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的猫咪一旦形成攻击人的行为,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如果这种行为无法缓解,将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猫的习性与狗大为不同,最大的特点我认为是“不能驯服”。猫咪很多进攻行为本质源于惊恐、社会地位焦虑或者自卫。猫咪出现攻击人的行为,主人切记不能惩罚,这只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以后会规避主人。主人平时要多观察猫咪,尽量去了解自家猫的习性和焦虑触发点,然后要想办法去除家中那些让猫抓狂的因素。
下文源自 Debra F.Horwitz 《Aggression to toward Humans》,希望能给有猫咪行为烦恼的主人提供一些帮助。
猫主人常常抱怨猫爱攻击人。猫的攻击行为可导致人受伤或放弃养猫。对猫的攻击行为应该认真对待。
许多医疗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猫的攻击行为,因此进行详细的检查及分析猫的攻击习性对诊断及治疗猫的攻击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面体检
疾病会诱发或促进猫的攻击行为,因此对有攻击行为的猫均应进行全面的体检。需要对猫进行尿液和粪便的检查、代谢或内分泌机能紊乱的筛查等。可能造成猫攻击行为的病因包括:齿病、胃肠道疾病、势力减弱或听力下降、高血压及过敏症反应等。
病史调查
对猫攻击行为的过程详细描述有利于了解引起攻击行为的原因并指导实施正确治疗。
询问过往史的重点在于攻击行为引发过程,如时间、地点、攻击对象及攻击发生的频率等。对所有事件环节均应仔细考虑,同时做出准确的描述。
猫的日常习性
要了解猫每天的日常活动,包括其活动房间的家具等摆放信息。询问主人关于猫攻击行为发生的地点、藏匿逃逸或逃逸的能力。
要了解食物、饮水、垃圾箱和玩具的放置位置,猫藏匿及停留区域等,还要了解饲喂时间、地点和方式。
其活动受限或器具放置地点改变均可导致猫出现攻击行为。
例如,如果猫砂盆放置在明显的区域或角落,猫在使用时如果恰好被路过的主人打扰,则可表现攻击行为。
由于房间空间位置的变化或主人占据了其部分可利用资源而使猫感到不安全,这也会引起猫的攻击行为。
猫攻击时的身体语言及姿势:
详细了解猫咪攻击前后的姿势、面部表情及耳朵动作,这极为有用。
要记录攻击时的行为和声音,唬声、拍打、咆哮、追逐、撕咬、抓伤等。
如果猫主人了解猫的攻击行为,并通过干涉或终止某些活动来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的频率。
猫咪进攻行为分类与治疗
1、与误导性嬉戏相关的攻击
misdirected play-related aggression
通常在8-12周龄的猫会出现,与其正常发育过程中的嬉戏行为有关。
争夺性嬉戏行为是猫科动物早期学习生存技能不可或缺的一种锻炼。他们喜欢争夺一些运动的物体,如果攻击运动的人,是一个正常但不必要的本能反应。
如猫主人挥动手臂爱抚幼猫,走进或从旁边快速经过,因幼猫误认为嬉戏而攻击时,造成主人手臂或腿部咬伤。
这类攻击行为的发生毫无预兆(没有咆哮或竖毛)。
误导性嬉戏行为常发生于2岁不到无嬉戏伙伴的猫,或与其他动物同处一屋的猫,或长时间单独生活的猫。
这种行为经常发生于小猫喜欢藏匿的某个角落,等待活体动物出现后迅速攻击,随后逃逸。
治疗注意事项:
幼猫顽皮是天性,但不要鼓励不适宜的嬉戏。有氧运动及采用合适的玩具,如散发食物气味的玩具、盒子、袋子等均有很大的好处。用手和猫格斗是万万不可取的,很容易被咬伤或抓伤。
当猫攻击人时,可用噪声干扰,使其受到惊吓而停止。
在行为的早期应采用一些误导训练项目,使其适应那些易产生误导的事件,但这些训练项目不应与主人直接关联,可以使用遥控噪声装置等。
一旦猫终止了不当的行为,则应立刻停止训练。
2、与受挫有关的攻击或与社会地位有关的攻击
frustration-related aggression/ social status aggression
“社会地位”有关性攻击可能与猫社会环境中“控制”因素有关,通常指向熟悉的人。
这种攻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猫和人之间的相互“社会关系”的不同所引起。猫不喜欢长时间与人亲近及接触,人则相反,喜欢较长时间接触猫的身体,因此可能会使猫感到害怕和焦虑。
其结果可能是猫主人在爱抚猫时被咬伤,这是猫阻止主人接近自己空间。
或主人在试图接近及抓住猫时被咬伤。
此外,有些猫平时表现为自信或冷漠,而有的猫则试图引起人的关注,但他们仍有攻击性。
如果猫未达到预期的报酬,如食物或允许户外活动,甚至在进行其他活动的时候被打断,则可能出现挫折相关行为。
治疗注意事项:
主人必须学会掌握猫将要发生攻击行为的启动信号,及时离开,从而干扰其攻击行为的发生。此外,应避免正面对抗,否则会强化其攻击习性。充分了解猫的各种习性,给予猫期望的交流互动,在主人和猫互动的过程中,主人也需要理解和遵从猫的心愿,这样能减少猫的挫折感,可避免激发猫的攻击行为。
3、与爱抚有关的攻击
petting-related aggression
这种攻击就是人在爱抚猫时被其攻击。猫通常能容忍一定时间的爱抚,之后会翻滚、撕咬及逃离。有时猫会主动接近主人并接受爱抚,但最后也可能发生撕咬和逃离。通常因能及时制止,咬伤可能不是恨严重,但也能引起严重的损伤。
影响这种攻击的因素较多,包括猫的忍耐阈值,成年或小孩对攻击回应的冲突,感觉过敏综合征 ( hyperesthesia syndrome)及猫主人对猫攻击回应的速度。
治疗注意事项:
治疗此类攻击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猫主人应了解猫攻击前的一些提示性行为(肢体语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接触和爱抚猫是被攻击。
比如猫尾巴抖动、耳朵扁平紧贴于头部或出现瞳孔放大等,通常预示着会发生攻击反应。观察到这些行为时,应立刻停止爱抚。
确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身体接触极为有用,比如可以轻轻抚摸猫的头部,但不要长时间拍打他背部,当其坐在主人膝盖上时不要去触碰它。
有时候,猫也能接受长时间的身体接触,比如在友好表现之后用可口食物给予奖励,这样猫主人可以在猫的忍耐阈值下爱抚数次。还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爱抚的次数和时间。
3、转移性攻击
redirected aggression
如果猫被激怒攻击时,若攻击不到目标则可发生转移性攻击。
转移性攻击的目标可能是人。
可引起猫重定向攻击的情形包括打开门窗(特别是春秋季节,有其他猫出现)、屋内有生人或其他宠物、响亮的噪声、异味等。
治疗注意事项:
如果诱发产生攻击的刺激难以避免,而且出现次数较少,可建议主人暂时远离猫,并且在猫安静前不要抓他。但治疗此类攻击的最好方法是反向调节法,最终使猫对这类刺激不敏感。
改变家居环境时应有计划,如增加新家具时应逐渐进行,应关闭门窗以避免与户外猫的接触。可采用费洛蒙等外用激素,这样可使猫对即将改变的环境的应激降低。
应为猫提供足够的安全地方以便其藏匿,同时应为其发泄情感等提供出路,如玩具等。
4、恐慌或自卫性攻击
fearful or defensive aggression
因恐慌或自卫性相关的攻击可发生于熟人或生人。假如猫出现恐慌或自卫性姿势(蹲伏姿势、耳朵平直、瞳孔扩大、毛发竖立、发嘶嘶声、喷吐或咆哮),此时触摸可能会被攻击。
如果猫的社会化训练不当,则极易发生指向人的恐慌性攻击。如果在猫逃逸时发生阻挡,或不期望的行为被阻止或被刺激,为了使攻击得到补偿,猫的攻击会变的剧烈。
早期受过创伤、不当处罚或强化的攻击行为均可至使猫表达攻击性。
如果猫预感到可能会被关闭到小走廊的角落,或在家具顶部无法逃脱时,可能会发生自卫性攻击。
治疗注意事项:
对于此类攻击可采用反向调节及脱敏法进行有效治疗,通过训练教会猫面对那些诱发刺激时变现得镇静和安静,联想到的是一些美好的事情(如食物)。
必须先从不会激发猫出现攻击行为的远距离和低强度刺激开始,循序渐进缩短距离和增加刺激强度,直至猫不再出现攻击行为。
猫和刺激物之间的距离是训练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训练之初可能需要较远的距离,喂保证安全,应将猫置于套子或箱子中,或系上皮带,如果猫表现安静而不再攻击,则应对其进行奖赏(爱抚、赞美、给予玩具或食物),然后逐渐接近刺激物。接近的速度应缓慢,这样猫能安静而不表现焦虑和害怕。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让猫逐渐接近刺激而保持安静,而不是表现害怕或攻击。
相关知识
猫咪的一些行为攻击和应对措施
当爱宠猫咪突然攻击你——如何预防和应对猫咪突然攻击(掌握正确方法)
猫咪为啥突然攻击主人?如何应对这种行为?
猫咪为什么会突然攻击人的「脚」?
猫咪为啥突然攻击人?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docx
如何应对有攻击性的猫咪
如何预防和应对狗狗攻击事件(以宠物为主)
如何降低猫咪攻击性(宠物猫咪的攻击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如何应对猫咪的异常行为问题
网址: 如何应对猫咪攻击人的行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5225.html
上一篇: 猫家长一定要知道的猫咪恐惧攻击行 |
下一篇: 猫咪突然有攻击性咬人抓人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