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裸胫鸣角鸮

裸胫鸣角鸮

裸胫鸣角鸮(学名:Megascops clarkii)是鸱鸮科、鸣角鸮属的一种猫头鹰。体长23-25厘米,翼展173-190毫米,尾长88-105毫米;体重130-190克。是一种耳毛较短的小型猫头鹰。面盘呈肉桂色至黄褐色,边缘不明显。上体呈深棕色至暗红褐色,有大量斑点、蠕虫纹和黑色斑点。下体呈浅棕色,带有淡黄色或肉桂色,胸部混有白色。大腿浅黄色,跗骨和脚趾的下三分之一是裸露的,鸟喙粉红色。爪子黑色,尖端颜色较深。

栖息于海拔约900-2350米或更高的山地云林。喜欢茂密的森林和森林边缘,但也会出现在稀疏的林地中。夜行性鸟类,白天栖息在树叶茂密或附生植物厚的树木上。以大型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偶尔也食用其他小型脊椎动物。分布于哥斯达黎加至哥伦比亚西北部。

裸胫鸣角鸮体长23-25厘米,翼展173-190毫米,尾长88-105毫米;体重130-190克。是一种耳毛较短的小型猫头鹰。面盘呈肉桂色至黄褐色,边缘不明显。虹膜淡黄色。喙呈绿灰色或蓝灰色,蜡膜呈角质色。上体呈深棕色至暗红褐色,有大量斑点、蠕虫纹和黑色斑点。后颈呈浅黄色,肩角有白色外网,边缘呈黑色,在肩部形成一条白色带子。飞羽上有肉桂色条纹,尾巴上有浅色和深色条纹。下体呈浅棕色,带有淡黄色或肉桂色,胸部混有白色。下体的轴条纹呈黑色,有暗色和红褐色的水平条纹或蠕虫纹。从下胸到腹部,大多数羽毛的中央条纹两侧都有大的方形白点,呈现出“单眼”外观。大腿大多是浅黄色。跗骨和脚趾的下三分之一是裸露的,粉红色的鸟喙呈肉色。爪子黑色,尖端颜色较深。 [4]

栖息于海拔约900米至2350米或更高的山地云林。喜欢茂密的森林和森林边缘,但也可能出现在稀疏的林地中。 [4]

行为:裸胫鸣角鸮是一种夜行性鸟类,白天栖息在树叶茂密或附生植物厚的树木上。狩猎是在黄昏和夜间在森林边缘和空地进行,偶尔在树冠上进行。这种猫头鹰表现出一种社交倾向,即使在繁殖季节,家庭规模的群体也会紧密地聚集在一起。

声音:主要叫声是低沉的口哨声“呜-呜-呜-呜”,每隔几秒钟重复一次。

食性:主要以大型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偶尔也食用其他小型脊椎动物。用爪子从地面或树枝上捕获猎物。 [4]

分布于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 [1]

裸胫鸣角鸮分布图 [1]

裸胫鸣角鸮在树上的天然洞穴或啄木鸟挖的洞中筑巢。产卵期发生在2-5月期间。从5月至8月可以观察到羽翼丰满的雏鸟。 [4]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2年ver3.1——无危(LC)。 [1]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3]

种群现状

裸胫鸣角鸮在全球的成熟个体数量估计不足50000只(Partners in Flight 2022年);因此,它被归入20000-49999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该物种被描述为“不常见”(Stotz et al. 1996年)。

趋势理由:尚未调查物种数量的下降趋势。该范围内的树木覆盖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三代小于1%;2021年全球森林观察,使用Hansen等人 2013年的数据和其中公开的方法)。因此,在没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胁的证据的情况下,认为该物种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 [1]

相关知识

裸胫鸣角鸮
[ 节气 ] 大寒 · 鸟之鸮
鸱鸮
褐林鸮
雪鸮
鸟中宠物狗鸮鹦鹉
泉州常见鸟类识别.ppt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野生动物名录

网址: 裸胫鸣角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8516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大脸大眼“萌神”猫头鹰,竟然还是
下一篇: 回归自然!在动物园长大的猫头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