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案例研究报告

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案例研究报告

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案例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类课堂之中,它会直接干扰课堂教学,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和智力发展。本文以案例研究为立足点,着重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分析及应对策略 案例研究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直接倾向,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是外向性问题行为,这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如:争吵、推撞、追逐、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切切私语、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发出怪声、敲打做响、做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指挥等盲目反抗性行为等等。

二是内向性问题行为,这是不容易觉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退缩性行为。虽然不直接威胁课堂纪律及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习学习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胡写乱写、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等厌恶行为;神经过敏、频繁活动等不负责任行为等。

斯威夫特(M.swit,1975)等人通过系统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典型的课堂里25%至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麻烦既不是备课,也不是授课,而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课堂问题行为一经产生,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甚至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妨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伤及学生人格的发展。

因此,减少或控制问题行为,是确保健康课堂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行为?我们可采用哪些应对策略?以下就是我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分心不是他的错(注意力障碍问题行为)

一、情景再现:

学生徐某,男,独身子女,身体健壮,智力正常,活动玩耍样样在行,主要缺点就是上课爱做小动作,爱“开小差”。这不,上课还没多久,他就按捺不住了,一会儿在书本上画画,一会儿摸放抽屉里的玩具,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悄悄地拿点零食吃。

刚开始,我几次用眼神示意他要注意课堂纪律。可等我一转身或者不注意,他马上故伎重施,甚至还有拉前面女同学的头发,把同学弄哭了。我实在恼火,就让他站在教室后面好好反思一下。可他照样能找到嬉闹的手段,悄悄地跟后排同学做鬼脸或是故意在那抖来抖去。

二、相关链接:

课外,我专门跟其他同学和他的家长进行交流,收集到大量的跟他有关的信息,比如:他在班里是一个不受大家喜欢的人,同学们反映他特别自私和吝啬。他常常借同学的东西用,诸如铅笔、橡皮、卷笔刀等,有时明明自己带了却还要借别人的。当别人问他借东西时,他却从不肯借别人。渐渐地大家开始疏远他。他作业拖拉或不做作业。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堂作业也不能当堂完成,回家又忘记了做。家长催促他做时,他不耐烦了,就赌气不做,家长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根据以上资料,再结合我连续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徐某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不分场合,特别好动;做事没有耐心,丢三落四;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行动缺乏控制力,爱冲动;不会与人合作,同伴关系差。

三、心理分析:

其实,徐某是比较聪明的,但由于学习不能专心,成绩比较差,还影响其他同学,所以往往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老师的喜爱、同学的欢迎。别看徐某平时整天蹦蹦跳跳,嘻嘻哈哈,其实内心是十分苦闷和烦恼的。

四、应对策略:

1、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对他的学习多做辅导,改变教育方法,课堂上对他多做关注,发现他有不好动作时就请他回答问题,回答好的要即时表扬,不好的也不做过多的批评,让他树立自信,体会学习的乐趣。

2、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感官活动起来,减少学生走神和发呆的机会。在受无关事物的引诱时,可告诉全班同学:这些内容很重要,马上要小测,或找个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或老师讲课停顿一下,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

3、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加强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自身的一些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帮他建立与同伴的友谊。从而改变自私与吝啬的坏习惯。

4、适当进行谈心教育。找合适时间跟学生谈心,指出哪一节课他没有认真听课,使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明确老师对他的关心,使他下节课不好意思再走神。这样的处理方法,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又时刻提醒了走神和发呆的问题学生,又不伤害这些问题学生的自尊,让学生的情绪良好的重新介入健康的教学活动中。

五、效果反馈:

通过几年的努力(该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我任教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他渐渐能走到同学中去,同学对他也减少了敌意。性格上也开朗了许多,能积极的参加校运动会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有问题也能及时跟我沟通,上课基本上做到不迟到。虽然还会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但作业完成的还不错,可见他上课也能做到认真听讲了。

案例二:混沌初开未经事(心智障碍问题行为)

一、情景再现:

学生周某,他从一年级上学开始就跟别人不一样,上课的时候喜欢大喊大叫,或者自言自语。如果安静下来又开始睡觉,无论老师和同学怎么叫都不理会。对任课老师不尊重,有一次,还对着老师叫:“你是猪,你是牛!”经过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后却改成:“我是猪,我是牛!”

他脾气特别倔。有一次品德课,上课铃声响了,在师生互相问好后,大家都坐下了,只有他还站在那里,嘴里还嚷着:“我的五角钱没了,我要找到它。”当老师提醒他上课铃声响了该上课,不能影响同学上课时,没想到他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并且边哭边喊:“你陪我的钱,你陪我的钱!” 品德老师给他搞的真是哭笑不得。

课堂上他最喜欢做的事是画画。而且是上什么课,就在什么书上画画,没有一本书是整洁的。别人在做课堂作业时,他也在画画。老师叫同桌提醒他上课该做什么时,原先几次还听,后来就根本不听了。老师走到他身边,要求他认真听讲和做作业时,他不但不听,还对老师龇牙咧嘴地做鬼脸,或者是向老师挥舞着拳头。在他高兴的时候,也会举手回答问题,答案有时候也是对的。得到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常常乐得手舞足蹈,可是一转眼就会故态萌发。

他对学习兴趣不大,作业速度慢,在学校不做,回家也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才慢慢的去做,别人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他却要做二个小时。作业也不能做到按时上交。期末考试别的老师监考时,他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一道题都不做,老师提醒了才做几道。

二、相关链接:

在跟周某的父母交流中了解到,周某刚生下来是十分聪明可爱的。只是在5岁那年发高烧,因没有及时治疗造成心智障碍。在家里,父亲极端宠爱,什么事情都顺着他,母亲却对他要求严格。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更是造成周某孤僻怪异的性格,在社会上也不爱跟人打交道。

三、心理分析:

从以上行为中,可以判断学生周某存在着心智障碍。心智疾患的症状可以表现在任何一个可能的心智功能层面,例如智能、语言能力、情绪、行为、知觉、思考、抽象思考、社会功能、人格、自我功能、心性发展等等层面。这些儿童无法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显得较同年龄孩子笨拙、反应慢、理解力差、说话的内容也必较简单贫乏、处理自己日常事务的能力较差、入学后出现上课不专心、学业成绩差、适应不良、自尊心低落等问题。也可能会有一些怪异的动作,例如摇晃着身体,不停地打转,不停地旋转物体,这些动作看似游戏,但可能只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动作。

四、应对策略:

1、耐心疏导:教育的奇迹来自于平时的引导中,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他表现。让他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好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有时候他的一些小毛病,如上课画画、自言自语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唉声叹气,而是积极地去跟他交流,了解其中原因,再下结论。事情过去后,我让他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原由,强化他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允许反复: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矫正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反复。因为受原有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影响,主体会做出自动的反应。虽然他已经有所改善,但还不能保证知与行的一致。同时,客观的各种不良刺激,也会对其行为的矫正产生消极的影响。错误反复出现。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所以急于求成,或者遇到问题就灰心是不可取的。

3、家教配合:周某父母都是有文化的家长,而且有不错的工作单位。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家长的担心就比别人都了很多,母亲对孩子比较严格,父亲却又十分的溺爱。母亲或者打骂孩子,或者打电话向老师诉苦。这就造成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有分歧。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就是要矫正他父母亲对孩子教育方式的统一。让他们明白,管教孩子必须控制情绪,矫正孩子的心理障碍是需要一个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家长应该耐心疏导,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缺点。孩子有问题后,推卸责任、埋怨、责备都只能事与愿违。

五、效果反馈:

通过长期教育,周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支持与鼓励。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到满足,求知的需要随之产生。表现在他上课开始听讲,参与课堂问题讨论,作业积极完成。我不断积极鼓励,使其成功感得到强化,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对他的教育见成效。上学期期中考试,他的学习成绩也有原来的四十几分提高到六十几分。

案例三:说谎撒野为哪般(情绪障碍问题行为)

一、情景再现:

学生马某,男,从上一年级起,我就发现了孩子有爱撒谎的毛病。还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中午放学后就在马路上玩到12点40还没回家,姑姑都等得急死了,他回家第一句话就跟姑姑说:“老师说我不听话,就让我一个人罚站在操场上,还在太阳底下晒。我都饿死了。”他的姑姑信以为真,就打电话向我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孩子在撒谎。还有一次,就在开学不久后,要交保险费了,他早上从姑姑家带了50元钱出来。等我叫大家把口袋里带来的钱及时上交给老师时,他站起来说:“老师,我带来的钱丢了1元了。”我刚想说:“既然丢了1元,那就让老师为你垫吧。”没想到我话还没说出口,其他孩子马上指责他“是他自己把50元钱换了买冰棍吃了。”看见我盯着他,他才一声不想的坐了下去。我也要求他回家向姑姑承认错误,重新拿一元钱来上交。

二、相关链接:

马某的父母离异,法院判定由父亲抚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寄养在姑姑家,由姑姑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姑姑对他的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的行为习惯很大一部分是由庭原因造成的。

马某上课经常故意捣乱、为难教师,爱做小动作,还常找周围的同学说话。下课不好好玩耍,而是与同学争吵打闹。爱模仿电影电视里的攻击性行为和暴力动作,并把这种方式运用到处理自己和同学的矛盾中来。作业不自觉。经常撒谎。经常去网吧玩游戏。

三、心理分析:

其实马某的行为和性格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因为自小缺少父母的关爱,马某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多障碍,尤其是在情感活动出现变态异常现象,与同龄正常儿童有明显差异,并严重影响到自身发展和严重干扰他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攻击行为,表现在常常无缘无故地攻击他人,对他人造成伤害;2、常常说脏话,做不雅动作,如眨眼、摇头等;3、缺少必要的伦理道德观,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等。

四、应对策略: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统一,降低家庭带来的学习障碍。

由于环境的影响,造成了该生的种种行为。为此,我经常打电话、上门家访或利用家长会、校访的机会与马某父亲交换意见,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向家长说明孩子受教育事关他一生前途,要家长把眼光放得远一些,不要因为家庭原因而误了孩子。希望他们能协调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经常放弃休息时间给他补习功课,督促他做好回家作业,有疑问就当面进行指导。

2、建立课堂行为规则。

为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教师应注意课堂行为规则和期望的建立。为建立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气氛,在接一个新班的最初几周里,教师的行为应注意坚决和严格,然后再发展较民主的师生关系。由此,当教师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只要让学生知道他要采用最初建立的坚决而严格的规则,往往很有效果。但规则必须在最初的几周内明确建立,否则会招致学生的反抗而影响实施的效果。当然,在强调教师权威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民主和人道。否则,以后也很难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

3、说服教育和学校政策。

说服教育是处理学生行为不良的基础条件,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比单纯的惩罚有效得多。为发挥其有效性,教师运用说服教育应注意:(1)谈话应在真诚、密切、相互协作和尊重的气氛中进行;(2)私下里而非公开地进行;(3)教师对学生应是关心和爱护的;(4)鼓励学生自己评议自己的不良行为及其后果,促使他们答应以后不再重犯。

五、效果反馈:

对该生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后,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成绩有了提高,与同学关系也逐渐好转,奠定了在班里“一般”的地位。从上述案例得到启示:1、父母离异家庭是学生心理障碍的高发区,班主任应对这些学生以更多的关怀、不能头痛医痛,而由防患于未然。2、殷切的关怀远远胜于高高在上的说教。

以上是我的三个具体案例,着重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对教师有所裨益。当然,课堂行为问题远远不止这几种,但我坚信,只要我们饱含爱心和耐心,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就一定会把课堂纪律维持好,课堂管理效率也会得到相应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在心智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10期《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孙璐叶珊

2、《人民教育》2006年3-4期《小学生课堂行为的思考》仲海峰

3、《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蒋倩倩

相关知识

宠物联名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
常见猫咪行为问题解析与应对策略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宠物焦虑问题解析及应对策略
宠物玩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教师心理保健:基于问题的自我调适策略
中国猫爬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中国宠物手推车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中国宠物发光饰品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动物行为研究报告

网址: 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案例研究报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8557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便溺”列影响市容市貌问题榜
下一篇: (计算机毕设选题推荐)基于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