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上册)授课教师姓名:朱晨授课时间:2015年10月23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分析:重点: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观察指导、讲授指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进化史上三大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第二次:“泥盆纪”鱼类出现,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第三次:提问:这一次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飞跃是什么?(引发学生兴趣)祖先(鱼类)→人类?生:登上陆地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两栖动物的进化历程:3亿年前,环境变化。二、新课讲授(一)两栖动物的概述:1、两栖动物:是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2、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3、与动物界中其他种类相比,地球上现存的两栖动物种类较少,目前正式被确认的种类约有4000多种,其中与人类关系最为紧密的是——青蛙过渡:为了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我们以青蛙为代表动物进行观察分析。(二)青蛙的形态结构:【学生活动】4人为一小组,观察“青蛙”和“蝌蚪”的形态结构。根据观察完成学案相应内容,并讨论青蛙适应陆地生活和水生生活的特点分别有哪些?(观察时间:15min)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生】绿色,上面有黑色纹路教师补充:池塘中的青蛙一般是绿色,在沙地中生活的青蛙一般是土黄色的——保护色介绍多彩青蛙“箭毒蛙”——警戒色青蛙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青蛙的身体由头部、躯干部和四肢构成,没有颈部和尾部。Ⅰ、头部:呈三角形,可以减少青蛙在游泳时的阻力。(1)鼻孔头部前端有两个鼻孔,与青蛙的呼吸有关,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强调:青蛙的肺呈囊状,结构十分简单,功能不是很完善,呼吸能力十分有限。(2)眼睛、鼓膜眼睛——视觉,青蛙的眼睛看静的东西迟钝,看动的东西敏锐;鼓膜——听觉,能够甘受声波的震动。总结:感觉器官发达,有利于在陆地上捕食和防御敌害。(3)口:青蛙的捕食讲授倒生舌相关知识Ⅱ、躯干部体表光滑,裸露,无覆盖物粘液:与呼吸有关,能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皮肤下分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总结:陆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中——用皮肤呼吸。Ⅲ、四肢前肢:短小,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游泳。【学生活动】展示讨论结果,涂一涂。总结青蛙适于水生和陆生的特点:【提出质疑】通过分析发现,青蛙既有能够在水中又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特点。那么,两栖动物是否是指那些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呢?展示“鳄鱼”“乌龟”图片,同样是两种生活环境中都能够生活,但不属于两栖动物。【提问】两栖动物还具有哪些特点呢?观察蝌蚪的形态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展示“鳄鱼”“乌龟”出生图片——陆地上其他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板书设计:(使用课件:是)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应用了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建立的进化思想,渗透了两栖动物在进化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两栖动物特征的求知欲;2、课堂教学中采取“先观察青蛙,后展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学得有趣,学的印象深刻。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生物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笔记新人教版.ppt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广州市真光中学
八年级生物上册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笔记新人教版.ppt 全文免费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docx
八年级科学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件+练习+音视频
八年级上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案新人教版
“爬行动物”教学片断
网址: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50519.html
上一篇: 【动物心理学】利用蛇吐舌头的方式 |
下一篇: 科普讲座:远古的神秘来客—— 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