案普法】宠物犬横穿马路导致交通事故,责任谁担?
网址: 【普法云课堂】《民法典》宣讲第二十二期“饲养动物的社会责任相关规定”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8043.html
上一篇: 这三类宠物不能养,最高罚1万元! |
下一篇: 养殖竹鼠政府有补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