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宠物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

《宠物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

​疫苗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不断与疾病做着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是预防,而接种疫苗又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疫苗接种,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有效控制了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十余种主要传染病。

疫苗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不断与疾病做着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是预防,而接种疫苗又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疫苗接种,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有效控制了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十余种主要传染病。

一、疫苗的功能和作用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体的伤害。

二、疫苗的种类与特点

疫苗根据技术特点分为常规疫苗和新型疫苗,常规疫苗是指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新型疫苗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常规疫苗

1.活疫苗

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

3.类毒素

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素经过盐析并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化铝胶等,即为吸附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机体后吸收较慢,可较久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以增强免疫效果。如破伤风类毒素,注射一次可免疫1年,第二年再注射一次可免疫4年。

(二)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是指病原体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除去其无效的毒性物质,提取其有效抗原部分制备的一类疫苗。病原体的免疫原性结构成分包含多数细菌的荚膜和鞭毛、多数病毒的囊膜和衣壳蛋白,以及有些寄生虫虫体的分泌和代谢产物,经提取纯化,或根据这些有效免疫成分分子组成,通过化学合成制成不同的亚单位疫苗。该类疫苗具有明显的生物化学特性、免疫活性和无遗传性的物质。人工合成物纯度高,使用安全。如流感血凝素疫苗、肺炎球菌囊膜多价多糖疫苗等。

2.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效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其关键是重组表达蛋白应颗粒化。如人乙肝重组蛋白疫苗等。

3.基因缺失疫苗

重组活疫苗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由于这种基因变化,一般不是点突变,故其毒力更为稳定,反突变概率更小,如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4.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是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致病性微生物的免疫保护基因插入到载体病毒或细菌的非必需区,构建成重组病毒(或细菌),经培养后制备的疫苗。该类疫苗不仅具有活疫苗和死疫苗的优点,而且对载体病毒或细菌以及插入基因相关病原体的侵染均有保护力。同时,一个载体可表达多个免疫基因,可获得多价或多联疫苗。目前,常用的载体病毒或细菌有痘病毒、腺病毒、大肠杆菌等。

5.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是一种仅含免疫决定簇组分的小肽,即用人工方法按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与载体连接后加佐剂所制成的疫苗,是最为理想的安全新型疫苗,也是目前研制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型疫苗的主要方向之一。

6.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又称DNA疫苗或核酸疫苗。是将某种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置于真核表达元件的控制之下,构成重组表达质粒DNA,将其直接导入动物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从而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类疫苗具有所有类型疫苗的优点,有很大应用前景。

三、免疫的技术要求

免疫接种前根据不同的接种方法,准备所需要的接种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品等,对接种器械进行消毒。在接种前需要对疫苗及接种动物健康状况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疫苗或动物不能正常接种。

(一)物品准备

1.器械

(1)接种器械注射器、针头、镊子;刺种针;点眼(滴鼻)滴管;饮水器、玻璃棒、量筒、容量瓶;喷雾器等。

(2)消毒器械剪毛剪、镊子、煮沸消毒器等。

(3)保定动物器械。

(4)其他疫苗冷藏箱、体温计、听诊器等。

2.个人防护用品

毛巾、防护服、工作帽、口罩等

3.药品

75%酒精、5%碘酊、肥皂等

4.其他物品

免疫接种登记表、免疫证、脱脂棉、纱布、冰块等

(二)消毒器械

将注射器、刺种针等接种用具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纱布包好。将包好的器械高压灭菌或煮沸消毒,待冷却后放入灭菌器皿中备用。煮沸消毒的器械当日使用,超过保存期或打开后,需重新消毒后,方能使用。

(三)检查待接种动物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应了解预定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接种前检查动物是否发病、是否瘦弱、是否怀孕后期等情况,对存在这些情况的动物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四)检查疫苗

凡发现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一律不得使用。详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

(五)预温与稀释疫苗

疫苗使用前从贮藏容器中取出疫苗,置于室温(15~25℃左右),平衡疫苗温度,使用时应充分混匀。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注明的头(只)份,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的稀释倍数和稀释方法稀释疫苗。无特殊规定可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有特殊规定的应用规定的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

四、宠物免疫接种方法

动物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饮水免疫、点眼、滴鼻法、气雾免疫及静脉注射等。宠物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是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一)皮下注射

犬、猫等的皮下结缔组织疏松,很容易储存大量的药物,但消毒不良时会引发感染,会刺破血管或淋巴管而导致血肿或淋巴外渗的发生。皮下注射最适合的部位是肩至腰的背部,由于颈部的皮肤厚,且发生上述事故时处置困难,因此一般不选择颈背部注射。皮下注射时先用用酒精局部消毒,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右手持针垂直于皮肤进行注射。注射后轻轻按摩,这样有利于药液的扩散和吸收,皮下注射要求药液等渗、无刺激性。

(二)肌肉注射

由于动物肌肉间结合比较紧密,大量注射药物时会引起损伤,因此肌肉注射应少量投给。颈部肌肉存在腱鞘且并发症多,因此肌肉注射一般不选择颈部。在膝腱附着部的肌肉部位注射易引起神经的损伤,从而导致疼痛和跛行不能再注射药物,因此也不在该部位注射。肌肉皮肤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注射前回抽针筒内芯,确定无回血后进行注射。

五、建立免疫档案

对宠物的免疫接种情况登记造册,填写免疫登记表,建立免疫档案。免疫登记表包括编号、宠物主人姓名、地址、宠物物种、疫苗种类、疫苗接种时间、下次接种时间、疫苗厂家、生产批号和防疫员签字等。

六、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某一特定种群需要预防,针对传染病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次数、间隔、剂量等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正确使用疫苗来防控疾病的关键环节,制定免疫程序时要综合考虑当地传染病控制规划、疾病负担、疫苗特性、传染病流行特征等。动物的免疫程序一般是推荐程序,不同生产厂家推荐的疫苗免疫程序存在差异,可根据推荐程序免疫。

(一)犬免疫程序

1.首次免疫

第一针:幼犬出生7周龄时注苗,一般注射犬四联苗或八联苗。

第二针:一般间隔3周时注苗,注射犬四联疫苗或六联疫苗或八联疫苗。

第三针:一般间隔3周时注苗,六联疫苗或八联疫苗,同时注射狂犬疫苗。

2.年度免疫

首度免疫成功后,每年注射一次。六联疫苗或八联疫苗,同时注射犬狂犬疫苗。

(二)猫免疫程序

1.首度免疫

第一针:幼猫出生12周龄时注苗,注射猫三联苗;

第二针:一般间隔3~4周时注苗,注射猫三联苗,同时注射狂犬疫苗。

2.年度免疫

首度免疫成功后,每年注射一次。注射猫三联疫苗,同时注射犬狂犬疫苗。

相关知识

《宠物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
女孩养猫10天变“秃头”?养宠物这些小细节不注意,传染病找上门!
@呼家楼人,快来带爱犬接种疫苗啦!
首页大图
樟木头为犬猫集中免疫注射 预防人畜共患病
天河区本月可免费为犬猫注射狂犬疫苗
疫情防控下养宠不完全攻略
针灸理疗、高压氧舱、核酸检测……给小动物治病的这些方法你见过吗?丨世界兽医日
开展宠物鼠类排查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天河居民,本月可免费为犬猫注射狂犬疫苗(附指引)

网址: 《宠物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78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猫三联疫苗打破外资垄断!动物保健
下一篇: 英特威犬四联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