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导盲犬进景区被拒,勿让“懒政”成为歧视帮凶

导盲犬进景区被拒,勿让“懒政”成为歧视帮凶

图片

□汤静(重庆大学)

12月23日,湖北武汉东湖景区,一网友发布视频称自己带着导盲犬进景区游玩,却被保安拒之门外,理由是只要是犬类就不能进景区。12月25日下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再次致电东湖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事件在网上发酵后,考虑到人性化管理,景区特事特办,已联系当事人,并邀请其在25日当天由保安陪同到景区游玩参观。(12月25日 长城网)

针对公园禁止导盲犬进入这一事件,有人认为公园管理处缺乏人情味;有人称盲人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要去景区?笔者认为,公园的这一做法,是将普遍规定用在了特殊群体身上,暴露出了公园管理处缺乏人性化管理,“懒政”“怠政”的问题。因为所有犬类都不能入园而拒绝导盲犬进景区,这表面上看似是阻拦了一条狗进入公园,实际上是剥夺了处于弱势群体的公民合法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

在我国,残障人士被禁止进入公共场合的新闻时有发生。中国盲人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700万盲人,但目前全国仅有约200只经过专业训练的导盲犬。这与导盲犬培养与认定的难度有关,也与我国对导盲犬的法律保障和社会认可不足有关。据导盲犬协会给出的数据,6-7只导盲犬中才能选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自1931年导盲犬运用到现在的90余年间,国际上从未有过导盲犬伤人事件。

一般情况下,公共场所不允许携带宠物进入,以防影响他人。但根据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可知,盲人携带导盲犬进出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政策。由《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可知,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同时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由此可知,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的筛选与认证的导盲犬与普通宠物犬有着本质区别,而公园管理处拒绝导盲犬进入,既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也是“懒政”思维的表现。

站在公园管理者的角度看,禁止所有犬类进入确实是最简单有效的管理方法。如此简单地“一刀切”,安全隐患是少了,管理成本也减少了,但这种图方便的管理方式削弱了公园的公益属性,剥夺了视障人士使用公共设施的权利。不能因为视障人士看不见景色,导盲犬可能像其他宠物犬一样对游客造成影响就拒绝它们进入乐园,把应该属于所有公民的“公共乐园”变为充满禁令的“禁地”。这是公园管理“懒政”的结果,也是公园没有肩负起社会责任的表现。

对于导盲犬进入公园等公共场合的问题,相关的管理措施不应该是机械古板的,摆脱“懒政”需要相关人员做出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科学决策,比如针对导盲犬和残障群体制定专门的管理条例。与此同时,还需要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和人性化服务水平,科学规划公园的运动区、休闲区,设立导盲犬服务区等,在确保高效管理和游客安全的同时,给予弱势群体足够的尊重,遏制公园管理中的“懒政”行为,避免歧视思想滋生。

相关知识

顾客不顾劝阻带宠物狗进咖啡店 指责员工“歧视狗”
顾客不顾劝阻带宠物狗进咖啡店指责员工:歧视狗狗
西安咖啡店拒绝宠物狗入内算哪门子歧视
西安一女子不顾劝阻带宠物狗进咖啡店,指责员工“歧视狗狗”
哈工大回应禁止导盲犬入内:不是歧视,是规定
女子推狗狗进博物馆被拒,宠物能进博物馆吗?
上海导盲犬学校|导盲犬们如何进行社会化训练和拒食训练?
为导盲犬“放行” 转变公众认知是关键
图解|中国导盲犬不足200只,合规出行却常碰壁
导盲犬被归入宠物行列频遭公共场所“禁止入内”

网址: 导盲犬进景区被拒,勿让“懒政”成为歧视帮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6814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酒剑四方
下一篇: 通天武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