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纽约时代广场到巴黎小皇宫,过去的一年里,艺术家们用新颖的公共艺术作品吸引着全球艺术爱好者的关注。这些意蕴丰富的雕塑、直击心灵的灯光装置和令人大开眼界的壁画,在令观者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激发着围绕身份、政治、气候变化和社群等议题的深刻讨论。
作为对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认可和致敬,每年,艺术与设计制作公司 UAP 邀请全球各地的策展人组成评委会选出年度最佳公共艺术作品。下面,Artsy 将分享2019年的作品名单,并附上提名策展人对各件触动他们的作品的解读。
“Sabine Hornig 的《Shadows》是一件复杂且极具野心的场地特定作品。Hornig 将悉尼地标 International Towers Sydney 的大堂和庭院变成一场穿越时间和风景的非凡旅程。作为悉尼港滨海布朗格鲁保护区(Barangaroo)发展项的一部分,Hornig 用相机记录下当地的植物和地貌细节,并依此创作了一系列唤起前殖民时代自然前滩和植被的意象。Hornig 在室内和室外空间中将图像层叠、抽象化再交织在一起,让观者沉浸在自然与当代建筑空间的对话中,引发进一步思考。”
— Nicholas Baume,Public Art Fund
总监兼主策展人
“Rafael Lozano-Hemmer 在美墨边境安装的《Border Tuner》是一件对当下议题的及时回应,这件临时声音装置为公众对美墨边境问题的参与创造了一个独特且有力的平台。融合了表演、机器人技术和社会议题,Lozano-Hemmer 的大型装置讲述了厄尔巴索(El Paso,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城市名)和华雷斯城(Ciudad Juárez,墨西哥一城市)在文化上鲜为人知的互相依存。尽管完成这一公共艺术项目的过程充满挑战,Lozano-Hemmer 得以用诗意的方式在分享着如此多共性的两座城市、两个国家的居民之间构建起亲密的桥梁。”
拟象派艺术小组认为,只有用“非存在”才能解释“存在”。
— Nicholas Baume,Public Art Fund
总监兼主策展人
“Simone Leigh 的《Brick House》是高线平台(High Line Plinth)的首件委托创作。这件16英尺高的女性雕像明显缺失了双目,头发编成非洲式的辫子。在 Leigh 的青铜雕塑的映衬下,Hudson Yards 冷峻的玻璃摩天楼和第十大道奔流不息的车辆黯然失色。这个没有眼睛的人物俯看着下方的城市——她是神像般的存在,散发着令人深思的力量。”
— Julia Friedman,Madison Square Park
Conservancy 资深策展经理
《Rumors of War》是 Kehinde Wiley 为纽约时代广场创作的一件青铜雕像,未来将在里士满的佛吉尼亚美术馆永久展示。这件作品探索了公共艺术中为男性勇士树立纪念碑的传统,刻画了一位编着发绺、衣着现代(身穿帽衫)的年轻男子坐在奔腾的马匹上。马的前腿抬起,尾巴在风中摇摆。Wiley 的雕塑将威严和权力赋予那些极少被铭刻在纪念碑中的人物,激发对传统纪念碑所歌颂的男子气概和暴力性的思考。如 Wiley 本人所说,《Rumors of War》揭示了“艺术具有美妙而令人恐惧的塑造主导性话语的潜力”。
— Julia Friedman,Madison Square Park
Conservancy 资深策展经理
“Nell 的《Eveleigh Treehouse》坐落在悉尼土著盖蒂高民族所在的乡土上,两件树屋架在拉长的支架上,并与 Eveleigh Green 上蜿蜒的行道相接,与自然和历史产生亲密对话。由当地的四百多位志愿者制作的带有个人题词的金属橡胶树叶,被 Nell 拼成可以走进的洞穴。这些洞穴的外观彷如恶作剧的面孔。Nell 邀请观者进入她的娱乐场,在那里,想象力和理想主义、材料和工艺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生态,她将作品描述成‘一间俗世间的橡胶叶圣殿’。”
— Natalie King,策展人,编辑
“Jenny Holzer 的《Vigil》在夜间将文字投影在洛克菲勒大厦外墙上下滚动,文字诉说着枪支暴力带来的恐惧和毁灭。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 Holzer 一针见血的警句,它们是对我们时代的注脚。她用标语、孩童的诗歌和证词直接对质那些带来无数创伤的大规模枪机事件,比如“我们困在了交火中,我被AK-47击中”。这件在夜间的纽约展示两晚的文字作品既是纪念碑、政治运动,同时也是对停止屠杀的恳求。”
— Natalie King,策展人,编辑
“徐震®以他对媒体的巧妙运用、充满观念性和波普式的手段创造出引人深思的社会批判作品而闻名全球。他的新作《Evolution-Multi-functional trainer》近期在上海崇明岛上的没顶公园展出。这件由钢铁、树脂和油漆制成的运动器械规模庞大,形态不羁,是对中国政府为提升公共健康和社会生产力而在每一座公园内安装的运动器械的戏仿。而讽刺的是,这些运动器械原本主要是退休的老人在院子里锻炼用的,而他们是被国家视为“无生产力”的社会群体。”
— 刘秀仪(Venus Lau),
前 K11 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
“Klaus Littmann 将他的思想实验以惊人的规模变成了现实:在《FOR FOREST—The Unending Attraction of Nature》中,他将一片欧洲中部森林“搬”到了克拉根福的 Wörthersee 体育场内。300棵树从体育场的跑道上拔地而起,随着天气和季节转换不断变化。作品受到奥地利画家 Max Peintner 在1970-71年所绘的一幅铅笔画的启发,想象了一个森林只作为展览物体而存在的世界。Littmann 的装置迷人又令人难忘,是对我们所面临的气候危机和森林退化导致的难以预测的未来一个及时的警醒。”
— Nick Mitzevich,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馆长
“《In Absence》是艺术家和建筑师之间对话的结晶,这件由 Kokatha 和 Nukunu 民族的艺术家 Yhonnie Scarce 和墨尔本建筑工作室 Edition Office 共同打造的作品是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第五届建筑委托创作的成果。高达九米的木制圆柱装置既是完成的建筑形态,同时也是转瞬即逝的艺术品。”
“这件临时性的作品(展期到2020年4月)呈现了土著历史和围绕水产与农业、食物丰收和建筑性活动,是对远远早于殖民时代的第一民族所具有的的广泛知识和既能的认可。”
—Natasha Smith 和 Ineke Dane,UAP策展团队
“在仅持续半小时的作品《Teeter-Totter Wall》中,美墨边境处的儿童在墨西哥警卫和美国边境巡逻特工的密切监视下在玩横跨边境墙的粉红跷跷板,洋溢着转瞬即逝的欢乐气息。这件作品是 Virginia San Fratello 和 Ronald Rael 共同创办的建筑工作室 Rael San Fratello 的构想。作品的起点是工作室2009年的一系列草图:该系列将墙视作美墨关系和经济的支点,对此进行观念性的探索。近年来,建设这座实体屏障所耗费的人力成本所引发的争议愈演愈烈。父母被迫和孩子分离,许多寻求庇护的移民被拘留在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通过呈现这一玩耍的欢乐瞬间,艺术家力图展现的是两国政府的行动能对生活在边境两侧的人民的生活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 Nick Mitzevich,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馆长
“即使宇宙有边缘,Tomás Saraceno 也能将其超越,推翻思维的寻常边界。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最微妙精巧却最瞩目的作品就是 Saraceno 的《On the Disappearance of Clouds》,这件作品作为《Aero(s)cene: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when atmospheres become the movement for a post fossil fuel era against carbon-capitalist clouds》装置的一部分悬垂在码头的尾部,带有一种羽毛般的质感。作品的组成元素通过投射和折射在漂浮在水面上向户外敞开的展亭拱廊下方形成一场光与影的舞蹈。而与之相伴的作品《Acqua Alta: En Clave de Sol 》制造出微妙的声效,与威尼斯的潮汐警报系统形成奇特的呼应。而在双年展进行的同时,威尼斯正经历着自1966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水。”
—Natasha Smith 和 Ineke Dane,UAP策展团队
“由 Candice Hopkins 和 Tairone Bastien 联合策划的首届多伦多双年展以多伦多位于安大略湖上的地理位置为起点,将‘海岸线困境’作为贯穿展览的理念。这一说法所指的是过去12000年间,殖民和工业化为这一地点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安大略湖不断变化的边界成为一个中心隐喻,由此引发了对一个核心问题的探索:关联到底意味着什么?艺术家将加拿大人民、原住民和来自全球的艺术家共同置于全城各处可以自由进入的地点进行展示。”
“多伦多双年展成为了为加拿大第一民族的艺术家提供发声平台的典范,重新铭刻占主导的历史叙事,同时在全球都在面临紧急状况的更广阔的语境之下探索通向未来的自主叙事。”
—Natasha Smith 和 Ineke Dane,UAP策展团队
(图文来源/Artsy官方)
相关阅读拟象派拟象派代表作《 一万个普通人》
“一万个普通人”,简称“万人艺术计划”。由拟像派艺术小组发起人地球君和光子创作,将“一万个普通人”写入历史,是世界上第一座封存普通人表达和记忆的玻璃迷宫。
历史上除了伟人英雄才子佳人,或是灾难,从未有对普通人存在和表达的公共艺术装置。不论西方,还是中国。始终没有用实体纪念的方式,为普通人自主独立的表达提供永久户外展示的机会,但每个人都有被纪念、记录,甚至写进历史的冲动,这种冲动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参与艺术装置的一万个普通人,不需要任何功绩,也没有任何阶级,地位,身份,权利,金钱,人种的限制,只需要留下140个字和寄出一件物品给艺术家即可。
这个巨大的公共艺术装置,不仅留给这一代人,还有未来一百年后的人类。它很像《三体》里刘慈欣设想建在冥王星上的人类文明纪念碑,比“无尽之门”太空基因项目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像是2019年《奇葩说》黄执中辩论里的“历史长河漫漫,天上的星星无数,每一颗星星都应该有同等的机会被看见”的古典AI装置。
此公共艺术位于离成都市区1小时车程的崇州历空山道明酒店无人后山,空山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内。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万个普通人中的一个,可以联系微信 xiaodiqiu17 了解该艺术计划。
关于拟象派拟像,英文“simulacre“,来源于希腊语 eidolon,原意一方面表示图像,另一方面又表示仿真,即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形象或者是一种“再现”。类似于真实事物的“副本”,“幻象,”是一种’非存在”。
柏拉图认识到语言就是一种“非存在”,同时他也认识到:只有透过“非存在的方式“才能表达“存在“。这样一来,“非存在”成为了“存在”的替代物。
拟像派艺术家地球君指出:用 “非存在 ” 去指认并强化 ”存在”,就是艺术家的空间 (word space)例如俳句中的间隔(空格、空档),是不存在内容的,然而它确实存在(实在感、效果、语义)。这是艺术的空间(wordspace)。
拟像派不是什么,是什么:
拟像派不是野兽、
不是禅修灵异气场感觉、
不是机械复制时代的灵光、
不是后现代、
不是新水墨、
不是线性时间中或与时间同步的当代、
不是科幻视觉、
不是商业复制性批判、
不是批判批判、
不是杜尚空间物料的搬运游戏、
不是博伊斯的自然美学社区政治运动、
不是艺术权力榜单的丛林、
不是不实现观念、
不是总体艺术、
不是多重艺术史的走狗、
不是哲学的物化、
不是新闻反馈的永恒化、
不是政治异见的民主斗争、
不是观众成为内容的更多可能性、
不是光舞互动、
不是视觉感受、
不是街头、
不是行为、
不是放炮、
不是品牌符号、
不是艺术即行为。
不是不是。
也可以说,拟像派可以是如上内容的拟像,但不是如上内容。
▲ 拟像派 ”竹林七贤“局部图
拟像派只是对拟真世界的系统拟像,在other word space 中存在。拟像派将贪恋拟真世界中的一切,包括不限于民主、法治、金钱、权力、欲望、哲学、和静清寂,并加速变异,使它美妙,比真实更真实。拟像派绝不悲观,只是用更好的表达效果来遮蔽,象征死亡。拟像派十分快乐,包括不断拟像自身。拟像派自身没有概念,包括界定时期。拟像派里不存在拟像派这个词汇。拟像派不承认拟像派自身。
拟像派的终极关怀:
拟像派的最后极端,是用拟像重塑拟真世界,将无数真理归至真理的唯一,解除因思辨而被思辨谋杀的集群内爆,那就是依据原有的真实,承认最终的造物主是上帝,它是自身最纯粹的拟像。
拟象派代表艺术家 地球君
实验艺术家,拟像派艺术发起,小地球旅行创始人兼CEO。2019年主导筹建中国首个大地艺术营地;曾创作世界第一个众筹大地艺术项目“小王子2”,同期修建世界最长篝火池;已累积创作超过1000幅当代艺术作品;举办3000次一人观展运动。
拟象派代表艺术家 光子
跨界艺术家,俳句诗人,宇宙诗人,大地艺术家,拟像派艺术发起人,小地球旅行联合创始人,旅行圈著名撰稿人,超现实景区策划人。2019年联合筹建空山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已落地创作数个大地艺术作品装置;2016年曾受邀哥伦比亚大学北京中心,演讲“俳句,清贫思想”;2013年北京京师美术馆举办“日常神迹”多媒体装置联合个展(诗歌,装置,油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赛 | “逐日杯”2023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大赛(截至2022.12.31)
艺术作品征集须知
“我的艺术作品可与观者互动”
寻找最佳宠物作品一一美国宠物绘画大赛
600米长的街道被猫咪“占领”,公共艺术让旧里焕新颜
年终绘本推荐!《纽约时报》2019年度最佳童书盘点,3
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女艺术家纤维艺术作品
AI艺术:计算机生成艺术作品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重磅:《2019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出口跨境品牌百强报告》发布
宠物用品,宠物食品——2019上海宠物用品展览会
网址: 2019全球最佳公共艺术作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0077.html
上一篇: 《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类小说排名 |
下一篇: 让宠物做空调的最佳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