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

流行病学

本病好发于医学相关职业者以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者。

病因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潜意识中想要满足心理需求有关,而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逃避责任等。此外,儿童时期遭受过情感、身体或性虐待,因死亡、疾病而失去所爱之人,抑郁症等情况,均可能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

症状

做作性障碍患者常具有自我中心、人际关系不良、人格不成熟和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可通过说谎、自残、虐待等方法,使自己或他人出现躯体症状、精神症状。

1、一般做作性障碍

(1)躯体症状:以多系统、多器官的症状同时存在,主诉常有变化不恒定为特征。常见的症状,比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患者可能为此而多次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导致腹部瘢痕累累;以及头痛、头晕、抽搐发作、视力或听力障碍等。

(2)精神症状:比如记忆缺失、定向障碍、神游症、理解判断障碍、智力低下、焦虑抑郁、幻觉、妄想、古怪动作、荒谬行为、语无伦次、书写中颠倒句法、自创新词等。

2、代理做作性障碍

可能表现为只是夸大他人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在为他人制造躯体或精神症状时,对他人造成了实际上的躯体或心理伤害。比如,父母可能会暗中制造孩子的症状,随后反复将孩子送医就诊,以获得医生关注、同情以及孩子就诊时自己情感上的满足。

1、对自己的伤害

患者可能由于自残而受伤或死亡,也可能由于感染、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导致严重健康问题,也可能产生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等现象。

2、对他人的伤害

虐待他人,甚至使他人存在死亡风险。

检查

患者出现常常四处求医治疗,而行为上又缺乏明确目的性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针对患者所描述的临床表现,为其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腹部超声、头颅CT、心电图以及量表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躯体和心理疾病。

医生会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患者的外表和举止,以及对相应部位进行视、触、叩、听检查,来初步判断其心理以及躯体状态。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数目变化,判断机体的一般情况,比如有无感染、贫血等问题。

2、血生化

医生会通过观察电解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等物质的水平变化,来判断患者的肝肾功能。

1、腹部超声

对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该检查判断腹部器官有无病变。

2、头颅CT

对于合并头痛的患者,可通过该检查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比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1、心电图

对于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该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梗、心律失常等问题。

2、量表检查

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量表检查,比如焦虑自评量表等,以评估其心理情况。

诊断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为了谋求病人身份而有意识地编造、制造躯体或精神症状,以及排除了实际的躯体或心理疾病,可确定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要与诈病、疑病症、躯体不适障碍等情况进行鉴别。

1、诈病

诈病与做作性障碍同样是有意识地伪造躯体或心理症状。两者主要的差异在于动机,诈病存在外在动机,比如逃避学习、工作、犯罪指控,或获取经济赔偿等;而做作性障碍则无外在动机而存在内在动机,比如寻求家庭、朋友或医生的关注、同情和温暖以及获得诊疗时情感上的满足等。

2、疑病症

疑病症具有已患有或有高度风险会患有某种严重躯体疾病的优势观念比较突出的特点,通常不存在躯体症状。即使有躯体症状也比较轻微,有的只是感觉过敏,有的真实症状会被患者夸大和严重化。而做作性障碍的躯体或精神症状则是故意编造或制造的。

3、躯体不适障碍

躯体不适障碍的躯体症状并非伪装,也不是出于外在或内在动机,而确实被自己的躯体症状所折磨,并将躯体症状归因于器质性原因以及对躯体症状过分思考、担心和焦虑。而做作性障碍则是有意识地伪造躯体或心理症状。

治疗

做作性障碍患者主要应通过心理咨询,改变思维和行为,而应尽量避免危险性的检查方法或过多的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果患有代理型做作性障碍,则还需要确保任何真正或潜在受害者的安全。

对于伴随焦虑、抑郁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以尽快改善症状。

做作性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医生会通过与患者的谈话了解患者的亲人依恋、自我评价、人际关系、人格和情绪特点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心理分析,使患者领悟自己在这些方面有可能存在和做作性障碍相关联的、需要调适的问题,以激发和鼓励其通过自我努力发生改变的动机与行为。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做作性障碍是一种慢性或长期的疾病,治疗比较困难。有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一、两次短暂的症状发作后好转的情况。

1、做作性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

2、做作性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虐待他人的情况。

3、做作性障碍患者可能会给家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经济负担。

日常

做作性障碍患者主要应注意调整心理,可以通过养宠物、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等方法,充实心灵,减少需要获取他人关注的心理。

1、患者应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以克服想要编造或制造症状的心理。

2、患者可通过饲养宠物来满足情感上的依恋需求,在与宠物的嬉戏互动中获得温暖。

3、患者可通过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以增加社交机会,在人际交往中主动、真诚地融入其中,在亲和、自然的氛围中获得温暖和情感上的满足,以提升社会心理支持程度。

4、患者可通过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比如爬山、慢跑、快走、游泳、跳绳等,来转移注意力,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绪。

饮食

一般饮食对于做作性障碍并没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可在咨询医生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以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患者应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少吃含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或零食,不吃过咸、过酸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或使患者感觉胃肠道症状加重。

预防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暂时没有特效的预防方法。但是,及早发现和诊治有助于避免不必要且可能危险的检查和治疗。

就医指南

本病属于精神心理科的的诊疗范围,可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最好早晨空腹进行就诊。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

2、您是否被确诊过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具体疾病与患者描述的躯体症状有关)

3、您是否被确诊过抑郁症、焦虑症?(具体疾病与患者描述的心理症状有关)

4、您之前的检查结果有没有异常?

5、您与家人的关系怎么样?

6、您有没有篡改过检查结果?

7、您有自残想法或行为吗?

8、您有虐待他人的行为吗?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为什么检查结果没有异常?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进行什么治疗?

5、治愈的概率大吗?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6、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知识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
丧偶后适应性障碍的原因
儿童学习障碍有哪些病因
违抗性障碍
分离焦虑症的病因
【肠道易激惹综合症的病因】
瘙痒症的病因
#宠物训练 #犬敏捷训练 通过性障碍 基础训练7:升高高度到1米 @抖音小助手 @抖音创作者中心
学习障碍的病因
荨麻疹病因原理

网址: 做作性障碍的病因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0670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狗狗眼睛白内障症状,表现为步履蹒
下一篇: 虐待行为背后也许是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