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反社会行为解读

反社会行为解读

反社会行为解读

浏览:575|更新:2017-11-03 14:42|标签:心理健康 

反社会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是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类型。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

反社会行为解读

方法/步骤

1

人格特点:

(1)对实施犯罪行为没有计划和预谋;

(2)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

(3)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

(4)较少造成凶杀或其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

(5)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

2

如何矫正?

反社会行为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可限制其自由。对危害较大且危害行为频繁出现者,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3

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人格重建过程中,还要强调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协调性,它有两层含义:

(1)强调“内部和谐”,即人格内部各种特征之间的和谐和协调,要求在人格重建中,注意其道德方面的知、情、意诸心理因素的协调发展;

(2)与外部的和谐、协调,即人格与环境(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要求努力将他们再置于人际环境之中、群体之中,不使之孤单、孤立、孤独地存在、生活。

4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步学会与周围社会环境相协调,在群体上找到他自己应有的位置。团体心理咨询也值得尝试,使他们生活在治疗性团体中,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来控制和改善偏离行为,丢掉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相关知识

反社会行为解读
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分析
警惕反社会行为
儿童或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原创 什么是反社会行为,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反社会倾向
孩子暴力、虐待小动物?谨防“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日趋严重 英国加大惩罚力度
反社会行为和多动症的关系
反社会单词有哪些

网址: 反社会行为解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849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反社会行为和多动症的关系
下一篇: 狗狗超能力嗅觉,却总做出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