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作者:米藏智,唐彦,柴晓敏,张晓娇【摘要 】 为了解在职护士工作中现存的主要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寻求缓解压力的方法、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维持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提供依据,通过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260 名临床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及压力源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属中度,现存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认为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较多,应制定有效措施以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稳定护理专业队伍;护士应通过自我调节、积极应对以释放、缓解工作压力,来确保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 护士 压力源 相关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护士是与病人最频繁的接触者,有研究表明,护理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 。护士工作压力的结果导致职业倦怠 2-3 。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 BS),即情绪疲惫、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4 ,2表现为对工作漠不关心,严重者会离开工作岗位
2、或更换工作,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5,6 。本研究旨在了解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及主要压力源,为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维持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提供依据。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在职护士260 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 2048 岁,平均(33.841.82)岁。其中,护士长 37 名(15.0%) ,护士 24 名(9.7%) ,护师 104 名(42.1%),主管护师 115 名(46.6%),副主任护师 4 名(1.6%) ;本科 79 名(32.0%),大专 150 名(60.7%) ,中专 18 名(7.3%);从事护理工作130 年,平均工作 (13.892.57)年。1.2 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测评7 ,该量表由 35 个条目组成,分为:I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II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III 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IV 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V 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五个方面的子条目,采用 14 级3评分法。总得分在 35140 分之间,分数越高表明引起的压力程度越大,其
3、中 3570 分为轻度压力,71105 分为中度压力,106 140 分为重度压力。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工作压力源量表260 份,回收 247 份,回收有效率为 95%。1.3 统计学方法用 SPSS 11.5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2 结果2.1 护士工作压力情况247 名护士工作压力的平均值为 99.23(69135),属中度压力水平。其中,重度压力 72 名,占 29.1%;中度压力 174 名,占70.4%;轻度压力 1 名,占 0.4%。2.2 护士工作压力源 (表 1)表 1 护士工作压力源(略)本院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以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4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2.3 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比较(表 2)表 2 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比较(略)儿科与内科护士在 III、IV 压力源方面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科与外科护士在 I、III、IV 压力源方面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科与妇产科护士在 III、IV 、V 压力源方面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科与
4、手术室护士相比在 I、IV 压力源方面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内科与妇产科护士相比在 III、V 方面的压力源差异显著;与手术室护士相比在 I 压力源上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室与妇产科护士相比,在 I、III 压力源方面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各种压力源,儿科护士与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较其他科室护士显著增高(P0.05)。2.4 护士与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源比较(表 3)护士与护士长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3 护士与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源比较(略)3 讨论53.1 护士工作压力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多数护士工作压力属中度,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9 ,但平均值(99.23)较国内研究结果(78.77)高,提示该院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且其平均值以儿科护士(108.67)最高,主要与父母对独生子女非常重视,对护理质量要求高,而儿科护理难度较大有关。调查者中,学历为中专者工作压力最大,依次为大专、本科。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护理专业单一的中等教育已不能与飞速发展的
5、医学专业相匹配,因此,在职大部分护士都存在接受继续教育的问题,边工作边学习,使得很多护士感到身心疲惫,再者护士多数为女性,在完成好本职工作,扮演好妻子、母亲等各种社会角色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学习,是学历相对低者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3.2 护士工作压力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是本院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似8 。而李小妹等的研究7表明,首位的压力源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这表明,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对专业认识不断加强,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有所6缓解,但同时护理队伍服务功能及工作量的逐渐扩大,病人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因此,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成为护士的首要压力。3.3 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本次测评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排在了护士工作压力源的首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本院不仅承担着我区繁重的医疗任务,还担负着周边地区老百姓的医疗保健工作,因此病员多、危重症多,为满足求医需要,许多科室不得不加床,加之近年来医院新技术、新业务(如肝移植、干细胞移植等) 的不断开展,使工作量不断增大,护士长期处
6、于劳动强度大甚至超负荷状态,严重影响心身健康,因此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3.4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测评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也是主要的护士工作压力源。这与护理工作性质及长期“重医轻护”的偏见有关。许多管理者认为医院创品牌、创效益依靠的是医生和知名专家,而忽略了护理人员的作用,因此,在人员培训、晋升及福利待遇方面,护理人员未得到医院领导的足够重视。另外,护理工作性质需要三班倒,这种不规律的生活不仅对护士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而且使7她们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和孩子,久而久之,势必给她们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3.5 各科室护士与护士长的压力源比较结果显示,各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除方面外的其他压力源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士与护士长在、压力源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的性质有关,也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职务等有关。有研究表明,护士压力与科室、护龄、年龄、学历及个性特征等相关11-12 。其原因主要是各科室工作量、病种特点、客观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如不同科室在工作环境与病区是否拥挤等问题由于客观原因而有明显差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各种压力源,儿科护
7、士与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较其他科室护士显著增高,这与儿科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其他科室高,内科病人相对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护士与护士长的差异原因则主要是工作内容、工作独立性、时间分配及所应对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如护士长工作相对独立、与病人接触较少、发生冲突的机会少且护士长的人际交往及语言沟通能力较强等,因此护士长与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有差异。综上所述,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且各科室、护士与护士长之间有差异。诸多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时更看重自己在社会及组织系统中的位置,看重工作气氛和环境13 。因此,在要求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8质量的今天,我们也呼吁社会、医院、媒体宣传树立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通过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增加护士晋升及深造的机会、改善护士的福利待遇等来维持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同时护士也应学会自我调节,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以释放、缓解工作压力,来确保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刘玉馥,周莉.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2Dewe PJ. Iden
8、tifying the causes of nursesstress:a Survey of New Zealand nursesJ.Work and Stress,1987,1:15-24.3Cooper CL,Bonner RN.Hunt WC.Work stress,burnout ,and sense of coherence among dialysis nursesJ .ANAN Journal,1994,19(6) :545-553.4Masl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C.Annual Review of Psychlogy,2001:397-422.5任泽娟,李林,胡娅丽. 对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9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1-13.6杨爱军,焦俊花. 护士压力及工作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22-23.7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8谢文,张振路,郑志惠,等. 护士工作疲惫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62-463.9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 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9.10陈亚红,吴庆文.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099-1100.11任泽娟,李林,胡娅丽.对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11-13.12赵然,方晓义.护士工作压力、A 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10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53-155.13顾艳红.临床护理管理者应思考的问题J . 交通医学,2003,17(6):759-760.
《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由会员豆浆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国外关于护士心理韧性的研究进展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的高效策略
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源及缓解策略研究——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
浅谈护士压力的来源及其调适方法!
说说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人力资源开发与调配
护士如何缓解夜班压力?
护士心理弹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大样本研究
新体验、心成长丨省二院开展“巴林特小组工作坊” 提升护士素养
网址: 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51974.html
上一篇: 压力源的分类有哪些 |
下一篇: 新奇事件簿(翻译+字幕+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