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发现动物行为或身体的异常变化是实验动物使用者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您有许多机会可以观察动物的正常表现和行为。观察时,头脑中要了解某只、某特殊群体或特定类型动物的正常表现是什么。当我们发现某动物表现与正常不同时,那么该变化就可以称为临床症状,因为它可能是某种临床(或可见)疾病的征兆。打喷嚏、痢疾或食欲改变也属于临床症状的范畴,我们还可以将这些异常变化称为异常发现。本期主要向您介绍啮齿类实验动物耳部的部分临床症状。
小耳
描述 动物耳朵比其他同龄同体型动物的耳朵小。
病因 可能由突变引起,小鼠或大鼠群体内相互撕咬也可能造成。
图1 该小鼠一只耳朵缺失(如箭头所示),可能是遗传或早期受伤造成的。
耳部受伤(撕裂耳、菜花耳、咀嚼耳、肿胀耳、耳软骨病)
描述 由于笼中其他动物咀嚼、耳标或耳洞撕裂,造成的动物耳部边缘碎裂。对大鼠来说,其耳朵可能表现增厚和肿胀。而对小鼠来说,耳朵边缘可能变红,溃烂甚至脱落。兔的耳部动、静脉常用来给药或采血。如果耳部血液循环出现问题,触摸时可能很热,然后变红再变黑,严重时也可能脱落。
病因 咀嚼耳朵是豚鼠的一个支配行为,可能是向其他动物学习的。大鼠、小鼠的打斗也可造成咀嚼耳。频繁打架是某些近交系小鼠(如C57BL/6小鼠,详见文末参考资料)的一个特征。对兔来说,耳部创伤通常是由耳朵动、静脉给药造成的。部分大鼠可能由于机体对耳内软骨的反应所致。它们的耳朵增厚、凹凸不平,看起来就像人的“菜花耳”。耳标会造成耳朵软骨增厚、凹凸不平、耳内孔洞、感染。该情况也许与颈部和肩部溃疡有关,可能会影响单侧或双侧耳朵。
图2A 该兔耳朵有外伤。兔耳部受伤可能因为打架、耳标、或通过末梢血管或中央动脉不恰当给药造成的(图片来源于LAVA, UK; www.digires.co.uk.)。
图2B 该豚鼠耳朵外伤是由打架造成的。
耳朵分泌物(结壳耳、耳朵有脓)
描述 动物耳内有分泌物或结壳。
病因 兔的结壳耳尤其可以说明耳螨的存在,但是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啮齿类动物的脆皮耳可能归因于耳标或外伤造成的耳部感染。极少的耳内感染病例会导致耳朵分泌物流出而粘到被毛上。大鼠耳部正下方有一个腺体(Zymbal's腺),可能发生癌变。该情况下看起来有点像耳朵分泌物。
参考资料
关于C57BL/6小鼠可能出现的打斗现象
1. 好斗是C57BL/6小鼠的天性,尤其是雄性动物达到性成熟之后,领地意识增强,经长途运输、饲养环境变化、实验应激等,其相互打斗现象可能增加。而这一特性与生俱来,没有绝对有效的办法避免。
2. 为了减少小鼠相互打斗的现象,可以尝试采取的措施:
(1)接到动物,分笼时尽量避免将不同运输盒的动物分到同一个饲养笼中;
(2)更换垫料时,可以留取一点原来的废旧垫料放在新换垫料的表面,以保留原有的气味,并尽量使用原来的笼盒;如果不使用原有笼盒,一定要将换下来的笼盒刷洗干净,并彻底消毒灭菌,以减少残存的异味对动物的刺激;
(3)尽可能降低动物的饲养密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每笼饲养2-3只;极端情况下,采取单笼单只饲养;
(4)每天对动物进行观察,一方面如果发现笼中有打斗现象,请将最强者(身体无伤、胡须完整)挑出,单笼饲养;同时对受伤的个体,每日用75%的酒精或碘酒消毒,一般5-7天可以痊愈;
(5)尽可能固定饲养管理的人员,以减少其他可能造成应激的因素;
(6)如果有可能,在垫料中增加筑巢材料(例如纸屑),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因为这种筑巢材料可以促进动物个体之间的团结协作,从而减少彼此之间的争斗。
3. 饲养环境的洁净度也非常重要,切记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因为只有环境洁净度做好了,即使小鼠出现打斗后的外伤,一般是不会感染的。
§ 更多参考内容
以上只是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专著《啮齿类动物及兔的临床症状手册》(Handbookof Clinical Signs in Rodents and Rabbits)的“冰山一角”。为感谢生命科学业内众多客户长年以来的支持,2016年1月起,维通利华在中国大陆独家发行限量中文版,为您献上宝贵的实验参考资料。该系列专著限量中文版会逐步推出,如果您需要该书,可咨询您所在地区的区域经理获得该内部出版物。
相关知识
啮齿类实验动物临床观察:动物体征异常临床症状(四)
啮齿类实验动物临床观察:动物体征异常临床症状(五)
啮齿类实验动物临床观察:动物体征异常临床症状(一)
临床前大动物实验你了解多少?
小动物临床诊疗技术学实验
常见的小鼠异常临床症状
小动物临床病理学实验
未来动物实验或不再被临床前研究需要
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的传染性疾病.ppt
小动物内科学实验
网址: 啮齿类实验动物临床观察:动物体征异常临床症状(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3388.html
上一篇: 实验啮齿类动物行为学评估.pdf |
下一篇: 啮齿类动物的简介,啮齿类动物有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