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猫咪的食性与口味研究

猫咪的食性与口味研究

概述:猫咪作为肉食性动物,拥有独特的味觉和肠胃特性,偏好鲜味、忌讳酸苦、注重食物的新鲜度和嚼劲。它们的食欲受季节、年龄、繁殖、健康状况和食物质量等因素影响。研究发现,猫对食物的选择和味觉厌恶是长期记忆的结果,对食物的喜好与体验关联紧密,调整治疗厌食需谨慎。

猫的食性

猫的祖先起源于干旱的草原与沙漠中,极端的环境让猫成为了高效利用食物资源的专家。在缺水缺植物的环境中,猫的祖先注定无法成为素食者,只有选择吃肉才能在匮乏的环境中同时满足身体对蛋白质、水分、氨基酸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需要。 和其他起源富足地态的动物不同,为了最大可能节约资源,猫祖先的身体跟随环境发生了改变,它的肠胃系统变得更为精干,突出一个能源极效使用和节约并行,十分激进。 狮子老虎逼急了能吃腐肉,犬类还能杂食,但猫不行,这副独特的肠胃系统在给了猫高效赋能的同时也赐予自己单一的脆弱。 基于这些特点,猫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作为高级肉食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即使到了家猫阶段,依然保留了许多祖先的印记,总体来说,食性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面。 鲜味专家:猫的味觉系统对于由氨基酸组成的鲜味有独特的敏感性,高蛋白的食物总是更受猫的偏爱,这也是鸡肉、牛肉、鱼肉等都能在猫粮中受到欢迎的原因。 忌讳酸苦:猫当然能尝出味道。猫的味蕾主要集中在舌头上,大约在470个左右,虽然没有人类丰富,但对于特定味道感知很强。通过科学研究,发现猫对酸和苦非常敏感,这两种味道可能是祖先在沙漠中吃到有毒植物或者动物尸体留下的负面记忆,酸和苦突出的食物显然不是猫的菜。 注重保鲜:由于祖先进化的原因,猫的肠胃非常精干,无法食用腐败的食物,如果误食,轻则拉肚子,重则危及生命。

猫的口味

耐嚼才过瘾:猫喜欢口感丰富、有嚼劲的食物,而不是过于软糯或液态的食物。这源于基因中对新鲜食物的判断遗传,相对来说,新鲜的肉类纤维更具有弹性和嚼劲,而腐败的食物更多处于软糯和流质。当然,这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还需要通过味觉、嗅觉、视觉等综合给选择打分。 好闻才够劲:猫的味觉不如人类,但嗅觉远超人类,咱们吃饭主要靠舌头,猫吃饭主要靠嗅觉。据研究,猫的嗅觉细胞超过1亿个,氨基酸味道浓郁,或者说够腥的食物会直接促进猫的唾液分泌从而产生食欲。古话里,没有不偷腥的猫,就是这个道理。很多猫粮都会混入一些海苔、肉类冻干以增加猫喜欢的味道,同时还能补充更多的蛋白质和有益元素,属于一举多得。 通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我们还发现了更多猫喜欢的味道。比如鳕鱼、虾、鸡肉等腥味够浓郁的食物,还有海苔、椰子等自然味够清新的食物,这些味道通常都会让猫的食欲大开。

影响猫食欲的因素

猫本能地知道它们需要多少食物,如果无人看管,它们不会暴饮暴食或厌食。然而,没有一只猫在其一生都保持相同的食欲,以下因素会提高或降低食欲水平。 1.季节和食欲   据Houpt等人(1980)的研究,猫的身体内大约每4个月会发生摄取卡路里的变化,相应地体重、饮食摄入量和甲状腺功能也会周期性地发生变化。由于这种身体内节律的原因,有时可能会暂时出现没有食欲或食欲增加的情况。 此外,最新的研究针对38只猫表明,饮食量会在“春季=普通”→“夏季=少量”→“秋季=普通”→“晚秋~冬季=大量”这样的周期内发生变化(资料来源:Serisier,2014)。其原因可能包括“运动量和所需能量量相互关联”、“日照时间”、“外部气温”、“消化率在身体内的变化”等,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 如果每天记录猫的饮食量并制作成图表,可能会发现它们的饮食量在3-4个月的周期内有上下波动。如果食欲不振发生在图表的“低谷”(大约在7月)时期,那么它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进入“高峰”(大约在11月)时期,并自然恢复。 2.衰老、老化和食欲   虽然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能量和食物需求是很常见的,但猫不知何故发现它们的营养需求在10岁到12岁时上升,在12岁之后甚至更高。如果没有任何健康问题,那么年长的猫食欲增加是正常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猫都表现出食欲增加,有些猫的食欲不振。这就是为什么年长猫的热量摄入范围从成年猫的负20%到正15%不等。 3.繁殖季节和食欲  在繁殖季节,雄性猫的雄性激素水平可能会升高,这可能会降低它们的食欲。另一方面,母猫在繁殖季节怀孕后食欲大增。这是因为身体储存脂肪并用它来生产乳汁。怀孕期间食欲增加是正常人的1.6至2倍,而在产生母乳的哺乳期,可能会急剧增加到2至6倍。不过,这种现象是暂时的,通常一旦小猫3周大开始断奶,母猫的食欲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4.疾病和食欲 导致猫食欲不振的疾病:寄生虫感染、传染病、口腔炎症或牙齿问题、胃肠障碍、肝脏和胰腺疾病等疾病不一定能通过外观观察识别,所以一定要前往动物医院接受诊断。在疾病没有得到治疗的情况下,采取其他食欲不振的措施不仅毫无意义,还可能会逆反地恶化猫的健康状况。 5.食物和食欲 猫对味道比较挑剔。味道、食感、温度、气味等猫才能察觉的微妙变化,会极大地影响其食欲。 判断猫的好恶的一种方法是“观察其动作”。2016年最新研究显示,猫觉得“美味”时的反应是“眼睛至少半闭”、“吐舌头”、“开闭嘴巴”,相反,觉得“难吃”时的反应是“张开嘴吐舌头”。观察猫的这些动作可能会得到食物是否适合它的提示。 关于温度,2021年进行的最新调查证实,将食物温度提高到37℃,这与人体皮肤温度差不多,会增加进食量,尤其是老年猫。用微波炉稍微加热也有效果,气味成分容易挥发。 关于营养,猫体内具有类似“营养素传感器”的机制, 如果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不符合体内需要,它可能选择空腹。根据多次宠物食品公司进行的喂食试验显示,猫选择食物的标准是“在卡路里中蛋白质占比最终达到50%”和“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不超过3g/kg(总约70kcal)的上限”。这两点是猫选择食物的关键。 关于味道,“味觉厌恶”是一种对曾经放入口中且味道不佳的东西表现出强烈厌恶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新食物上,也出现在迄今为止吃过的熟悉的食物上。实验显示,仅仅食入添加了令猫不适的氯化锂的食物一次,之后3天内,猫不会去碰同样的食物,10-20天后才会尝试进食2次。此外,即使后来学会这种食物是安全的,避开这类食物的倾向也会持续40-80天(Mugford,1977)。这说明,一旦猫认为某种食物“很差劲”,它往往会对此产生长期的厌恶情绪。味觉厌恶还有一个棘手的地方。那就是,无论食入的食物是否真的导致身体不适,猫往往会讨厌紧随其后食用的食物。例如,猫在早上吃了贝类,下午出现肚子痛。即使肚子痛的原因不是贝类,猫也会主观地认为“是贝类让肚子痛的”,从此讨厌吃贝类。所以,尽管前一天还能吃得很香,第二天猫的食欲可能会突然减退。 这说明,对猫来说,食物与体验之间的关联往往更为重要,即使这种关联是基于错误判断。一旦形成这种不良联想,要纠正就会困难得多。这也增加了我们在应对猫的味觉厌恶时的难度。因此,在猫出现突然减食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观察其前24小时的饮食,尽量排除与某种食物的关联,或者及时提供新的食物来源使其转移注意力。同时也要检查猫的体温、各项生理指标,确保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身体问题。 关于厌倦,即使是完全均衡的饮食,如果长时间只提供一种食物,猫咪也会出现喜欢尝试其他食物的“花心”现象。这是包括幼犬、幼猫、成年猫犬在内的所有动物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已被多位专家(如Mugford、Hegsted等)证实。 如果猫因为厌倦食物,你突然更换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并呕吐。因此,首先将整体食物的约10%更换为其他食物,并观察情况。为了找到猫喜欢的食物,通常需要尝试超过10种不同的食物,因此可以采用“自助餐式”方式,慢慢尝试。此外,在食物上加上专门为猫制作的调味料,可能会使食欲突然回来。

猫也会有讨厌新食物的倾向。如果他们在6个月大时还没有体验过各种食物,那么据说他们的食物偏好非常有限,他们可能会拒绝除少数食物以外的所有食物。在这些环境中长大的小猫以后可能会对新食物表现出恐惧症,并且会拒绝接受任何食物。如果您的猫在您换用新食物后立即失去食欲,请尝试换回原来的诱饵。如果您的猫的食欲似乎正在恢复,则可以安全地假设您的猫有一些恐新倾向。如果您仍然需要更换食物,请先将总量的10%左右换成其他食物。

部分来源:宠二先生,未能查明具体来源,仅用于学习交流用。

相关知识

猫咪是否会吃金鱼(了解猫咪的食性是宠物养护的基础)
[科研进展] 实验室最新研究揭示了鸟类食性适应的进化新机制
黄腹角雉的食性研究
鸟类食性研究进展.pdf
根据宠物鸟食性的不同,如何调制出适合它们口味的饲料?
猫咪是否会吃仓鼠(揭秘猫咪的食性及宠物安全问题)
可食性宠物咬胶的制作方法
可食性宠物咬胶.pdf
水产动物的生活习性与食性如何?
不同食性雁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网址: 猫咪的食性与口味研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8105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狗狗丢失24小时,带回家后,孩子
下一篇: 宠物食品专题报告一:复盘历年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