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在潮州,韩愈治潮的历史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其“德礼为先,辅以政刑”的法治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2月19日,受潮州市委书记李水华的委托,潮州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卢淳杰在接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带队的报道组专访时表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潮州市将严格规范政府行为,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基层治理,及时调解民间纠纷,将潮州市的信访总量继续保持在全省最低。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将潮州从“政策洼地”打造成为“环境高地”。同时他认为,在社会治理上既应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道德的教化感召,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相互促进,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南方日报记者 王俊峰 廖奕文 苏仕日 摄影 王俊峰
信访数量保持全省最低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潮州近年来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接下来还将有什么举措?
卢淳杰:近年来,潮州以全面实施《潮州市依法治市第四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为核心,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抓手,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潮州市被评为首批广东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又被评为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摸索出了一套经验。
首先,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政府学法、用法制度,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一是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政府法制建设的途径。二是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的制定程序机制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监督机制,保证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处罚公平、公开、公正。三是建立健全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设立市政府法律顾问室,落实决策合法化审查机制,避免决策失误。
其次,抓基层,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镇街、村居创建工作,分别确定了3个法治镇街、8个法治村居示范点,推动村民自治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
再次,抓社会,推进管理创新。我们把群众工作方法与法治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融法、理、情于一体,建立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思想引导和情绪疏导,促进对抗性矛盾向非对抗性矛盾转化。连年来,潮州上访数量一直保持在全省最低水平。同时,深入开展“矛盾化解年”活动,扎实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粤东治安环境最佳城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最后,抓氛围,培育法治文化。结合古人韩愈在潮州留下的丰富历史事迹开展宣传,打造潮州特色。我们建设了粤东地区首个LED普法宣传平台,每年可播放普法知识宣传30多万次;举办“潮州市纪念宪法颁布施行三十周年法治书画摄影展”和“韩愈法治思想研讨会”,创建“韩愈法治文化示范点”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切入点,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内生动力,规范权力运行,推动依法治市工作再创佳绩。
用法治思维谋长远发展
南方日报:如何把法治潮州建设与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卢淳杰: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最终目的就是要优化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去年以来,潮州市积极抓抢机遇,围绕201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依托交通扩网提速、城市扩容提质、园区扩能增效“三大抓手”,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加快振兴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法治潮州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把经济发展规范到法治的轨道上来,走规范化、法治化的振兴发展之路。
一是通过法治潮州建设,为振兴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从潮州的实践来看,法治建设对营造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作用巨大。比如我市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时,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下位法服从上位法,不断优化审批流程,使审批程序既更大限度简化,又依法合规,从而取得了行政机关和企业群众的一致认同。
二是通过法治潮州建设,为振兴发展营造规范有序的经济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搞得好的地方,经济发展就会加快。因此要依靠法律手段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权利和利益,惩治违约、欺诈、规避执行等商业失信行为,构筑诚信社会体系,促进潮州经济良性竞争发展。
三是通过法治潮州建设,为振兴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诸多矛盾是由利益诉求引发的,因此妥善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在此方面,法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要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高度自觉,扭转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认识,把问题的解决引导到法治轨道上来。
要想经济发展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调整,短期看来投入的成本会比较大,似乎有点“吃亏”,但是长远来看效果肯定是最好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健康模式。
“政策洼地”转为“环境高地”
南方日报:近年来,潮州的特色产业发展良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商进入。法治环境是一个区域能否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关键,潮州在营造良好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有何探索,下一步将怎么做?
卢淳杰: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要求潮州更加开放的指示,围绕把潮州从“政策洼地”打造成为“环境高地”的目标,在营造良好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做了一些工作。
潮州以专业镇为试点,全面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商注册便利化。该政策自3月份启动以来,全市新登记公司906户,注册资本52.6亿元,分别增长64.1%、213.5%。同时新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8101户,增长12.6%,直接增加从业人员4万多人。接下来还要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要加大政府权力下放力度,推进县级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管理权限向社会转移。
二是规范政府行为。要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政府管理服务。要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以“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为抓手,加快综合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对招商项目和新办企业实行“全程代办”、“保姆式”替身服务,落实园区招商33条优惠政策,设立专门解决外来企业困难的协调机构,推动潮州由“政策洼地”向“环境高地”转变。
民间纠纷调解率近100%
南方日报:法治社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基层治理体系的构建,用法治思维进行基层治理,潮州有哪些做法?
卢淳杰:基层治理体系是法治的基础,对此潮州一直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早在2012年,潮州就率先在全省推行村级基层管理智能化建设,搭建潮州村级基层组织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基层各项事务进行量化打分,分别亮出红、黄、绿灯,以信号灯对应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促进基层治理向法治化、规范化发展。
二是完善综治网络。全市共建立县区级综合信访维稳中心4个、镇街中心52个、村级工作站1007个。同时,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已有812个村(社区)完成顾问律师签约和进村(社区)服务工作,基本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
三是狠抓基层治理。一方面加强隐患排查,今年以来共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237宗,已化解225宗,化解率达94.9%。另外是健全调解机制,到目前为止,潮州基本实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形成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网络体系。今年以来,县、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5544件,调解成功5521件,成功率达99.6%。
事前约束与事后惩戒相结合
南方日报:在潮汕地区,传统道德在人际关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四中全会提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结合潮州的实践,应该怎么看待和处理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关系?
卢淳杰:潮汕地区注重家族、亲情观念,传统道德仍有较强约束力。道德的作用主要是事前约束,而法律是事后惩戒。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首先,要强化法治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优化权力运行流程,用“明规则”取代“潜规则”。要使群众办事不靠熟人靠制度,使社会更加公平和规范。
其次,强化道德教育,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强德治建设,推动社会更加重视品德、公德、道德。举一个鲜活的例子,潮汕地区的离婚率比较低,因为都是熟人社会,夫妻两人一有矛盾或吵架,两边的亲友很快就来调解了,这就相当于有一个很好的矛盾化解机制,能及时解决问题。所以道德的教化作用很重要,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总策划:莫高义 张东明策划执行:王更辉 王垂林 姚燕永 练学华统筹:韩浩 郭其龙 肖凯荣 袁丁
(原标题: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
相关知识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
全争创文明和谐社区评选标准.doc
2025年年底前,山东将实现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徐州市长护险实现全覆盖,明日起与城乡居民医保一并开始缴费!
宠物产品全品类覆盖,布局全球市场,天元宠物第三季度营收超5亿元
CBA赞助商数量微增至16家 标准合同基本实现全覆盖
“铲屎官”福音!洛阳一社区实现“宠物厕所”全覆盖【视频】
天元宠物:积极拓展宠物食品销售业务,实现对多场景、全品类宠物产品的广泛覆盖
调解故事│爱宠不幸离世,人民调解+心理疏导促纠纷化解
浙江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
网址: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1799.html
上一篇: 小海药业宠物化毛营养粉/片/膏O |
下一篇: 跨区域多园区的云计算管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