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
又到新生入园季,面对在幼儿园门口哭倒一片、在教室里一言不合就哭着找妈妈的孩子,幼师有哪些智慧的方法去应对呢?本文全程奉上干货,懂行的老师请收走。
问:小班幼儿上学两周了,孩子睡午觉前后思念妈妈情绪化严重如何安抚?
问:小班孩子不想参加集体活动,老师陪着也不行,离园时间只要有孩子被家长接走,就不停的哭,直到妈妈来接,妈妈接后非
常高兴,玩到不离肯回家。
答:一般情况来说,孩子的分离焦虑期是2-4周,但有些孩子会更长一些,幼儿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绪,是因为他们对亲近的家人,熟悉的环境有很强的依恋。上了幼儿园意味着他们要从父母、家人、熟悉的环境中离开,他们的情感依恋也就受到了考验。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这就需要老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产生信任感。
比如多一些拥抱、多一些谈话活动、多一些玩他喜欢的游戏。对于这些孩子,老师要详细了解孩子在家生活的习惯或者孩子和父母互动的模式,尽量是老师去融入他的模式,等到和他建立了信任关系之后,再慢慢地让他执行规则。
老师也可以在睡前的时候,让他做一些放松的活动,给他讲睡前故事,或者从家里带一个他最喜欢、最熟悉的依恋物回园,睡觉的时候可以给他拿着。
问:中班5岁女孩,这孩子每天回园都是哭着进幼儿园门口的,一哭就是一天,时间已持续一年,第一个学期因为哭的严重,建议家长送来上学半天,现在第二个学期上学时间正常。孩子平时脾气比较倔,不受批评,也不受哄,更不要在课室坐着,只要老师一转身,她就走出课室,一个老师专门看着都不行,完全控制不住她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父母沟通过,但效果也不见有改变,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去教育和引导?
答:这个是抗挫力低的孩子典型的行为现象。
抗挫力低的孩子呢,有4种常见现象:只能赢不能输;只接受表扬,不接受批评;害怕尝试新的事物,对新的环境也容易抗拒;情绪反应过大,情绪容易持续过长的时间。
抗挫力的培养,并不是靠老师的语言教育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一个像心本课程这种持续性的体验式的课程,长期开展才能够去提升和巩固孩子的心理能力。心本课程上了一两年的孩子,几乎不太可能出现这么明显的行为。
问:有一个小班新生,第一个星期来很安静,经常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不哭也不闹看着别的小朋友,但是在入园第二周当老师打开课件让小朋友看时突然大哭大闹说电视有狗很害怕,要求老师一定要把电视关掉;之后来园的每一天都属于大哭大闹的状态,没有打开一体机也是一直吵闹着要闭上眼睛关掉电视,我跟她妈妈沟通:她妈妈说:她之前还有跟狗接触,家里也养了狗也没有说怕狗。我想请问一下吴博士,我们该如何跟这个小朋友沟通呢?
答:问题很有可能是出现在第1周,很多幼儿园老师在新生入园的时候,容易把精力放在那些哭闹比较大声的孩子身上,而忽视了那些看起来很乖,但其实并没有融入幼儿园的孩子,就像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其实孩子并不是怕狗,而是通过一种报复的手段来宣扬自己的存在,同时表达在第1周积压的、对老师的不满。
帮助这个孩子也非常简单,多一点主动地去拥抱他,和他小声地说说悄悄话。让他感觉到老师并不需要他通过吵闹的方式才会关注他,应该过个一两周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因为在幼儿园通过不让老师看电视已经有了受益的体验,所以他把这种方式也应用到家里,这个孩子很渴望更多的爱和关注,很可能在家里也一直都缺乏,所以他发现当他可以不看电视的时候,他能够得到他最想要的部分。
建议老师还是要多参加幼儿心理健康教师A/B/C证的培训,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只是需要心理分析而已。
问:班上有个小女孩,最近回幼儿园一直哭,说不想上幼儿园想妈妈,可是在家会说想老师。玩游戏的时候也会哭,说不会玩想妈妈,吃饭吃得慢又无缘无故哭了起来,说要回家找妈妈。
答:爱哭是一种情绪,属于依赖情绪解决困难的行为,想妈妈和想老师都没有问题,只是用哭来解决,让老师感觉到受挫。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行为。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C证培训中针对偏差行为,有一项增强法来解决问题。就是当孩子不哭的时候,老师要刻意地去表扬他,告诉他老师喜欢你不哭的样子。一般这种情况呢,多出现在刚入学的孩子身上,老师可以用这种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再看一看。
除了以上案例中提到的特定的方法,也有一些普遍适用的方式,由心本课程合作园的老师们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接手新生小班的老师们:
#1
从班级的环境布置出发
给新生幼儿创设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和心理环境,可以请幼儿把家庭照带回幼儿园进行环境布置,让环境成为幼儿心理的“隐形教育”,从而减轻幼儿的焦虑情绪。
#2
教师要塑造让自己成为幼儿可依恋的对象
教师要塑造形象,让自己成为幼儿可依恋的对象,教师除了在言语上关心孩子、关注幼儿的情绪外,还需要肢体的接触,可主动与孩子握手,给孩子温暖的拥抱,从肢体、语言上表示对孩子的欢迎,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温暖,进而对老师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3
从建立安全感的连接开始
家长、幼儿的焦虑来源于他们对陌生环境的“没把握”,所以对新生和新生家长,我们都建议开展开学前的新生适应期,用温和的方式对待我们的新成员,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感受幼儿园的环境,体验幼儿园的生活氛围,进而与幼儿园建立情感连接,获得安全感。
#4
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
亲密的同伴关系也能很好地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幼儿园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创设一些小游戏,为孩子创设交往环境,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乐于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帮助幼儿建立同伴间的新型依恋关系。
#5
善用《心本课程》资源
《心本课程·亲子手册》小班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主题就是“儿童心理品质之抗焦虑培养”,从环境创设、心理体验游戏、亲子活动等环节,全面为孩子营造心理环境,发展孩子积极心理品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
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消除策略 | 巧手教育
浅谈如何应对幼儿分离焦虑及积极应对措施
如何缓解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对策
教师、家长如何缓解和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
怎样缓解幼儿分离焦虑
家长沙龙:如何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
开学第一天,如何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症
有效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浅谈——以“娃娃家”角色游戏为例
网址: 真正懂教育的幼师,会如何处理幼儿的分离焦虑?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04536.html
上一篇: 教你3个方法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
下一篇: 【讨论】狗狗分离焦虑症突然变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