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 营养与饲料 水生动物饲料的营养特点 一、水生动物饲料的营养特点 水生动物常年生活在水中,属低等变温动物,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而导致在营养上与陆生高等恒温动物有所差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能量的利用率高 水生动物体温随水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略高于水温0.5℃,远比恒温动物低,因而用于维持体温和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少; 鱼类的氮代谢废物主要是氨,排出体外时带走的能量较少;鱼的氮代谢废物主要从鳃排出体外耗能少,而陆生动物则主要从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耗能少; 水的浮力大,且鱼的体形为流线型,在水中运动克服水阻力小; 鱼类生长所需能量约为陆生动物的50%〜67%。 2.对人工饲料的需求量相对较少 水生动物生活于天然或人工水域中,不论哪种食性的水生动物,均可直接或间接地摄取天然饵料,通过鳃或皮肤直接吸收水中无机盐。 水生动物比陆生动物使用人工饲料(包括无机盐、维生素与其他活性物质)相对要节省,尤其在池塘稀养和大水面养殖中更是明显。 3.对饲料的消化率低 水生动物消化器官分化简单且短小,消化道与体长之比要比陆生动物小得多。 消化腺不发达,大部分消化酶活性不高,肠道中起消化作用的细菌种类少,数量也不多,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短,约为畜禽的1/5〜1/3。 4.对蛋白质需求量高,要求必需氨基酸种类多 水生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要求量比畜禽约高2〜3倍,一般畜禽饲料中蛋白质适宜范围为12%〜22%,而水生动物饲料中蛋白的适宜范围为22%〜55。 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有10种,对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需求量较高,对色氨酸要求低。 5.对脂肪的消化率高 水生动物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尤其是对低熔点脂肪,其消化率一般在90%以上。因为水生动物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所以脂肪成了其重要而经济的能量来源。对哺乳动物起主要作用的必需脂肪酸是ω6脂肪酸;对水生动物则主要是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对甲壳动物来说,除需要ω3脂肪酸外,还需要磷脂和胆固醇。 6.对碳水化合物消化率低 一般来说,淀粉等无氮浸出物是畜禽类的主要营养素,含量约在50%以上,是主要的能量来源。畜禽类可以消化一定量的纤维素, 水生动物对淀粉利用能力较低,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最多不超过50%。且水生动物几乎不能消化纤维素。 7.对饲料中矿物质的需求量少 鱼类、甲壳类与陆生动物相比,在矿物质营养方面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能通过鳃、皮肤渗透或通过大量吞咽从水中获得一部分矿物质,而后者仅能从食物和少量的饮水中获得,相比之下,前者对饲料中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少。 8.对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量大 ①水生动物的肠道短,细菌种类和数量极少,它们合成的维生素种类和数量均少;②陆生动物可以通过摄取粪便而从中获得部分维生素,而水生动物的这种机会很少;③鱼类合成某些维生素的能力差,如将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能力差,将色氨酸转化为烟酸的能力也差;④水生动物在水中可摄取新鲜的天然食物,而其中往往含有硫胺素酶,该物质对硫胺素有很大的破坏作用;⑤水生动物饲料中的维生素在水中溶失量很大,因而水生动物对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量大。 9.摄食情况不易观察 水生动物多在水中摄食,对其摄食情况,人们不易观察。 饲料中的营养物在水中有溶失现象,要求饲料在水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水中摄食慢的水生动物的饲料。 10.对营养素的需求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水生动物是变温动物,因而营养需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陆生动物大很多。 总之,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相比,无论在营养需求方面,还是在摄食方式、摄食习性和生活环境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在研究和生产其饲料时必须注意到这些问题。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国家级共享资源课
相关知识
水生动物饲料的营养特点(14页)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水生动物营养 水生动物营养.pptx
全国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营养与饲料》考试大纲
水生动物饲料的制作方法
2023年水生动物《饲料与营养学》考试大纲
水生动物饲料营养物质组成(12页)
水生动物营养(13页)
水生动物营养基础碳水化合物营养PPT课件
水生动物与畜禽营养学特征的异同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水生动物的营养特点 水生动物饲料的营养特点.pptx
网址: 水生动物饲料的营养特点(14页)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70687.html
上一篇: 宿舍文化节标语励志 |
下一篇: 创意训练的9个趣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