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高频考点】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高频考点】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教育心理学常考的一个知识点

在招教考试中,关于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却常常出现在考题中,为此,我们对这个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一、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狗进食摇铃实验

巴普洛夫发现,每当狗进食的时候都会分泌唾液,此时狗分泌的唾液是狗在吃到食物时候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之后,每当狗进食的同时,巴普洛夫就摇铃,巴普洛夫发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狗分泌唾液的反应仍然是狗吃到食物时的一种本能的反应。通过多次进食伴随摇铃练习之后,当狗单独听到铃声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巴普洛夫认为这种分泌唾液的反应是狗通过大量练习之后获得的,即通过学习获得的。

通过以上实验巴普洛夫把人的反射分为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就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人生来就有的,引起这种本能反应的刺激物就叫无条件刺激物。比如风吹眨眼、尝梅生津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属于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则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人通过学习之后获得的,引起这种条件反应的刺激物就叫条件刺激。如谈梅生津,自己之前吃过梅子,所以当别人谈论梅子的时候,也会产生口水,这是条件反射的过程。

此外巴普洛夫还把条件反射当中的条件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是指以客观实物为中介的,如望梅生津,看到眼前的梅子之后流了口水。流口水的反应是建立在梅子这个实物的基础上。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则强调是以语言为中介的,如谈虎色变,听到别人谈论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作条件反应的习得过程。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现象。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起其条件反应。简单说就是相似刺激做相同的反应,即分不清。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井绳和蛇这样两个相似的刺激都产生害怕这样相同的反应。即刺激的泛化。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时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简单说就是对相似刺激做不同反应,即分得清。如能够区分勇敢和鲁莽这样的近义词。

泛化和分化是常考的易混点,考生可以抓住关键词来进行区分理解:

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

分化: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

【真题再现

1. 在一定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类似的其他刺激也做出了一定反应的现象叫作( )

A.刺激分化 B.刺激消退

C.刺激泛化 D.刺激获得

【答案】C。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

2.谈梅生津是( )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非条件反射

【答案】C。解析:谈梅生津是指听到别人谈论梅子分泌口水,是以他人的语言为中介,故选择第二信号系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高频考点】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萌宠”的启示——经典性条件反射
【教师招考】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规律
心理话 | 巴普洛夫的狗
养猫手册之:让我们换个视角打开巴普洛夫——动物行为训练篇
巴普洛夫的狗是啥理论
心理学小知识:巴普洛夫的狗
巴普洛夫原理(巴普洛夫原理应先展现中性刺激再出现)

网址: 【高频考点】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16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如何区
下一篇: 狗听到主人呼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