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氏果鹦鹉:别名爱氏无花果鹦鹉_爱德华无花果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果鹦鹉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与艾利安爪哇的小部分地区,主要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下,潮湿的低地森林内,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地带与人类居住地也有它们的踪迹。1885年命名,无亚种。
上体及鸟翅的羽毛为绿色,雄鸟的胸部及腹部为红色,雌鸟为蓝紫色。但刚饲养时会紧张与害羞,适应环境后,性格活泼。行动快速敏捷,经常倒挂在树枝间取食食物,常和双眼无花果鹦鹉集群活动。
科目分类:鹦形
生存环境:丛林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性情分类:攀禽
最大体型:19cm
迁徙类型:留鸟
寿命年限:25年
适宜温度:22℃±10℃
食物饲料:植物
头体长17-19cm,重约105g。雄鸟前额及冠黄绿色,有橄榄绿或黑棕色宽带从眼睛横跨枕部直达颈背,脸颊和喉咙红色,黄耳羽,并有密而细长的红色和蓝色羽毛混杂在脖颈部,整个上胸部蓝色,上腹部红色中央杂有黑色带,覆羽橙红色,翼内有宽的黄条纹。鸟喙灰黑色,眼睛红色。
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且吵杂,在有果食的树上有时会大批聚集400只左右。
与其它无花果鹦鹉一样,饲养上较困难。若饲养不当,常发生不明原因而死亡的案例。除定量蔬果外,应喂食嗜果性鸟类的粉状饲料。耐寒能力较差,饲养温度不宜低于22度。适应期间十分敏感,建议减少不必要的打扰与不轻易改变环境。保持环境卫生,提供营养充足的多样性食物很重要。维他命K的摄取尤为必要。因容易因不明死因而突然死亡,尤其是野生鸟更是非常容易发生此种情形,照顾上需多费心思。野生情况下以无花果、花蜜、昆虫、水果等。
雌鸟类似雄鸟,但腹部为蓝紫色,上腹部黄绿色。幼鸟彩色化,和成年雌鸟相似,但黄色的脸颊具红色斑纹。眼睛红棕色。
繁殖较小型的无花果鹦鹉容易一些,繁殖期约在1-5月间,但幼鸟死亡率较高,很可能孵出后不久即死亡,或是亲鸟不喂食雏鸟。成对繁殖比较理想,对于巢箱的检查敏感,避免时常开翻巢箱。一窝产2枚,幼鸟19天后孵化,羽毛长成约需2个月。
相关知识
爱氏果鹦鹉(动物介绍)
物种图册-爱氏果鹦鹉
【动物世界】戈芬氏凤头鹦鹉
费氏牡丹鹦鹉,七彩缤纷的“爱情鸟”
爱德华无花果鹦鹉的介绍
马呈氏吸蜜鹦鹉
贾丁氏鹦鹉价格
费氏牡丹鹦鹉
鲁佩尔氏鹦鹉习性
栗耳果鸠 果鸠族 果鸽 彩色斑鸠
网址: 爱氏果鹦鹉(动物介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88206.html
上一篇: 温柔靓丽的蓝头金刚鹦鹉,挑选技巧 |
下一篇: 【作品欣赏】文鸟赋(文赋)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