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伤熊事件:心理学家提醒关注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伤熊事件:心理学家提醒关注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中新社记者孙自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在此次政协会议上大声疾呼,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矛头直指“伤熊事件”所透出的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两周前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黑熊行为,不仅引发国内社会公众的关注,也令出席“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警告。

  两年前即在政协大会上提出类似提案的方俐洛委员,今年再度提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获所在小组所有委员的签名支持。她认为,“伤熊事件”虽只是个案,却是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一种突出表现。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反社会行为的出现,与家庭教育环境关联很大,一些青少年从幼儿到青年的整个成长过程都不正常,人格上有偏颇,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

  这位心理学研究专家分析说,以“伤熊事件”为例,伤熊的那个学生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缺乏一些被爱,尽管他妈妈很爱他,但那种爱是一种不正常的畸型的溺爱,再加上严格管教,使其心理偏离了正常轨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容易出现偏颇,许多不良少年的家庭都不完整就足以证明这点”。方俐洛说,一些青少年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和被爱,也就施展不出来对别人的爱,具体表现为不爱别人、不爱东西、不爱动物等,心理不健康严重的还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或是破坏公物、或是虐待动物、或者伤害别人。“即使不去伤熊,也会去伤害别人或别的什么东西,这是反社会行为的一个特点。”

  也许是长期从事心理健康研究的缘故,今年六十二岁的方俐洛委员看上去要年轻很多,言谈中充满激情。这位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对中国现行教育的文理分科提出了尖锐批评,她说,青少年进入中学后进行文理分科,所受的教育难免发生失衡,如很多理工科的高材生,在人文、对社会的认知、社会化程度、人际关系等方面,水平一般都较低。学校教育上的这种不平衡,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方俐洛委员指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势不容乐观,与“伤熊事件”类似的现象比较普遍,这需要对中国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一次普查,以深入系统地了解“庐山真面目”。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相关知识

儿童或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警惕反社会行为
9反社会行为练习题.doc
反社会行为和多动症的关系
原创 什么是反社会行为,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反社会倾向
孩子暴力、虐待小动物?谨防“反社会行为”!
#虐猫事件 反社会行...
“反社会行为”日趋严重 英国加大惩罚力度
“反社会行为”分析
极度危险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SPD)

网址: 伤熊事件:心理学家提醒关注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8523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这4种气味能够让狗狗放松 New
下一篇: 宠物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及建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