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T2DM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不断衰竭,患者的血糖也不断增高,因此,T2DM患者常需要补充胰岛素治疗。研究发现,中国T2DM患者伴有餐后血糖增高的比例较高。因此,应选择更适合中国T2DM患者的可以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是全球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类似物,由70%的德谷胰岛素和30%的门冬胰岛素组成,可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本文将带领读者解读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用于胰岛素起始治疗的研究,了解其如何赋能患者,帮助患者全面优化血糖控制。
T2DM患者的病生理特点及血糖控制现状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危险因素均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 [1] 。在糖尿病前期为缓慢下降阶段,确诊糖尿病后会出现快速下降 [2] 。随着β细胞功能的不断衰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也逐渐增高 [3] 。胰岛β细胞功能在不同种族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发现,无论在糖耐量受损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高加索人相比,亚洲人群的β细胞分泌功能均更差 [4] 。
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5至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甲状腺、碘营养状态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5] 。同时,我国糖尿病治疗现状也不容乐观。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血糖达标( HbA1c <7%)的患者仅有49.4%。2020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网数据显示,38.4%的中国T2DM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均高,43.1%的患者仅餐后高血糖,18.5%的患者仅空腹高血糖 [6] 。由此看来,全面控制血糖,实现血糖达标,刻不容缓。
实现血糖达标的理想策略:兼顾空腹和餐后
一篇综述汇总了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调整与血糖控制关系的8篇研究,发现对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较于常规阶梯式治疗,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可长期控制 HbA1c 达标 [7] 。在纳入121例未经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于血糖控制的贡献度,研究发现,餐后血糖对整体血糖贡献度为40-70% [8]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指出,中国T2DM伴餐后血糖(PPG)升高的患者比例高,控制餐后高血糖对于 HbA1c 达标非常重要 [9] 。餐后血糖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因此在管理T2DM时,应采取可兼顾餐后血糖的降糖方案 [10] 。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双核驱动空腹和餐后,全面优化血糖控制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是全球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类似物,由70%的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和30%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组成,可同时补充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实现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控制 [11]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时胰岛素制剂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用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或双胰岛素类似物起始胰岛素治疗(图1) [12]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双胰岛素类似物,只有德谷门冬双胰岛素(IDegAsp)。循证证据证实,在胰岛素起始治疗时,相较于基础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更多优势 [13,14] 。
图1.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路径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
Onishi研究 [13] 是一项临床3期、随机分组、开放标签、治疗达标研究,纳入既往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未使用过胰岛素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n=296), 1:1分配至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QD±口服降糖药物(n=147)或者甘精胰岛素U100 QD±口服降糖药物(n=149)治疗26周。探索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在口服药控制不佳的T2DM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6周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患者平均 HbA1c 自基线的8.3%降至7.0%,甘精胰岛素组自基线8.5%降至7.3%,估计治疗差异为-0.28 [95%CI -0.46;-0.10], P <0.01,证实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优效性。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患者实现 HbA1c <7%的患者为59%,甘精胰岛素组为40%,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 HbA1c 达标率更高。并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晚餐后血糖控制也更优。
安全性方面,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确证性低血糖事件数量数值上减少了27%。夜间确证性低血糖事件数量从数值上减少了25%(图2)。
图2. 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确证性及夜间确证性低血糖事件数量减少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比较预混胰岛素
Start Twice Daily研究 [14] 是一项在10个国家47家医学中心进行为期26周的开放标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共纳入394例既往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且未使用过胰岛素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BID(n=197)和门冬胰岛素30 BID(n=197),两组均联合使用二甲双胍,评估两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6周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患者平均 HbA1c 下降1.71%,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平均 HbA1c 降幅为1.73%,两组相似。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患者空腹血糖自基线10.5mmol/L下降至6.0mmol/L,门冬胰岛素30组自基线10.0mmol/L下降至7.0mmol/L,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的空腹血糖控制更优,估计治疗差异-1.0mmol/L[95%CI -1.4;-0.6], P <0.001(图3)。
图3.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HbA 1c 降幅相似,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空腹血糖控制更优
安全性方面,与门冬胰岛素30相比,无论确证性低血糖,还是夜间确证性低血糖,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均显著降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确证性低血糖事件减少了54%,夜间确证性低血糖事件减少75%。
结语
中国T2DM患病率逐年增加,治疗现状也不容乐观。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血糖达标的患者仅有49.4%。中国T2DM伴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比例高,控制餐后高血糖对于 HbA1c 达标非常重要。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由70%德谷胰岛素和30%门冬胰岛素构成,两组分独立存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效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双核驱动血糖管理患者。循证证据表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用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具有显著降低 HbA1c 、改善餐后血糖控制、达标率更高、低血糖风险小等优势,可以兼顾疗效和安全性。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Garcia UG, et al. Int J Mol Sci. 2020 Aug 30;21(17) 6275.
[2] Bagust, A. et al. QJM. 2003; 96(4):281-288.
[3] Ismail-Beigi F. Arch Iran Med. 2012; 15(4): 239 – 246.
[4] Yabe D, et al. Curr Diab Rep. 2015 Jun;15(6):602.
[5] Li Y, et al. BMJ, 2020,369:m997.
[7] Kamlesh K, et al. Prim Care Diabetes. 2017 Feb;11(1)3-12.
[8] Wang JS,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11; 27: 79–84.
[9] 母义明,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5):385-392.
[10] 梁琳琅,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8(3): 190-192.
[11] Havelund et al. Pharm Res 2015;32:2250–8.
[1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5-409.
[13] Onishi,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3;15:826–32.
[14] Franek, et al. Diabetic Med. 2016;33:497-505.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 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全方位优化住院血糖管理?——抓重点、巧降糖!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策略解析——全面管理,优化获益
拯救糖狗日常控糖+保健+饮食大分享!狗狗糖尿病虽然无法痊
2021年更新,最全的德谷胰岛素在猫狗糖尿病中的应用总结
中国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白皮书发布:超70%患者缺乏控糖目标,数字化管理24h在线赋能
糖尿病狗狗真的有福了!(控糖攻略)
妊娠糖尿病如何控糖
低GI食品火了!真能控糖减肥?
狗狗糖尿病长期控糖经验,直接照抄就行!我家狗狗糖尿病也一两年
孕期糖尿病怎么控糖
网址: 双核驱动,全面优化血糖管理——解析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的控糖优势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79101.html
上一篇: 糖尿病在猫咪身上其实很常见,教你 |
下一篇: 狗狗糖尿病自己在家怎样验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