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价艺术 (节选)
艾伦·戈德曼 著
褚国娟 译
本文选自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美学指南》
[美]彼得·基维 主编
彭锋 等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1. 导言
在对艺术作品的描述和讨论中普遍渗透着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正如下文将要显示的那样,艺术作品描述的典型用语至少部分是评价性的。一个起码的问题是它为何会是这样的呢?答案有以下几个相关部分。第一,根据一个通常的艺术概念,称某物为艺术作品这已经赋予它一个肯定的评价身份。算得上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东西必定满足某种艺术价值的最低限度,因此次等的或低劣的艺术作品仍优于自称是艺术作品却配不上这个身份的物品。这一艺术概念依赖于每一类型的伟大艺术作品之中的某些范例,依赖于那些有助于定义“美的艺术应该是什么”这样一个理想标准的作品。第二,艺术作品是为欣赏而创作的,我们观看、阅读、聆听艺术作品,目的是欣赏它们。欣赏既是对作品的理解,也是对作品的艺术价值——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的承认和享受。
理解作品就是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第三点,当解释在某种意义上逻辑地先于(完全非经验地)评价的时候,它就已经包含了对作品各个要素价值的鉴赏。解释就是阐明为何一个作品要具有那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如何为整体的目标和价值服务。因此批评家的解释和评价自然是同时进行的:他们教我们如何用揭示作品内部价值的方式去把握艺术作品的客观属性。第四,人们之间一种常见的联系是具有共同的趣味或欣赏同一种事物,艺术作品就是这类事物之一。我们讨论艺术作品评价之事是为了建立这种趣味共享的联系,并且我们研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就是从这种社会目的出发的。
那种试图给这种说法提供一种哲学说明的人,在其辩护中会或多或少做出一些雄心勃勃的主张。最有雄心的主张是,存在一些标准,它们决定着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的恰当评价;我们评价艺术作品依据的这些标准指示出一些属性,这些属性把艺术作品与其他物品区分开 来(与艺术的评价性概念一致);并且这些属性在高低不等的程度上被所有真正的艺术作品所分有。这种主张已被早些世纪一些主要的美学理论预想过了(如康德或托尔斯泰的美学理论),但是它们可能会引发当代美学家的质疑。怀疑论者们要么认为没有通用于艺术的评价标准,更强硬地说是通用于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要么认为所有这些标准只是主观性的,或者只是社会阶级操纵的结果。
持第一种怀疑论点的倡导者会指出,一部小说的价值可能与一首交响乐或一幅绘画的价值有极大的差异。与交响乐或绘画不同,小说能为某种行为模式背后的动机提供心理学的洞察,而绘画色彩的感观美或交响乐直接的情感冲击可能是其他类型的作品所缺乏的。同样的差异也可以将同一类型内的作品区分开来:诗歌的价值可能与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的价值有极大差异,提香或雷诺阿绘画的艳丽色彩是布拉克绘画完全缺乏的,马勒交响乐的冲击力完全不同于海顿弦乐四重奏的冲击力。从根本上说每一件艺术作品在它的价值上都是独特的,这个要求是可能的而且它当然已经存在了。(甚至在作品的不同部分之间也可能有这样的要求——威尔第的《奥泰罗》中苔丝德蒙娜的《杨柳之歌》咏叹调与雅戈的《信经》咏叹调就截然不同。)
▲ 威尔第《奥泰罗》
但是承认以上几点并不是在向怀疑论者的如下主张让步:并不存在通用于作品和作品类型的标准,或者这个标准与用于其他种类物品的准则性属性或标准没有什么不同。每件艺术作品在其客观属性的总和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一些作品的确可能拥有其他作品缺乏的有价值的属性。但是独一无二性并不排除提供价值的共有属性。比方说,艺术作品可能都具有因其独一无二性而拥有价值的这个属性。更严格地说,本性上极其不同的作品可以以相似的方式打动我们。怀疑论者会对此回答道,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用的是非常不同的方式:喜剧使我们欢乐而悲剧使我们沮丧。但是这些差异也没有排除某种包括这两种戏剧类型或者源于这两种戏剧类型的通用的打动我们的方式。例如,喜剧和悲剧就观赏来说都可能给我们愉悦(尽管下文我会否认这种说法在愉悦的任何一般意义上的正确性)。有些属性,只有特定类型的某些作品才能从其中获取自身的一些价值,而对那些配称伟大艺术(或被鉴定为艺术)的作品来说可能是不必要的,虽然其他的共有属性可能把它们归为一类。比如一些诗歌可能提供心灵的洞察,但心灵洞察不是伟大诗歌的必需属性;同样某些音乐的强烈的情感冲动或者某些绘画的形式美也不是音乐或者绘画的必需属性。
是否不同类型的不同作品以这些非常不同的手段以某种相似的方式打动我们,是否这种相似性(如果存在的话)构成了针对特殊作品的评价标准,这尚需确定。这将是我们的中心问题。虽然,如前面所说,最近此问题引起一片质疑声,但是对一个确切答案来说,已有了某种初步证据。不仅存在艺术自身的评价性概念,如以上所提到的,而且在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的审美或艺术价值与它可能有的其他价值如经济价值之间,也存在一个通常区分。迈阿密有一位艺术家,这里隐其姓名,他的作品卖价很高,尽管在我看来丝毫没有艺术价值。最近,这种分野太普遍了,它似乎暗示了某种辨认艺术或审美价值的通用方式(虽然只是用一种析取标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要研究涉及艺术作品评价的另外一些传统论题。审美评价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命题吗?这些评价是指涉艺术作品的客观属性还是只是主观趣味的表达?它 们意欲被普遍分享或者认同吗?就支持审美评价来说可以提出什么理由(如果有的话)吗?这些理由是由原则支持的吗?艺术的价值是内在的还是工具的?这些有关艺术作品评价的传统问题的回答最终暗示着答案会转为我们的主要问题,此问题涉及的审美价值类型,在为艺术作品的评价提供一个标准的同时也区分了艺术作品。
作为一项重要的尝试,我们应再次提及我们提过的第二个版本的怀疑论。它的立场是,所有审美价值标准都是上层社会阶级文化统治策略的产物。社会学家们注意到,对高雅艺术的精英式偏好与经济/社会等级身份之间有一种重大的关联。这使人联想起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即这种趣味只是一种没有客观审美基础的偶发现象,或者更糟,它是一个维持上层阶级与其他阶级尖锐对立的计谋(Bourdieu 1984)。然而,社会事实本身使这种怀疑论论点陷入疑问,比方说,无数大众去观看纽约中心公园的歌剧演出,而令入困惑的另一极端是,很多具有与众不同的精英趣味的上流社会人士却对一些先锋派作品情有独钟。
2. 审美属性和审美原则
如开始所提到的那样,对艺术作品的描述通常冠以不完全的评价性词语,我们往往不是以纯评价性词语如“好的”甚或“美的”作为开头,因为这些词传达的信息是相当贫乏的。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以直接和仅仅指出它的客观线条和颜色的方式来对一幅画(比方说)进行首次描述。取而代之的方式是,我们运用这样一些词语,如“优雅的”“和谐的”“统一的”“生动的”“丰富的”“流畅的”“浓烈的”“脉动的”“有力的”“穿透的”“微妙的”“崇高的”“宁静的”“振奋的”“细致的”“活泼的”,或者“沉闷的”“刺耳的”“单调的”“浮夸的”“煽情的”“僵硬的”“艳俗的”“拷贝的”“炫耀的”“乏味的”“无力的”。这些词语或多或少有描绘性的内容——例如,“优美的”,即便是不精确的,也指示了某种形式特征——但这些词语也暗示了使用它们的批评家一方的反应。更确切地说,如果这些批评家并不打算仅仅指涉他们自己的反应,那么他们就指涉在特定条件下,对象依据它们的客观属性引起某些反应(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的倾向。他们指涉通常被称为审美属性的相关属性。
▲ 毕加索《格尔尼卡》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些词语的客观的、描述性的内容分辨审美属性,因为就一个东西来说,对某个评论者来说是优美的,对另一个批评家来说却是乏味的或无力的。审美属性包含了主观反应,这一点说明了关于审美属性的存在产生的分歧程度;审美属性仍有着描述性内容, 这一点限制了可能产生的分歧程度(对某人来说优美的东西可能对别人来说是乏味的,却不应当是喧嚣的或刺耳的)。批评家对于这些词语的适当运用的争论,表明对于它们的运用来说也有着标准性的一面,即我们欢迎或者期待我们的听众赞同我们对这些词语的使用,并且也使用这些词来附和我们。
对这些属性的指称既支持了对它们所在作品的总体评价,接着又得到更多属性的支持以至最终穷尽了作品的全部客观属性。甚至前者,即这些中度评价性属性与总体评价之间的关系,也不像它可能显现的那样简单。如果这些属性总是拥有同样的正价值或者负价值,如果为了推演出作品的总体价值,我们可以仅仅加上正价值而减去负价值,那么事情就会简单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总体评价所基于的审美属性和客观属性通过情境这一决定一切的因素而互相影响。当然,称一件作品是优美的除了表明一个肯定性评价外什么也没说,但这是因为此处的情境被一般化地理解了,而不是因为这里存在什么暗示。如果因为某些不太可能的理由,一个批评家称《格尔尼卡》或者《春之祭》是优美的,或者称有关肮脏童工的文学控诉是文雅的,那么这些就不可能会是赞美的词语。
一些哲学家试图通过主张这些属性在本质上是正的或负的来保持这里的一种秩序感.即使遭到被击败的对手的颠覆(Bender 1955)。我对此论断的唯一理解是,处于孤立之境时它们具有的一种必然固定的价值(Dickie 1988:89)。这种解释的问题在于它们永远不会在孤立之境中,而总是存在于也带有其他审美属性的作品的情境中。悲剧中的幽默可能是负面的,如果它们削弱了戏剧的悲剧性强度;但如果这种强度反而到了不堪忍受的或者令人厌恶的程度,它又是正面的了。拥有更多的正的审美属性并不总是更好的。莫扎特的一支曲子可能比萨列里(Salieri)的一支曲子好听,因为它更流畅优美,但这并不意味着比莫扎特的曲子更加流畅的曲子会更好,因为它们可能仅仅是更没创意。艺术作品中的统一通常是好事情,但也可能使它们让人烦。
因此,并没有什么标准将中度评价性的审美属性或部分评价性的审美属性与作品的总体评价联系在一起;更明显的是,在更基本的层次上,也不存在什么标准把客观属性——线条、颜色、光与影、音、调旋律与和声的进行,或者文学手法和措辞——与这些审美属性联系在一起。把一个音乐变调放入莫扎特的四重奏中,会使得那段音乐很优美,而把它放入一首巴托克(Bartók)四重奏中,你就只有听觉上的不幸了。因此.再提醒一下,对一个批评家来说是优美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乏味的:对同样的客观属性他们也可能有不同的反应。
一些哲学家曾思考过是否存在决定着审美词语恰当使用的语义学标准,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恰当运用这些词语,那么必然存在一些标准把这些恰当的使用和客观条件联系起来。但没有理由必然如此,语义学标准也能包括对主观反应的指称。甚至声称在客观属性中存在审美属性的必要条件意味着缺乏对某些作品的想象力和经验。例如,声称浅淡的颜色不可能俗丽的人,是从未见过迈阿密海岸岛上的艺术装饰区(对比Sibley 1959)的人。
困惑之处在于,尽管在两个层次上都缺乏标准,但是批评家和受众还都是通过诉诸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来判定艺术作品的评价的正当性,通过指出作品的客观属性来判定审美属性的归结的正当性(后者在通过诉诸带有较多描述性内容的属性去判定带有较少描述性内容的属 性的归结的正当性上可能包括几个步骤。)一幅画可能因为它的优雅而美丽,因为精致的线条而优雅,因为纤细流畅而柔和的曲度而线条精致。但是,如果对审美属性的归结代表的是主观反应,在标准缺乏的情况下,这种判定是如何生效的呢?
在某种意义上原因必须是普遍的,而我已经否定了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性反应是普遍被分享的即使是称职的批评家也是如此。我也曾声称对这些属性的归结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在称一个作品是有力的时候,我并不是想仅仅指称我的反应;我期望或者欢迎我的受众至少在经验过这个作品之后会赞同我。我似乎在采用一个关于“有力的”评价标准,它不仅适用于不同的个人还适用于不同的作品甚至门类。然而,我不是必须得承认在不同类型之间以及不同批评家的趣味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吗?这里存在的张力自休谟和康德以来就一直困扰着美学。
他们解决问题的线索依旧落在审美属性词汇自身的特性和用法上。首先,在这一节的开始提到,所有词语运用于绘画、音乐,也同样运用于文学作品,这个事实的确表明存在贯穿艺术的标准,尽管我们知道,这些标准并不仅仅包括这些词语指称的属性的总和。评价性词语自然地运用于不同类别的作品,这表明存在带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的共同标准。其次,在适用于不同艺术的作品时,这些词语也适用于在这些词语所提到的那些作品和那些作品中的属性的理解中涉及的不同的感觉类型和心理机能。在艺术作品的语境中,我们称色调是明亮的,颜色是浅淡的。虽然这些词语指称任何感觉类型的感觉要素,但大多数审美属性包含了对感觉要素和形式感知结构的更高层次的、肯定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而它们自身也是从认识上和情感上来把握的。例如,称一个乐段是优美的,反映出对感觉调子和形式结构的更高层次的、肯定性的情感的反应,它们本身通常被典型地从情感上和认识上把握为一系列轻微的紧张和缓解的形式结构。理解或者欣赏这些属性.体现出从纯粹感觉经过认识-知觉(从知觉上把握复杂形式)直至情感的和纯粹认识的诸种心理能力的介入。指称这些属性的词语无差别地适用于不同门类的不同作品,这表明这种介入在欣赏任何美的艺术作品的活动中都是经常发生的。
第三,我们注意到这些词语的使用有标准的效力;使用它们时我们期待或者至少是请求赞同。但是我们也承认趣味中的根本差异.因此支持这种词语的运用的原因(最终作品的客观属性引发了受众特定的反应),必定是一般的而无须是普遍的。很明显,如果存在标准的力量的话,那么就不是任何一种反应都是恰当的。必定是恰当的观察者在恰当的条件下的反应才具有标准性分量。每一能力层次上的趣味之间的差异都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评价判断都是同等的或者不需要理由支持。把理由看作对于审美评价来说是一般的而非普遍的(在承认趣味的最终差异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哲学家是休谟。他追求通过诉诸理想批评家的意见来获得审美评价的标准效力(Hume 1963)。为了获取我们在其说明中寻求的那种效力和一般性的程度,理想批评家的观念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浪微博账号: 实践与文本
欢迎搜索并关注
实践与文本
编辑:潘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实践与文本”新浪微博主页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电影艺术评价是什么
如何评价便士哈达威
宠物摄影培训苏州(摄像视角艺术)
艺术与商业如何结合?应不影响艺术表现力
长葛艺术培训电话
艺术如何与商业结合?
如何评价赵翼
美学与艺术教育
基于物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家具设计评价体系初探
如何理解摄影和艺术的关系?
网址: 如何评价艺术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2088.html
上一篇: “兽药GCP”29家177个试验 |
下一篇: 网购开箱北美小鳄龟宠物,超萌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