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聊一聊历史起源与发展
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过“园艺疗法”这个词汇,对这个有很多疑问。
有什么作用?
对哪些人适用?
有哪些案例?
什么是“园艺疗法”?
我们可以怎么做?
草创期——应该是古埃及时代,那时有医生让情绪波动的病人漫步花园,调整心态情绪,这是最初形式的园艺疗法。
正式运用,应该是在1699年的英国,一位名叫李那托·麦加的英国人就在《英国庭院》中对园艺的治疗效果有了记载:在闲暇时,您不妨在庭园中挖挖坑,静坐一会儿,拔拔草,这样会使您永葆身心健康,这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变革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70年左右,美国率先将园艺疗法引入到伤员康复培训中,不断建设与完善。
成长期——1970年后,英、美相继成立园艺疗法专门机构,1973年成立美国园艺治疗协会。欧美、日本等国,使园艺疗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一个新时期。
如今中国也开始逐步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园艺疗法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有一些知名学者关注到这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表的第一篇园艺疗法的文章,基本上是为园艺疗法科普性文章。直到2000年清华大学教授李树华首次对园艺疗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功效等作了论述[2-3]。并在2011年出版的《园艺疗法概论》中系统介绍了园艺疗法的历史与现状、适适用对象及园艺疗法专类园规划设计等。
2、那到底有哪些作用?
园艺疗法(Horticulture Therapy,园艺治疗),不同于物理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它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职能治疗、代替医疗),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和庭园,让身体活动,同时享受这个过程,通过接触自然环境而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目前园艺疗法运用在一般疗育和复健医学方面,例如精神病院、教养机构、老人和儿童中心、勒戒中心、医疗院所或社区。
园艺疗法主要是基于舒适优美的环境,通过人与植物的互动,双方进行反馈,产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作用,从而强化人的运动机能、调节情绪,激发动手能力,注意力、忍耐力、自信心与责任感。
因此分为环境治疗和园艺治疗两部分;在园林中这两种作用机制分别体现为感官花园(Sensory Garden)和体验花园(Enabling Garden)两种建设模式。并有以下作用
(1)、体能方面的功效
当你参与到园艺建设中,你与植物的每一个互动都在让自己的体能在不断发展,从种植、浇水、施肥、拔草、修剪、松土、采摘等过程中,会进行不同动作,走动,弯腰、举手、伸展、抬头、蹲下、起来等动作。
同时在不断训练着骨骼、肌肉、经脉,促进血液流动,训练平衡、协调手脚;让心脏的有节奏的呼吸、大脑快速的思考,身体不断的运动,同时通过汗液排出有害物质。
植物的色,形对视觉,香味对嗅觉,可食用植物对味觉,植物的花、茎、叶的质感(粗燥、光滑、毛茸茸)对触觉都有刺激作用。另外自然界的虫鸣、鸟语、水声、风吹以及雨打叶片声也对听觉有刺激作用。
最关键的是在植物养护过程中,植物有反馈,你为它付出汗水,它给你你要的绿色、花朵、硕果;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付出就有回报,这样让你每一次都是用一种享受的心态去玩园艺,过程中人脑会产生一种多巴胺,让人心情愉悦。在养护植物中,一两个小时也许一下机过去了,自己也没有感觉;但假如让自己去连续健身运动半个小时就会累的满头大汗吧。
(2)、认知方面的功效
要想把植物护理好,必须对植物生长整个过程有一定了解,熟知栽种步骤。对不同植物习性有一定认识,浇水、施肥、修剪方法也有区别。
同时在栽种过程,需作出不同程度的决策,例如植物种类、适用什么泥土基质、花盆的大小、植物颜色的搭配、浇水的份量、摆放位置、施肥份量等。
(3)、情绪方面的功效
抑郁症主要是因为我们体内的多巴胺、血清素失衡引起的,其中主要是这些物质的水平降低。大量的体力劳动会让我们排泄出汗液,而汗液里有一种让我们快乐的物质叫内啡肽,能够促进多巴胺、血清素等物质的平衡,改善抑郁症状。在美国出版的最新一期《园艺技术》上,韩国研究人员发表了研究文章。
文章总结道,在一个园艺活动中,参与了园艺活动的老年女性在心理和生理健康上,比一般同龄人有明显提升。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只是把它做为消磨时间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享受这个种植的乐趣,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最后完成后很有成就感。从而让身心放松,精神压力抛开。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满足情绪对精神压力者、老人的身心都有特殊的意义。
(4)、社交方面的功效
参加集体性的园艺疗法活动,让参加者互相沟通接触。话题除了栽花结果、种植心得,亦会互相分享家庭、工作、甚至心事。
(5)、精神方面的功效
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观察植物花园易让心情平静下来,若参与到园艺活动中,会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效果更佳。
增加活力,投身于园艺活动中,专注一件事,会忘却其他烦恼。
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园艺种植与养护就跟对待孩子一样,不同时期要做什么时期必须心里有数,且必须要去做,否则,你不给植物浇水,它就死给你看,不给他修剪,就给你乱长,进行园艺活动时要求慎重并有持续性。因此,长期进行园艺活动的结果,无疑会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
增强行动的计划性,何时播种、何时浇水、何时修剪、何时松土等,植物种类不同则养护方法肯定不同。园艺活动,必先制定计划。
增强责任感,责任到人的方法,你养护这些植物,你就要对他们负责,如同你对你的孩子负责一样,因为花木为有生命之物,你付出多少,植物就回报给你多少。这可人认识到哪些是自己不得不做的工作,从而产生与增强责任感。
树立自信心,当付出后有收获时,待到自己培植的花木开花、结果时,会受到人们的称赞,这说明自己的辛勤劳作得到人们的承认,自己在满足的同时还会增强自信心。
培养创作激情,各种园艺活动,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布置处理,使其成为艺术品。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创作激情。
投身园艺活动中,使病人、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忘却烦恼,产生疲劳感,加快入睡速度,起床后精神更充沛。春天万物滋生、秋天落叶收成,认识花开花落皆有时。
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四季变换,抛开生活与杂念,投入到与自然的互动中。同时每一次的付出,随后都能看到回报,这能改善个人的心态与想法。
3、园艺疗法的特点
(1)自然性:园艺就是一个小自然环境,把自己融入到自然环境中,是主要依靠植物或者围绕植物展开的活动获益的。
(2)服务人群的多样化: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来玩,不局限于老人、病人,更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年轻人群,培养与影响日常生活,营造舒适的环境,细微之间给人愉悦。
(3)是通过互动来得到反馈:主要是通过操作性的园艺活动种植、浇水、施肥、拔草、修剪、松土、采摘等过程中对使用者产生主动疗效,提高其身体机能和免疫力,让肌肉、骨骼、血液运动,大脑思考,锻炼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并获得植物的反馈后增加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4)经济性:园艺疗法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简单购买自己喜欢的盆栽、植物花卉等组合营造成特定环境即可。关键是自己喜欢就好。
(5)长期性:园艺疗法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4、园艺疗法要素
(1)、植物:
生长:独立生长,死与再生。
结实:营养、色、香、味、姿、形
培育:耕地、播种、栽植
度过:在培育期与植物度过
(2)、活动:
感觉:看、触、闻、尝、听
采收:接受植物的恩惠
利用:加工、观赏
自然:时间、季节变化
(3)、人:
场所:园艺栽培、植物观赏场所
人:与植物一起活动
园艺疗法就是人与园艺环境的一个互动,人参与到植物生长的各个环节中去,人作用于植物,同时植物反作用于人,然后影响人的一个过程。
“园艺疗法”在中国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其实可以理解为把一个爱好与健康联系在一起,在你玩植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远离的疾病,拥抱了健康 ,同时只要坚持去玩园艺,你得到的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5、案例
园艺男神Monty Don,一个被园艺治愈的男人的故事!
Monty Don的前半生就像一场悲剧,1980年双亲去世,双胞胎姐妹于19岁车祸去世;他与妻子的珠宝生意破产,并欠下巨额外债。在人生最低谷,拿着母亲遗留给自己的一点财产。在极度的绝望中,回到乡下买了一处破房子,打算就此荒度余生。但没有想到的是,他人生中从此打开了扉页。
在妻子的鼓励及协助下,他们一起修缮了这处荒芜的新家,除草、搬运垃圾、建围栏、播种、浇水、施肥,这是一段心灵修复的旅程,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园艺上,花园不断完善精美的时候,Monty 的抑郁症也悄然自愈了。人也变得精神、强壮,更有灵魂。
与此同时,命运向他招手。Monty Don写的一系列园艺作品受到大家欢迎,并得到了BBC的关注。他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写作者,及电视工作者,知名节目《园艺世界》吸纳他为主持人……
很多人或羡慕他的人生重新开挂,或于都市生活中无限向往田园。但很少有人知道,这背后,是园艺疗法在发挥着巨大的疗愈作用——
相关知识
“园艺疗法”竟然这么厉害,到底是什么原理、什么作用?
园艺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来自大自然的“治疗师”---认知症园艺疗法
什么是认知症?非药物疗法是什么?
培训通知丨园艺治疗工作坊开放报名!少量名额,欲报从速!
园艺界又纳新宠?“园艺疗法园”怎么玩?
认知行为疗法是什么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理
园艺疗法 — 植物才是真正的“治疗师”
动物疗法的背景和治疗自闭症的原理
红狗消化膏的作用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促进消化?
网址: “园艺疗法”竟然这么厉害,到底是什么原理、什么作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51580.html
上一篇: GMG《2020年美国园艺趋势报 |
下一篇: 亲子时间:分享家庭乐趣的10个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