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人来说,低碳高脂饮食可导致高胆固醇血症。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队列研究进一步发现,低碳高脂饮食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
低碳高脂饮食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研究共纳入1万余名成年人,按1∶4的比例分入低碳高脂饮食组和标准饮食组,两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两组中分别有305人和1220人完成基线评估以及血脂数据的收集。
低碳高脂饮食定义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100克和(或)<每日总热量的25%,而每日脂肪摄入量>每日总热量的45%,标准饮食不符合这些标准。
结果显示,低碳高脂饮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明显高于标准饮食组。低碳高脂饮食组和标准饮食组中分别有11.1%和6.2%的人有重度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毫摩尔/升)。
随访11.8年时,低碳高脂饮食组和标准饮食组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9.8%和4.3%。校正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低碳高脂饮食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仍然是标准饮食组的2.18倍。
在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低碳高脂饮食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始终高于标准饮食组。在低碳高脂饮食组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基因风险评分升高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最高。在整个队列以及至少接受2次饮食调查的人中,血脂水平的显著变化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相似。
低碳饮食存在健康风险
关于低碳饮食,此前就有诸多研究对其表示担忧。国家血脂协会发表共识称,低碳饮食对于减轻体重和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没有优势,反而有危险。该共识中,将低碳饮食定义为每日总能量10%~25%来自碳水化合物,即每天50~130克碳水化合物;极低碳饮食则定义为每日总能量<10%来自碳水化合物,即每天<50克碳水化合物。
共识称,对于低碳饮食和极低碳饮食减轻体重的效果,短期(≤6个月)优于低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而长期(>6个月)的效果与低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相似。极低碳饮食难以维持,依从性较差。
另据一项分析表明,对于体重指数不高(<25)的人来说,低碳水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130克)会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
均衡饮食能满足营养和健康需要
那么,到底怎样吃才健康?流行的饮食模式效果不能持久,兰州大学学者联合加拿大、美国、瑞士、伊朗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提示,在时下流行的饮食模式中,大多数可在6个月内适度减轻体重,明显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其中降压作用尤其显著。但是,这些饮食模式带来的减肥和降低心血管风险作用基本上在1年后就消失了。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综合考虑了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基本营养与健康状况、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是能够满足居民营养和健康需要的理想膳食模式。“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指:食物品种多样,以谷类为主,注意能量平衡,多食蔬果、奶类和大豆,适量鱼、禽、蛋、瘦肉,减少盐和油,限制糖和酒,经常饮茶。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每日尽可能多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可能,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也就是说,只要保持均衡饮食,就能满足身体的健康需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燕声
编辑|| 颜红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低碳高脂饮食伤心
低碳、低脂饮食到底怎么吃 很多人基本概念就搞错了……
低碳饮食
低碳食物vs低脂食物,究竟哪个更减肥?看看《内科学年志》刊出的研究
低脂高碳水VS高脂低碳水饮食,谁更胜一筹?
低碳饮食的专家共识,多少碳水才算低碳呢?
一文搞懂:生酮饮食、地中海饮食……6种流行的低碳饮食法
减脂路上,饮食调整中的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实践
低碳生酮饮食,会提高皮质醇水平吗?看看研究数据怎么说的?
【健康科普】低盐低脂饮食,预防心血管疾病
网址: 低碳高脂饮食伤心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11276.html
上一篇: “低脂”和“低碳水”饮食,哪个更 |
下一篇: 原创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