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 内窥镜检查 任务一 内窥镜的类型与成像原量 任务二 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 * * 心房扑动 心房纤颤 见于V1导联的心房纤颤波 房性心动过速 异位节律 心室纤颤 内窥镜发展简史 硬式内镜阶段(1806~1932): 由德国人Philipp Bozzini首创。主要用于膀胱和尿道检查 1895年Rosenhein对其进行改造 1911年Elsner对Rosenhein式胃窥镜作了改进。 内窥镜简史 半屈式内镜阶段(1932~1957) Schindler与器械制作师Georg Wolf合作于1932年研制成功胃镜,定名为Wolf-Schinder式胃镜 内窥镜简史 光导纤维内镜阶段(1957年至今) 1954年,英国的Hopkins和Kapany发明了光导纤维技术。 1957年,Hirschowitz及助手在美国胃镜学会上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导纤维内镜 内窥镜简史 电视内镜时代(1983年以后) 1983年Welch Allyn公司研制成功了电子摄像式内镜 1970年,兽医领域引进内窥镜 内窥镜组成 连接线 操作方法 内窥镜操作组件 活检手术钳 内窥镜操作组件 活检手术钳 内窥镜操作组件 抓钳 内窥镜操作组件 临床应用——样品采样 临床应用——耳道检查 临床应用——膀胱镜检查 临床应用——膀胱镜 临床应用——鼻腔检查 犬正常鼻后孔 临床应用——气管检查 临床应用——胸腔检查 临床应用——上消化道检查 食道黏膜(带红斑) 临床应用——胃食管括约肌 临床应用——直肠检查 临床应用——阴道检查 临床应用——关节镜检 * 宠物疾病诊疗技术教学课件 模块四 影像学诊断技术 项目三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机 心电图 利用心电图机(又称心电描记器)将体表的心电变化,描记于心电图纸上所得到的曲线图。 定义 研究正常及病理情况下的心电图变化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 心电图学 心脏心电循环图 导联方法 将心电图机的正、负极导线与动物体表相连接而构成的描记心动电流图的电路称为心电导联。 红色(R)——连接右前肢 黄色(L)——连接左前肢 蓝或绿色(LF)——连接左后肢 黑色(RF)——连接右后肢 白色(C)——连接胸导联 导联器械及使用 导联器械及使用 导联器械及使用 标准双导联 标准双导联 心电图的描记 常规投照标准电压1mV=10mm特殊需要时纸速可调至每秒50、100或200mm 电压1mV=20或5mm 心电图记录为印有间距1mm的纵横细线的小方格;其横向距离代表时间,一般记录纸速为每秒25mm,故每小格为0.04秒,纵向距离代表电压。 部分心房去极化和P波的形成 心房完全去极化和P波的形成 PR段波 心室中隔去极化和Q波的形成 绝大部分心室肌的去极化和R波的形成 心室底部去极化和S波的形成 ST段和TP段波 T波段 QT间隔段 心室的完全去极化和复极化及P-QRS-T波的形成 正常参数值 项目 犬 猫 心跳速率 成犬:70-160 幼犬:70-220 120-240 P波时间 0.04s 巨型犬0.05s 0.04s P波振幅 0.04mV 0.02mV P-R间隔 0.06-0.13s 0.05-0.09s QRS时间 0.05s 巨型犬0.06s 0.04s R波振幅 2.0mV 巨型犬2.5mV 0.9mV S-T片段 下降:0.2mV 上抬:0.15mV 无下降 无上抬 T波 正常R波振幅0.25倍 0.3mV Q-T间隔 0.15-0.25s 0.12-0.18s 平均电轴 +40°到+100° 0°到+160° P-QRS-T波示意图 正常心电图 图示为犬的正常呼吸性窦性节律不齐(110/min, 25mm/sec, 10mm/mV) 猫的正常窦性节律心电图(220/min, 25mm/s, 10mm/mV) 房室传导阻滞(右侧) 房室传导阻滞(左侧) * *
相关知识
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 说课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课件5泌尿生殖(61页)
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ppt课件
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ppt课件.ppt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第二版)
《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宠物头部检查—眼睛检查技术(宠物临床检查技术课件)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课件12核磁共振检查(57页)
宠物心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动物心电图基础知识课件.pptx
网址: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课件11心电图(61页)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12406.html
上一篇: 跨境宠物用品超声波止吠器超声波训 |
下一篇: 如何正确给宠物进行心电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