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有皮肤瘙痒症状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疾病 最常见的病因是皮肤干燥 以病因治疗为主,同时对症治疗。 注意皮肤保湿,减少不良刺激,保持心情愉快瘙痒症(pruritus)是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患者可出现烧灼感、或蚂蚁在皮肤上爬行的感觉。由于瘙痒,患者会反复抓挠,皮肤可发红、粗糙、隆起,严重者可流血甚至继发感染。
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女性多于男性,亚洲人多于白种人,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岁门诊患者发病率为12%,8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为20%。我国尚缺乏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根据瘙痒部位及范围可将瘙痒症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瘙痒症。
特殊类型的全身性瘙痒症包括以下几种。
老年性瘙痒症多由于皮脂腺功能减退导致的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及退行性萎缩,或皮肤过度烫洗等诱发,可发生在四肢、躯干,往往躯干最痒。
冬季瘙痒症常发生在秋末及冬季气温剧烈变化时,骤然进入室内或脱衣睡觉时加重,常有皮肤干燥的症状。
夏季瘙痒症常发生在夏季,尤其是高热潮湿时明显;出汗会加重瘙痒。
妊娠性瘙痒症通常发生在妊娠末期,但部分患者也可在妊娠早期出现瘙痒。瘙痒为弥漫性,部分患者可伴有黄疸。
多数患者在分娩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痊愈。一般不引起孕妇死亡,但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死胎。
发生在肛门及周围皮肤,多发于中年男性。主要与接触某种致敏物或刺激物、过度清洗等对肛周皮肤的接触性刺激有关。
轻症患者皮肤外观正常或仅有轻度红斑,严重者可出现明显刺激,皮肤呈灰白色或淡白色,皮肤肥厚或苔藓样变。
阴囊瘙痒症主要与局部皮温过高、多汗、摩擦或真菌感染等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一阵一阵的剧烈瘙痒,长期搔抓阴囊皮肤会出现糜烂、渗液、结痂等改变。
外阴瘙痒症主要累及大、小阴唇,多发生在成年女性,部分患者病因不明,也可因白带刺激、感染、恶性肿瘤、皮肤病等所致。瘙痒的特点为阵发性,在夜间加重。
病因
本病病因较为复杂,最常见的病因是皮肤干燥。此外,药物和衣服刺激、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某些皮肤病和系统性疾病、神经精神因素都能引起瘙痒。
是全身性瘙痒症最常见的病因。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脂分泌减少可引起皮肤干燥;频繁洗澡,或洗澡时水温过高,或使用碱性强的肥皂,是导致的皮肤干燥的原因之一;空气过于干燥也与皮肤干燥有关。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激动、恐惧、忧郁、神经功能障碍或病变等。
全身性疾病及其他疾病肾病、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淋巴瘤、白血病、阻塞性肝胆疾病、干燥综合征、真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结缔组织病、其他恶性肿瘤等可引起全身性瘙痒;阴道滴虫病、阴道真菌感染、淋病、宫颈癌患者可出现外阴瘙痒;痔疮、肛裂、息肉等可导致肛周瘙痒。
内分泌障碍在怀孕期间,一些女性会出现皮肤发痒,一般在产后消失;月经紊乱也可引起女阴瘙痒。
寄生虫感染蛲虫感染、疥疮等。
药物因素吗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镇痛剂、维生素B、氯喹和磺胺类药物等均可引起瘙痒。
过敏因素接触致敏的植物、花粉等都可引起局部皮肤瘙痒。
如被褥太热、突然受热或遇寒都有可能引起瘙痒症发作。
刺激物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洁性化妆品等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引起瘙痒。接触消毒剂、杀虫剂、去臭剂、染料等刺激物也易出现瘙痒。
贴身衣物材质化纤毛织物易引发瘙痒。
其他居住和工作环境卫生条件差也可引起瘙痒。
症状
瘙痒症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瘙痒,瘙痒处没有原发的皮肤病损,抓挠过后皮肤可出现抓痕、血痂,进而诱发皮肤感染。
全身性瘙痒患者,一开始就出现全身表现,或由一处瘙痒扩展到全身;局限性瘙痒好发于外阴、肛门周围、小腿和头皮。
患者有烧灼感,或蚂蚁在皮肤上爬行的感觉。全身性瘙痒的瘙痒程度可不同,常为阵发性瘙痒且在夜间加重;局限性瘙痒为局部阵发性剧烈瘙痒,每次发作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发痒的皮肤最初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抓挠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形成血痂、色素沉着或减退,进而继发感染,如疖、毛囊炎、淋巴管炎等,后期可能会遗留瘢痕。
就医
出现以下几点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瘙痒持续两周以上没有缓解。瘙痒严重,影响学习、工作或睡眠。突发性瘙痒,难以自行找到病因。全身性反复发作的瘙痒。有其他的症状,如:极度疲劳、体重减轻、排便习惯改变、小便次数增多、发烧或皮肤潮红等。出现相应的皮肤损害,应及时到皮肤科就医咨询。
医生可能会询问以下问题来了解病史:
瘙痒症状开始的时间;瘙痒的位置,是全身性的还是某一特定部位瘙痒;瘙痒是一直持续存在还是反反复复出现;什么情况下瘙痒加重或减轻;平常心情如何,最近是否感到压力大;是否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胆疾病、肾病、白血病、肿瘤等疾病;最近是否服用或涂抹一些药物;是否频繁洗澡或用过高温度的水洗澡;在家或工作时是否接触过可能的刺激物,如花粉、宠物或某些金属;是否进行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接下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可能会取一部分皮屑或皮肤检查。如果怀疑与全身疾病有关时,医生还会建议患者查血、超声检查(B超)、骨髓穿刺等,以排除致病因素。
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缺铁性贫血;甲状腺、肝肾功能检查可以判断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是否异常。
肛门瘙痒的患者必要时可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肿瘤。
检查时医生会通过结肠镜向肠腔内注入一定量气体便于观察。检查过程中被检查者可能有不同程度胀痛或牵拉的感觉。
注意事项:被检查者需要在检查前3天开始进食流质或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当天上午空腹,检查前一天晚上遵医嘱服用导泻剂以清洁肠道,以免影响观察和操作,或医生对患者进行灌肠以保证肠道的清洁。
有助于鉴别真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性瘙痒。
基于病史和对潜在疾病的怀疑,次要考虑的实验室检查包括: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用于既往有HIV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针对虫卵和寄生虫的粪便检查;乙型和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电泳法(如果怀疑浆细胞病)。如果出现继发性皮肤损害,需要与虱病、慢性湿疹、疥疮、慢性单纯性苔藓相鉴别。
可有全身瘙痒,但是主要在头部及阴部,检查可寻到虫卵及成虫,有传染性。
常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可见丘疹、水疱、糜烂、渗出和结痂。
多发生在指缝、大腿内侧、阴囊等皮肤薄嫩皱褶处,渐渐发展到全身,检查可发现疥虫或虫卵。瘙痒在夜间明显,对治疗的反应较好。
多发生在颈部、耳后、小腿、脚踝等部位,皮肤苔藓样变明显,且出现较早。
治疗
医生会针对瘙痒症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糖尿病、肾炎或黄疸,纠正慢性便秘;精神紧张者应放松心情,适当休息。同时医生会开一些缓解瘙痒的外用或口服药物,可能辅以光疗、熏蒸等。
避免接触诱发或加重因素,停用可疑药物,避免搔抓、摩擦、烫洗,积极寻找病因。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
以保湿、滋润、止痒为主,使用刺激性小的外用药物。
低PH的清洁剂、润滑剂、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辣椒碱、含薄荷或樟脑的乙醇制剂等,可以减少皮肤刺激和瘙痒感。外用表面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乳膏,有抵抗瘙痒的作用。外用抗组胺药:如5%多塞平软膏。外用免疫抑制剂:如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外用糖皮质激素:短期外用、局部涂擦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但需注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局部皮肤萎缩和干燥。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以祛风止痒为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皮损特点、自觉症状、舌脉,选择中药或中成药让患者内服、外用。
皮损搔抓后渗液结痂、局部潮湿瘙痒,常用苦参、茵陈、马齿苋、蒲公英、地丁、黄柏、蛇床子等药物煎汤外洗,可选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皮肤康洗液等。
皮损干燥瘙痒,肥厚、苔藓样变,常用大皂角、苍术、杏仁、桃仁、当归、地肤子、白鲜皮等药物煎汤外洗。
洗剂适用于各型皮肤瘙痒症,如甘霖洗剂、川百止痒洗剂。
霜剂如羌月乳膏等,适用于皮肤干燥瘙痒症。
软膏青鹏软膏、丹皮酚软膏等,适用于皮肤干燥瘙痒,甚至肥厚、苔癣样变。
可用淀粉浴或中药药浴、熏蒸、熏洗,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瘙痒症。
针灸适用于各型瘙痒症的患者。医生在给患者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毫针根据辨证选取不同穴位。
刺络拔罐适用于局部瘙痒剧烈的患者。医生在选定治疗部位后,先用酒精棉球对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梅花针、三棱针快速点刺局部直到皮肤红润稍有渗血,将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血少火罐停留的时间稍长,血多则即刻取罐。
将瘙痒的皮肤暴露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下,通常会进行多次治疗,直到瘙痒得到控制。包括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补骨脂素联合使用长波紫外线(PUVA)。
局限性瘙痒可用同位素32P、90Sr或浅层X线放射治疗。
预后
对于病因明确的瘙痒症,经积极治疗后2周内可缓解。严重瘙痒症的患者如未能及时、正确治疗,可影响生活质量,干扰睡眠,导致焦虑或抑郁。长期抓挠会导致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甚至引起皮肤损伤、感染。
抓挠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形成血痂、色素沉着或减退,进而继发感染,如疖、毛囊炎、淋巴管炎等,后期可能会遗留瘢痕。
日常
患者平时应注意皮肤保湿,将贴身衣服更换成棉质衣物从而减少化纤对皮肤的刺激。同时不要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瘙痒时尽量不要抓挠。
由于长期受到皮肤瘙痒的困扰,患者易出现烦躁不安、抑郁、焦虑、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家属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沟通,理解、关心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可以通过以下自我调节的方法来减轻瘙痒:
放松疗法: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看书来分散注意力。呼吸疗法:瘙痒发作时可做深呼吸。按摩疗法:轻柔地按摩瘙痒处的皮肤。遵医嘱正确外用或口服药物,尤其是口服药物,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很重要,不要突然停药或自行过早换药。
预防瘙痒症的主要措施包括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避免接触过敏原、做好皮肤的保湿、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注意皮肤卫生,减少真菌、寄生虫等的感染。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淋浴和热水烫洗皮肤。衣物和床上用品尽量使用纯棉制品,减少或避免毛织、化纤制品。易过敏的患者,尽量避免接触致敏物质。避免过热多汗、或过冷干燥等环境变化刺激皮肤。舒缓心情,避免焦虑、烦躁等情绪波动。积极寻找原因,治疗原发疾病。参考资料
[1] 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8:129-130. [2]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86-1289. [3]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徐海环.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20-323. [4]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91-192. [5]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16(2):189-190. [6] 曾洁.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及护理研究进展[J].心理医生,2018,(8):1-2.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老年皮肤瘙痒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32(11):1233-1237.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老年皮肤瘙痒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32(11):1233-1237. [9] 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15:179-182. [10] 梅奥医学中心: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itchy-skin/symptoms-causes/syc-20355006. [11] https://www.webmd.com/skin-problems-and-treatments/qa/who-can-get-pruritus. [12] https://www.nhs.uk/conditions/itchy-skin/.以上内容由张春雷教授参与编审
相关知识
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
瘙痒症的病因
犬猫皮肤瘙痒症
瘙痒症和养宠物有关系吗?
狗狗皮肤瘙痒怎么办 可能是皮肤瘙痒症!
犬皮肤瘙痒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狗瘙痒症怎么治疗,狗狗身上痒用什么药
犬类瘙痒症治疗攻略大全,从原因识别到解决问题
怎样治疗狗狗瘙痒症
网址: 瘙痒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05475.html
上一篇: 如何取出叮咬在人和宠物皮肤上的致 |
下一篇: 关于珍兽皮肤的问题【天龙八部手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