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0日,即将迎来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从2014年首届仅有88名选手进入决赛,发展到今年全国4万多名选手参与选拔、265名选手晋级决赛,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已成为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讲解比赛。为了让更多人感受科普讲解的力量,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评审专家曹静为大家讲述科普讲解背后的故事。
11月9日,我们迎来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每每回首多次参加科普讲解大赛的评审工作,探究科学的获得感、发现人才的幸福感都会萦绕脑际。
▲2017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现场
01
“讲人话”是受听众喜欢的关键
我对科普讲解大赛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评审规则很重要,遵循规则更重要。赛前制定的评审规则,虽然尽可能抹去评委主观情绪、价值观、专业背景、兴趣偏好,但短时间面对几十位各有千秋的选手,要求评委在短短几分钟内为选手放弃自己的固守想法是较困难的,所以遵守规则是必须坚持的。
二是科学保证是前提,理解内容很重要。选手传达准确无误是科普讲解的基本要求。而评审既考评选手对内容的领悟度,也考量评委对学科的认知度。吃不透科学内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选手,在回答提问时易出现以偏概全、答非所问等现象,对相关领域认知较少的评委提问时往往难以抓住核心要素。
三是表达方式很重要,通俗易懂是关键。把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是“真功夫”。讲解大赛是科学传播双向奔赴活动,“讲人话”是受听众喜欢的关键。4分钟把一个深奥的科学知识讲清、讲透,需要摒弃僵硬的概念化,教科书式的教学、表演、朗诵模式,需要语言和眼神、肢体的交流,情景化的道具、演示文稿的配合,以及贴近生活、紧扣热点的模式。通俗讲解科学概念、内涵以及原理,让不懂的受众发出“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就成功了。
四是外在形象也重要,运用技巧提升效果。讲解有别于报告、演讲、朗诵、教学,用总体形象和语态、体态及神态与听众“互动”。虽然科学功底厚、现场感染力强、语言组织力好是获取好成绩的根本,但得体的服饰、匹配的道具、精美的演示文稿、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有理有据的奇妙问答都能把评委和听众的情绪调动起来。
▲2018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现场
02
好评委助力选手快速成长
评审工作重要但不是目的,好的评委一定是令选手通过赛事快速成长为优秀科学传播人员的评委。
一是评分要谨慎。评委很关键,决定着选手的晋级和赛事的奖项。多次评委经历,让我深深感到评委的公平公正、提问技巧、评判方式、打分尺度、风格倾向、个人偏好等,都可能或大或小影响比赛的结果。必须用最谨慎的态度打分,因为最终结果的公平公正,取决于每个评委心中那杆秤。
二是评审要克己。评委打分时必须尽力排除主观因素,清晰自己不代表某个选手、某个区域、某个行业、某个群体。一个合格评委既要做拥有睿智、善于思考、遵守规则的好听众,又要做不高高在上、不指手画脚、不固守己见的好老师。只有很好地克服自身主观情绪、专业背景、兴趣偏好等差异,才能在评分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三是全程需专注。讲解大赛特别是全国赛事,一天要面对60—80位选手,对评委的脑力和体力都是一种考验。当讲解内容、着装打扮、讲解模式、语音语调都没有出彩变化甚至有同质化的倾向时,很容易令评委产生视听疲劳,此时打分结果就容易出现偏差,必须全程保持良好身心状态,不被情绪带偏,保持高度专注力。
四是提问重引导。多数刚完成自主命题讲解的选手,面对评委提问是有些紧张的,如果直接对其内容提出质疑,他的第一反应是评委在否定自己,会加重紧张感。评委提问不把选手的思路是否符合自己预设作为问题导向,根据内容去发掘其闪光点很重要。一次好的互动,会随着问题提出与回应激发新的知识传播点,既拓展选手讲解内容的知识面,又给听众带来更过瘾的知识获取体验。
作为评委,我始终认为,科普讲解大赛搭建了交流平台,传播了科学知识、提升了科普能力,弘扬了科学精神,推动了科普事业。参加这样的评审,既学到了跨学科知识,又学到了各领域评委的经验,深深感受到了科学传播双向奔赴带来的快乐。
编辑:邓豪杰
审核:融媒体中心
来源:科普时报
更多科普资讯,请关注“广州科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 评委曹静:“嗑”到科学传播双向奔赴的快乐
《独行月球》:科学与文艺的双向奔赴
2012全国玩具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抖音《宠物医生》第二季完美收官,感动描绘爱的双向奔赴
健合举办宠物健康营养科普大赛,积极推动宠物科普事业发展
第三届“素力高杯”宠物健康营养科普大赛成功举办,延续初心推动宠物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益智游戏大赛
雀巢杯评委 | 北京站及总决赛评委阵容 !
皖西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德康杯”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
“它经济”带热“宠物友好”:经济与情感的“双向奔赴”
网址: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 | 评委曹静:“嗑”到科学传播双向奔赴的快乐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45491.html
上一篇: 看看第四届“笔墨先锋”杯大赛评委 |
下一篇: 2024武汉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