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猫咪耳朵结构复杂,包含耳廓、耳道、鼓膜、鼓室、耳管和耳蜗,其听力发展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出生后,猫咪听力逐步增强,尤其对高频声音敏感,且具有声源定位能力。研究发现白猫可能有听力障碍,而猫能区分主人和陌生人声音,甚至理解自己的名字。文章还探讨了猫对声音强度、音调和声源定位的特性,以及与听力相关的常见问题,如耳部感染和癌症。
猫耳朵的结构 猫的耳朵与我们人类的耳朵结构基本相同。 1.耳廓 耳廓(耳介)是指耳朵的皱折部分。它的作用是像抛物线天线一样朝向声源收集声音。 2.耳道 耳道是声音传输的通道。它包括一个垂直向下的“垂直耳道”和一个水平延伸的“水平耳道”,它们共同形成一个类似字母“L”的形状。 3.鼓膜 鼓膜是一个用于共鸣声音的薄膜。它像鼓一样振动,将声音传递到鼓室。 4.鼓室 鼓室是位于鼓膜后面的一个类似小房间的空间。里面有一些被称为耳小骨的小骨头,它们可以将传入的声音放大20倍以上。顺便说一下,耳小骨是身体中最小的骨头,由“砧骨”、“槌骨”和“镫骨”三个部分组成。 5.耳管 耳管是将鼓室与口腔相连的管道,它的作用是使鼓室的气压与大气压保持相等。 6.耳蜗 耳蜗就像一个中继器,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传送到大脑。因其形似蜗牛(耳蜗)而得名。顺便说一句,与耳蜗相邻的三个运河被称为“半规管”,负责平衡感。 猫的耳蜗大约是人类耳蜗长度的三分之二,耳蜗内的毛细胞只有12000个,比人类少10000个。然而相反,从神经节细胞伸出的神经纤维数量为40,000,比人类多10,000。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它们能够听到比人类更广泛的声音。 猫的听力发育 猫咪的五感中,听觉是最为出色的。这可能是因为猫科动物是通过在黑暗的林木中伏击猎物来生存的物种。如果进化出对声音高度敏感的听觉,即便在夜间光线微弱的条件下,也可以精确定位猎物的位置。 1.猫的出色听力分阶段发展 生后6天内:生后2到3天开始出现电位,到生后第6天,听觉范围扩展到200至6,000赫兹。 生后16天内:生后第7天开始出现定位反应,13到16天龄时开始朝着听到的声音的方向进行探索。外耳道在第6天至第14天之间打开,大约在第17天完成。 生后31天内:在3到4周龄时,可以识别同胎的小猫和人类的声音,也会出现防御反应(弓起背部,发出嘶嘶声)。在31天龄之前,耳廓会变得更深。 2.白猫听力障碍 在研究猫的听觉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观察它们对声音的行为反应(例如,拍手看它是否转头);另一种是观察大脑对声音的电生理反应(如BAER,听觉脑干诱发反应)。在针对白猫进行的研究中,当双亲都是白猫时,新生儿患有某种听力障碍的概率为52%-96%。因此,全身雪白的白猫很可能存在较高几率的听力异常。 另外,当全身都是纯白色且双眼为蓝色时,双耳都容易出现听力障碍;而当只有一只眼睛是蓝色时,带有蓝色眼睛那侧的耳朵更容易出现听力障碍。有关详细的机制,请参阅下面的文章。3.声音和名字识别能力 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实验中,猫能够分辨主人的声音这一事实得到了证实。在实验中,对20只猫进行了测试,让它们听了3个陌生人的声音后,再听主人的声音。结果表明,有15只猫对主人的声音做出了反应。此外,这些反应并不像狗那样通过叫声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更为微妙的方式,如摇动耳朵或转向。 从这些事实来看,猫有可能分辨出第三者的声音和主人的声音。当你叫猫的名字时,它们可能会懒洋洋地摇尾巴两三次,或者抖动耳朵。这可能是猫用它们的方式回应:“好的好的,我听到你的声音了”。此外,在2019年,与前述实验相同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另一项实验,确认了“猫能理解自己的名字”。 猫的听力研究 猫的可听范围约为25至75,000赫兹。与人类的20至20,000赫兹和狗的40至65,000赫兹相比,它们对高频的敏感度更高。实验表明,即使在100,000赫兹的极高频率下,大脑中也能看到反应电位,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否真的被感知为声音。 关于音调辨别能力,似乎对高音的敏感度更高。在低频率下,我们可以听出半个音调的差异;而在高频率下,我们可以分辨出非常微小的高低差,如1/5至1/10个音调。此外,在测试从两个不同位置同时传来的节奏听力时,已经明确地发现猫对高音节奏比人类更为敏感。请查看以下详细报道。 猫能轻易听到的声音强度约为20分贝,频率约为250至35,000赫兹。据说它对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最敏感,是位于头部正中线20~40度角的2万赫兹以上声音。 这可能与老鼠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它们很容易成为猫的猎物)以大约17,000到148,000赫兹之间的频率进行交流有关。此外,根据京都大学心理学系201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猫在仅根据声音预测不可见物体存在的能力方面优于猴子。据推测,这些能力发展的背后,是猫科动物“靠声音在黑暗中捕食”的捕猎方式。 猫通常不喜欢厚重的男性声音,大概是因为它们低沉的声音与大型捕食者有关。相反,据说他们更喜欢2,000到6,000赫兹的范围,这对应于小猫的叫声。 如果猫对呼唤没有反应或觉得对声音的反应不佳,可能患有中耳炎或内耳炎。出现这样的异常时,最好让兽医检查一下。此外,如果猫凝视屋角一动不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对人类听不到的微弱声音作出反应。 猫的声源定位能力 声源定位是确定声音来自何处的能力。据说猫的听觉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度以内的75%准确率。进入猫耳中的声音在左右耳之间会有极小的差异,约在25-80微秒(0.000025-0.000080秒)之间。猫的大脑可以瞬间计算这个时间差,判断声音来自何方。 比较而言,狗的听觉定位能力在8度左右,人在1-3度之间,所以在这方面人类还是优于猫。这是因为人类进化中将“语言”发展成重要的交流手段的结果。 猫耳和听力的常见问题 1.猫耳根部的袋状物是耳垂吗? 不是耳垂,而是被称为“亨利口袋”的部位。 仔细观察猫的耳根部,您会发现一个小袋状结构。这个部位被称为“皮肤边缘囊”或“亨利口袋”(Henry's Pocket),似乎存在于包括狗和猫在内的猫科动物身上 它的功能还不是很清楚,并且已经提出了它使耳朵更容易折断或放大高音域的理论。不管它的功能如何,据报道恙螨等外部寄生虫很容易进入。 2.猫为什么把耳朵向后拉? 因为感到害怕和压力。 猫在受到惊吓或压力时,会将耳朵向后拉,从而使耳朵变平。这些被称为“乌贼耳”的耳朵,是一种表示不适的面部表情,就像人类的“皱眉脸”一样。在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已经证实了一种神秘现象,当感到恐惧或压力时,大脑的右半部分会被激活,同侧耳膜的温度会升高。这种现象似乎也发生在猫身上,但由于它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颈动脉网”的特殊冷却系统,所以不会表现为明显的温差。 3.猫为什么经常挠后耳朵? 猫的耳朵是弯曲成L形的洞穴状结构。如果外耳道某处感到痒或疼痛,猫只能用后脚爪子挠或者用前爪挠后耳朵或掏耳朵。如果猫一直不停地挠后耳朵,主人应该帮它清理耳朵。这个习惯对及早发现耳部异常也非常重要。 4.猫耳朵有结痂 可能是耳疥疮。耳疥疮是一种寄生在耳朵内部或外部,由耳螨引起的疾病。患有耳疥疮的动物通常会产生大量黑色耳垢,严重时耳廓会出现皮肤溃烂,形成痂皮。在治疗期间施用杀螨剂。至于预防,不要让你的猫在外面,也不要和有耳道和没有耳道的猫一起睡觉。 5.猫耳朵又红又痛 可能是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状态,其中构成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已经变成恶性(癌症)。易受阳光照射的耳朵和白色猫易受紫外线影响,更容易患上该疾病。一旦发病,必须从根部切除耳朵,以防止其扩散。预防措施包括不要让猫出门,并在室内使用可阻挡紫外线的窗户。不要使用防晒霜,因为猫在梳理毛发时会舔它。据报道,香烟烟雾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所以不要在家里吸烟。
来源:宠二先生,仅用于学习交流用。
相关知识
猫咪的听力到底有多神奇?
猫咪的敏感听力(揭秘猫咪听力的神秘世界)
全国爱耳日: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耳朵的一生
猫的耳朵的形状和特点,猫咪的耳朵有什么用?猫耳朵的9个小秘密
猫咪耳朵的10个秘密
宠物猫的听力之谜(探究猫咪对各种声音的敏感程度)
你了解猫咪的耳朵吗?经常养猫的都不一定知道!
乌龟听力和视力好吗?
如何给宠物猫清洁耳朵(清洁猫咪耳朵的正确方法和工具)
揭秘狗狗耳朵翘起的奥秘(从行为到遗传,一篇全面解析)
网址: 猫咪耳朵和听力的全面研究指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24015.html
上一篇: 钱志亮:听觉混合能力好 拼音学习 |
下一篇: (干货篇)Neil Fle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