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请更换较新的浏览器0.75x1.0x1.25x1.5x2.0x倍速
加载失败,该资源无法访问或者浏览器不支持该视频类型(MEDIA_ERR_SRC_NOT_SUPPORTED)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视频播放,请升级浏览器版本或更换为 chrome 浏览器
鼻炎(rhinitis)是由病毒、细菌、过敏原(如花粉)、各种理化因子(如刺激性气体)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鼻炎类型很多,最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
由如尘螨、霉菌、宠物、花粉等过敏原引起的鼻腔黏膜过敏性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非过敏性鼻炎由病毒、细菌、刺激性气味及温度变化等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反应,包括血管运动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激素性鼻炎、味觉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职业性鼻炎、慢性非过敏性鼻炎等。
是由各类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病变,俗称“伤风”、“感冒”,具有一定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无明显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病因
鼻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鼻腔炎症性疾病,不同的鼻炎类型病因各不相同。
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其中最常见的有鼻病毒、腺病毒等。
慢性鼻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多由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机体自身内分泌或免疫系统紊乱、鼻腔通气不良使病原体留存、慢性疾病、局部药物、及长期吸入粉尘及刺激性气体等,引起鼻黏膜血管长期瘀血或反射性充血,从而引发慢性鼻炎。
主要由尘螨、霉菌、宠物、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引起的鼻腔黏膜过敏反应性炎症,还可能与遗传相关。
萎缩性鼻炎主要由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遗传因素、不适当的鼻腔手术、感染等因素引起,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激素性鼻炎主要由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引起,如妊娠期出现明显的鼻塞。
职业性鼻炎多由接触到特定工作环境下的物质刺激引起,常见物质有:谷物、木屑、化学物质、刺激性气体等。
受凉、过劳、烟酒过度、营养缺乏和其他疾病等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诱发鼻炎。
症状
鼻炎患者常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一种或多种鼻部症状。
病毒感染初期,出现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喷嚏,继而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继发细菌感染后鼻涕变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
以鼻塞、鼻涕增多为主要症状,还可伴有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鼻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炎症较重时可蔓延累及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黏膜,引起咽喉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就医
患者出现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时,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对于疑诊为过敏性鼻炎,尝试基础药物治疗而无充分缓解的患者,可转诊过敏反应科继续治疗。
耳鼻喉科、过敏反应科。
应检查鼻部以及上呼吸道相关部位是否有组织结构的异常,并观察鼻部及上呼吸道其他部位黏膜的状态,如有无充血,水肿、分泌物等。
鼻内镜是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的结构,对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进行检查,只用于那些症状不典型或治疗反应不充分的患者。
识别是否存在过敏原引起的特异性皮肤反应,根据测试的结果判断是否跟临床症状有关,可以区分过敏性鼻炎与非过敏鼻炎。
根据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测定区分过敏性鼻炎与非过敏鼻炎,适用于不能进行皮肤点刺患者,但相比于皮肤试验更贵,且对诊断吸入性变应原所致过敏反应的敏感性较低。
虽然该检查不具有特异性且不敏感,但部分研究者仍使用该检查来帮助鉴别过敏性鼻炎和感染性鼻炎。
鼻阻力测定和鼻声反射测定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客观评价鼻腔通气状况的方法。鼻腔通气状况的评估在疾病辅助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鼻部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评估鼻部解剖学结构,用于鉴别诊断。
由鼻窦窦口黏膜肿胀或鼻息肉阻塞窦口引起,比鼻炎症状更重,当鼻腔炎症累及鼻窦时,可见脓涕、头痛、鼻窦压痛,严重者可伴甚至全身症状。
又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战、头痛、全身关节及肌肉酸痛等症状明显,而流鼻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不显著。
患者通常鼻部症状多以单侧为主,而鼻炎症状多为双侧,鼻窦CT及鼻窦MRI可以辅助鉴别此类疾病。
脑脊液鼻漏可由颅骨或鼻骨骨折、颅内手术等引起,与鼻炎相比,通常导致单侧或双侧水样鼻分泌物,低头时明显,无明显鼻堵、喷嚏等表现,主要通过内镜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鼻炎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当经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感冒”,具有传染性,尚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当合并细菌感染可以应用抗生素。此外,患者应多饮水、清淡饮食、疏通大便、注意休息。
指用生理性盐水鼻腔喷雾剂或者鼻腔盥洗清洗鼻腔黏膜,减轻炎症症状,鼻腔大面积创伤者、严重氯化钠代谢障碍和过敏者禁用。
局部使用鼻喷剂,常见激素成分为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喷于鼻黏膜上,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促进损伤的纤毛上皮修复,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咽炎、咳嗽、支气管痉挛、鼻部刺激症、鼻出血等不良反应。
具有抗过敏作用,尤其对于喷嚏和鼻痒的患者适用,常用药物有盐酸左卡巴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适用于过敏性鼻炎,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的黏膜干燥、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如异丙托溴铵,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能减少鼻腔分泌,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的鼻干、灼烧、刺激、鼻塞、头痛和口干等不良反应。
如羟甲唑啉,能够收缩血管、缓解症状、可减少充血,但对鼻痒、打喷嚏或流鼻涕没有效果。需注意连用不超过一周,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
如孟鲁司特钠,具有预防和减少黏膜炎症的作用。适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幻觉、嗜睡、兴奋、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
鼻炎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指在鼻内镜下进行翼管神经切断。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药物和免疫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
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指在鼻内镜下切除黏膜下部分软组织。适用于非过敏性鼻炎中慢性肥厚型鼻炎患者,当患者下鼻甲骨质增生肥厚、下鼻甲黏膜肥厚时可行手术治疗。
鼻腔外侧壁内移加固定术、前鼻孔闭合术、鼻腔缩窄术适用于萎缩性鼻炎患者,可缩小鼻腔,降低鼻腔水分蒸发,减轻鼻黏膜干燥和结痂形成。
术前检查鼻腔有无急性炎症或分泌物确定切除范围、清洁鼻腔;术后需抗感染治疗,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适用于鼻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通过切除水肿黏膜、开放鼻窦起到清除病变、通气引流的作用。
目前,对中医药治疗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较为缺乏,不推荐使用中草药治疗。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患者可选择针灸治疗,减轻鼻塞,也可行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
预后
鼻炎患者的预后情况,因病因、治疗效果不同而有所差异。急性鼻炎具有自愈性,一般1周后可自行好转;慢性鼻炎常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其他鼻炎如过敏性鼻炎,属于过敏反省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症状控制和管理。
可因感染直接蔓延,或因不适当的擤鼻,使感染向邻近器官扩散,产生多种并发症,如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鼻前庭炎。
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疾病,因此易与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同时发病。
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鼻背塌陷、鼻中隔穿孔、化脓性鼻窦炎、泪囊炎和继发鼻窦黏液囊肿。
其他类型鼻炎无明显并发症。
日常
对于不同类型的鼻炎,有不同的日常护理方法。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复诊时间一般是4~6周,其他类型的鼻炎可以根据症状恢复情况确定复诊时间。
1. 急性鼻炎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常有自愈性,因此主要是对症处理和预防并发症。应多饮热水、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2. 慢性鼻炎消除致病因素是关键,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3. 其他鼻炎,如过敏性鼻炎需要过敏原环境控制,减少对过敏物质的接触。
对于尘螨过敏患者,可以降低室内湿度在50%以下,使用防螨材料包装床垫和枕头,每周用高于55摄氏度的热水清洗床上用品和其他木质家具;对于霉菌过敏患者,避免使用地毯,发霉物品及时处理,对于浴室、厨房用60摄氏度热水进行清洁,定期清洁空调、冰箱等容易滋生霉菌的家电; 对于花粉过敏患者,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次数,即使外出也要佩戴防花粉口罩和封闭式眼镜,晚上睡前沐浴除去身上的花粉,花粉季勿将衣物晾于室外;对于宠物过敏患者,尽量不在家中饲养宠物,养宠物者需每周给宠物洗澡1~2次,经常清洗衣服、被褥、避免接触宠物,如果接触后要洗手。1. 对于急性鼻炎患者要多饮热水、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2. 对于慢性鼻炎患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3. 其他类型鼻炎: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要积极规避过敏原;对于萎缩性鼻炎患者加强营养、改善环境和个人卫生、补充维生素;对于职业性鼻炎患者要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对于激素性鼻炎患者要加强孕期管理。鼻炎是一种上呼吸道常见病、多发病。此外,通过以下方式也可以尽量避免。
可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室外和室内环境中的过敏原。避免户外活动,勤开窗通风,保持家居环境干净整洁,减少尘螨的接触。不要给儿童买太多毛绒玩具,家中避免饲养宠物,儿童的房间最好不要铺地毯,以免滋生细菌尘螨。
参考资料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8年制第3版 规划教材_孔维仁,周梁2015P751. [2]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8版) 田勇泉主编 2013. [3]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 主编 2007. [4]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年1月第51卷第1期. [5] 尹佳,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制剂应用指南[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137-151. [6] 沙骥超, 董震, 孟粹达, et al. 美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2015)解读[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8):699-703. [7] 钟娟, 张勤修, 刘姝芩, et al.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枢响应特征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0):442-446. [8]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02-706. [9] Wallace DV, Dykewicz MS, Bernstein DI,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hinitis: an updated practice parameter. [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 122:S1.以上内容由张罗、王向东教授参与编审
图解
相关知识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症状
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鼻炎中药贴配方 鼻炎怎么治疗 通气鼻贴
慢性过敏性鼻炎
怎样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三个注意事项
孩子流鼻涕,是感冒还是鼻炎?专家帮你揪出过敏性鼻炎
狗狗鼻炎怎么治疗?
过敏性鼻炎禁忌食物
网址: 鼻炎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0684.html
上一篇: 今夜,百万螨虫陪你睡?警惕过敏性 |
下一篇: 有过敏性鼻炎还耐药怎么治疗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