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现状及控制措施.doc

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现状及控制措施.doc

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现状及控制措施

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现状及控制措施   【摘要】 自然界生物链中,寄生虫是不可缺失的生物体,在对其生活生长规律明确的前提下,分析临床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生现状,总结对人类健康长期造成危害的因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药物驱虫、快速诊断、积极预防等措施配合下,起到真正防控寄生虫病的作用,建立食源性寄生虫病预报、预警、监测系统,加强法制监督和卫生检疫,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重视基础生物学的应用,以全面提高防控成效,保障公众生存质量。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现状;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365-02   食源性寄生虫病包括多种疾病类型,因食用寄生虫污染食物所致,以摄入未熟感染寄生虫的蟹、猪、虾、鱼、牛肉为主。而交叉污染、加工不当、不良摄食习惯等,是诱导食源性寄生虫病重要因素,除使原有疾??出现新特点和变化,且诱导新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出现,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分析临床发病现状,并制定针对防控措施,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保障生命健康的关键[1]。本次研究就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人类健康受食源性寄生虫影响概况   据WHO和文献统计,血吸虫病在1975-1995年间,在76个国家流行,感染人数约1.5亿。利什曼原虫病感染人数约120万,呈世界性分布。另外,锥虫病每年约6万人死亡,感染人数240万。感染绦虫病有6500万人,毛圆线虫病550万人,类圆线虫病3500万人。农村蛔虫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占总人口75%-90%,明显影响了半数以上儿童机体正常发育和营养健康。因养猫数量在许多西方国家显著增加,明显增加了感染弓形虫病的比例。   卫生部选择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寄虫病现状调查,采用血清学检查方案调查的重要寄生虫病包括弓形病、包虫病、旋毛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等。在2004年,包虫病为12.04阳性率;肺吸虫病为1.71%阳性率;囊虫病为0.58%阳性率;旋毛虫病为3.38%阳性率;弓形病为7.88%阳性率。依据上述数据,表明重要寄生虫流行态势仍较严峻。相较1990年全国第1次普查结果,带绦虫感染率上升了52.47%;华支睾吸虫在流行区感染率为2.40%。   依据调查结果,与东部地区比较,带绦虫、弓形虫、旋毛虫感染率分别离出其38.6%,45.2%、69.4%。表明部分省(区、市)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率呈上升趋势。如黑龙江和广东省感染率数部上升。华支睾吸虫病多喜食“鱼生”,肺吸虫病患者喜半生食或生食小龙虾、溪蟹,旋毛虫病多喜食凉拌生肉、涮肉、烤肉等。此外,因生食水生含囊蚴的茭白、荸荠、红菱等植物,明显增加了姜片吸虫病比例。此外,我国尚有一些罕见或少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存在,如活泥鳅吞食、生食淡水鱼等,而患上阔节裂头绦虫病,棘颚口线虫病;食生的海产软体动物、海鱼易患异尖线虫病等[2]。   2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类构成长期危害原因   当各种动物寄生虫与外界相关的干扰因素高出生态系统补偿能力及调节时,易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受阻,信息、能量、物质的正常交流与循环被打段,整个生态系统崩溃或出现负面变化,对动物机体造成影响,进而诱导寄生虫病发生[3]。   2.1 生物学因素:分析生物学因素和动物种群,因生活条件改善和人口快速增长的需要,人类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对新的生态系统尚未适应,常有自然疫源地存在。随着野生动物、家畜、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种群的扩大,特别是伴侣动物和观赏动物的数量不断上升,使食源性寄生虫病传播机会增大,如广州管圆线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4]。   2.2 人类不良生活习惯:如城市中宠物居家饲养,长期与人体密切接触,故食源性寄生虫病从牧区、农村进入城市。猪囊虫病为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因卫生问题,人与猪间有人(粪)――猪(肉)――人的循环形成,呈恶性,即猪与有绦虫病的人粪便接触而患病,人吃未熟或生患有猪囊虫病的猪肉而患囊虫病等[5]。   2.3 驱虫药盲目应用:部分养殖户为增加经济效益,防控动物寄生虫病的发生引起的死亡,滥用驱虫药,使寄生虫产生耐药性。故控制效果不佳,使经济损伤增大。此外,过度用药易严重危害环境,同时,因存在大量药物残留,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3 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对策   3.1 流行病学调查:针对食源性寄生虫病,可用分子生物学、血清学等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明确感染途径和感染源,通过对动物群中的特异性抗体检测,以对寄生虫病感染病及现状进行了解。在流行区,流行程度与某种寄生虫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在畜群中的高代相关,当应用防控措施可取得一定效果后,随时间推移、畜群抗体会呈下降表现,至转阴[6]。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也较为迅猛,已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对

相关知识

室内猫生肉饮食的风险及相关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健康知识】食源性疾病科普知识宣传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经典兽医用书推荐(寄生虫病类),绝对有你需要的...
专家指出食源性疾病已成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防治犬寄生虫病.doc
寄生虫病所召开2023年度防治工作年会
低敏宠物核心料对食源性过敏小鼠的作用效果评价
食源性疾病风险提示及预防
动物寄生虫病

网址: 食源性寄生虫病临床现状及控制措施.doc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22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养个女神当宠物第256章 寄生虫
下一篇: 猪场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和寄生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