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全身饰以羽毛,但羽毛不是完全相同,有好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为飞翔羽、衣饰羽和锦绒羽,还有一种羽毛叫粉䎃,是最接近鸟类皮肤的一层,这种羽毛则不是各鸟所全具的,要具体看鸟类的种类。
鸟类羽毛的构成
各种羽毛,都有同样的构造。第一为翮,就是和身体连接的角质部分。第二为羽轴,即白色而着生羽枝的部分。第三为羽枝,着生于羽轴的两旁,多数合为羽瓣。羽瓣和羽轴,又合称为羽身;又有小羽枝,由羽枝所分出。最后分为羽枝,自小羽枝分出。
翼羽上各小羽枝都以钩互相连合。羽毛虽然由相同的部分造成,但外表极不相似。翼和尾的羽毛坚硬而强固,称为飞行羽,前述的拨风羽,就是其中的一种。胸、腹、腰脊等躯干上的羽毛,较为柔软,用以保护体温和干燥,称为衣饰羽因为它们好似鸟类的衣服。
鸟类各种羽毛的作用
绵线羽亦称为绵羽,亦称为䎃,都隐藏在衣饰羽的下面,如其名称所指示,犹如人类的内衣。鱼狗潜水,凫雁等长时在水中,它们都有极厚密的绵绒羽,防水侵及肉体。粉䎃只生于几种鹭和鹦鹉身上,它的式样,和编线羽相同、不过梢端不绝生长,常分解为粉屑而散落,它的功用,还没有一个人能知道。
羽毛中还有像西方人作装饰用的蛇鸟羽那样细长而柔软,直立时易为风所吹动,有飘飘欲仙之慨;还有孔雀及他种鸟类的羽毛,或辉丽绚级,或修长逾常,甚为可爱。这些羽毛,都与飞期或保温无关,只不过用作装饰。鸟类中有多数极为华丽。自然真是厚惠了鸟类的衣饰,无论什么动物都没有这样美丽的外衣。
鸟类羽毛和它们的情感
鸟类的羽毛,也用以表示情感。你看两只雄鸡,互相争斗的时候,它们将羽毛竖起,身子好像忽然变大。有时振动两翼和尾,则是表示兴奋。有时要避免注意,那么它们的羽毛,可以完全改形。例如枭鸟,假如跌在地上,它就扑开它的身躯,紧贴地面,我们粗看起来误认其羽色为枯枝败叶,顺不惹目。
没有一个人能够用心爱护他的衣服,因为对于人类来说,衣服穿久了就会觉得过时了。鸟类却和人类不同,鸟类的"衣饰"把它们保护周密,是以终年常新。大多数鸟类,总天天洗沐,待完全干燥后,每根羽毛,都经过它嘴的梳掠振刷。临睡之前,它们总将日间所受的尘埃,振频除去。
洗沐以后,除干燥外,羽毛上还需加油,以维持其最佳的情形。尾际生有油脂腺,水禽中此腺最为发达。鸭与鹅,我们常见它们的嘴在尾际啄过,又遍身修饰羽毛,其实它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把油脂腺分泌的油打在羽毛上,和我们给自己的爱车打蜡原理差不多。
鸟类似乎很晓得自己羽毛的完美。例如孔雀,当它展开尾羽的时候,假使有一二根折损的羽毛,那么它就觉得有些羞耻。假如我们试将一二根不是它身上所有的白色羽毛夹入,那么它将非常不高兴,必将极力设法除去才罢。
鸟类变幻的羽毛色彩
鸟类不是终年穿着一色的衣服,它们要经过多次换羽,而很多鸟类的色彩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例如一只金昆鸟,夏季被着黄色的羽毛,随后变为匀净的暗橄榄色和黑色。朱莺本来是美红色的,到冬天的时候就变为绿色。其他有些鸟类,季中布着斑点,另一季则为纯色。
色彩的改変,大部分由于羽毛的交换。普通鸟类的换羽,都在秋季,春季也有一部分换羽。这个现象,前文已经说过是由于羽毛上一部分的消磨,尖端或边缘的耗损。
有些羽毛,它的边缘和中部异色,警如有一只鸟,羽毛的尖端和边缘为黄色,其他则为黑色,那么羽毛初生时,甚为完全,互相重叠,如屋上瓦片那样覆盖着,只有边缘露出,所以看去为黄色。但黄色的边缘,较其余部分为脆薄,易于折损消磨,一到春季,差不多完全断去,于是一只黄色的鸟,到这时变作黑色了。
除了纯色的变化,鸟类色彩还有多种变化模式,有的鸟类冬季身上布着白点或淡色的错形斑,到春季这些斑纹,完全除去,此种白色或淡色部分的除去,好似用剪刀剪去一样的整齐。
羽毛成就鸟类的色彩
鸟类的色彩,如黄、红、褐等,均由色素生成。其余各种颜色则都由羽毛的构造所致,就是羽毛上有极微的沟棱或点突,和三棱镜同样的作用,将光线反射而现色彩。
鸟类的色彩,不但美观,更有实用。最大的用处,就是便于隐置其身,这就鸟类的动作上,可以证明。有枯叶沙砾色彩的鸟类,它们常常静止或蹲伏以避敌目,如此色彩的鸟类,在巢内时,常让人走近其旁,我们虽然有时已经用手触着它的身躯,还不自觉;有些线条纹色彩的鸟类,它们在树荫或树丛中,和日光照下的枝叶阴影相混,极难辦认;地上生活的鸟类,常有杂色斑点,好似地面。夜莺有终日伏处树干上的习性,所以它的色彩,甚为幽暗,和环境相适合。
鸟类休息的时候,常能将显著惹目的色彩隐去,唯飞翔时,则显露于外。例如悬巢,它静止的时候,不甚美观,迨展翼时,则翼面的白色斑点,极为耀目。草鹦在地上时,色彩很暗淡,飞期时则尾部两侧的白色,显露于外。
鸟类的羽毛在鸟类保暖以及飞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鸟类的祖先恐龙也具有羽毛,有一小部分小型食肉恐龙在白垩纪时期就已经发育成了羽毛,看起来鸟类羽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数千万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