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病鱼小窍门
原创|浏览:956|更新:2017-09-27 12:28|标签:小窍门金鱼的品种很多,颜色有红、橙、紫、蓝、墨、银白、五花等。金鱼小巧可爱还很漂亮,越来越受到宠物爱好者的青睐,但饲养时难免会有鱼生病,那该怎样简单辨别和防治病鱼呢?
方法/步骤
白点病(小瓜虫病)症状:鱼的尾部和鳃盖上有白点出现。
简单预防:饲养金鱼的水,应经过曝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
简单治疗:使用加温器(太阳晒也可以但要控制水温)将水温非常缓慢的逐步加热到28摄氏度趣栗,并保持3天,之后逐步回复正常水温并调换新水,一周内白点原虫全部脱离。
鱼虱病症状:体表、鳍或鳃的伤口,黏液分泌增多泰译救,出血或红肿发炎。虫体寄生在鱼的体表及鳃上,肉眼可见。病鱼极度焦躁不安,或跃于水面,或急剧狂游,百般挣扎,翻滚等现象,十分痛苦。
简单预防:1.定期使用药物防治。2.水要消毒。3用盐水清洗鱼缸并暴晒几日。
简单治疗:个别鱼体发现少量鱼虱时,可用镊子夹去,鱼体出血的地方涂抹红汞或紫药水。多时用3%的氯化钠(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5分钟(20℃时),鱼虱最怕盐水,一遇盐水立即离开鱼体表。
鱼鳔病症状:金鱼无法维持其躯体的平衡,有时会有倒栽葱似的翻跟斗,最后不是沉在水底,就是浮在水面上。短身腹部肥大的金鱼最常患此病。
简单防治:水温不宜急剧升降。
水霉病(肤霉病或白毛病)症状: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
简单防治:减少鱼体受伤机率,饲养密度不宜过高。发病鱼缸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泼洒。水族箱中水温升到30度(不适用于冷水鱼),加1%的盐(不耐盐的鱼类不加盐),第二天换掉三分之一的水。受伤的鱼可用4%磺酒涂抹患部。
白朦病症状:鱼腹两侧有白霜。
简单防治:往水加5%食盐有助预防董裕。
浮头病症状:特征是离群,头朝上,尾朝下,水中稍为 缺氧。
简单防治:1增加氧气量 2,用适量生石灰水泼洒,可治鱼浮头、肠炎病,兼治烂鳃病,并可预防白头白嘴病和赤皮病。
炸鳞(坚鳞、松鳞、立鳞、松球)病症状:鳞片竖起,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鳞囊内有液体,轻压鳞片可喷射出渗出液。
简单防治:保持缸水清洁,严格控制换水温差(不超过2度),能有效防治该病发生。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后全缸遍洒或药浴,可治疗竖鳞病等
END
注意事项
选购金鱼应选择形态端正,肥胖适当,无伤无病鳞片应整齐匀称,清晰可辨,无脱落。起落稳重平直,无俯仰奔窜。
本经验只供参考,如鱼生病严重,还需请教专业人士。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