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最完整的宠物寄生虫知识科普,附驱虫周期计划,铲屎官必收藏

最完整的宠物寄生虫知识科普,附驱虫周期计划,铲屎官必收藏

文/雪儿

最完整的宠物寄生虫种类和驱虫计划来了,很多宠主对于寄生虫的知识都知道的零零散散,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留下来的没多少,今天雪儿把最完整的关于寄生虫的常识都整理了一下,希望各位铲屎官可以转发收藏哦!

关于寄生虫的知识分为7大类:

1.常见体内外寄生虫种类

2.常见的驱虫误区

3.寄生虫对宠物和人类的危害

4.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5.为什么要定期进行驱虫

6.宠物感染寄生虫有哪些表现

7.驱虫周期计划安排

1.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种类

体内寄生虫:蛔虫、钩虫、绦虫、鞭虫、球虫、心丝虫、弓形虫等。

体外寄生虫:跳蚤、虱子、蚊子、蝇、虻、蜱虫、耳螨、疥螨等。

2.宠主认知中常见的驱虫误区

①误区一:我在我家爱宠身上没有看到虫

有些寄生虫肉眼可以看到,有些确实肉眼看不到的,比如虫卵。

狗狗经常出去遛弯玩耍,感染寄生虫虫卵或成虫的几率比猫咪更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如果家里既养猫也养狗,那么猫咪感染寄生虫虫卵,除了有可能是狗狗传染的之外,还有主人每次外出回家可能带来的,比如鞋子上、裤腿上,主人到达的场所又多又杂,每次回家都有可能把蛔虫卵蚤卵等感染源带回家,如果没有清洗处理,猫咪趴在地上打滚、舔舐被毛的时候,感染体内寄生虫就不可避免了。

法证之父罗卡有一套黄金定律:人类无论做过何种接触,一定会留下微证物,就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这句话也适用于宠物寄生虫感染,任何一个细节就能让原本没有寄生虫的宠物,通过相互之间的传递和碰触,感染到体内外寄生虫。

②误区二:等看到有虫子的时候再驱不行吗?

不行,我们总说预防大于治疗,在你看不到虫子的时候,也许它们正在某个地方产卵,等它们准备就绪,一触即发的时候,爱宠就会出现各种症状,这个时候宠主再去关注寄生虫问题,花费高不说,爱宠还会更加痛苦,主人和宠物都相处在同一个环境,感染的威胁也就更大。

③误区三:每天铲屎,我也没看到便便里有虫子啊

没有成虫就代表没有虫子了吗?错,要知道,寄生虫分虫卵和成虫,你看不到成虫,有可能它还是虫卵,而且是成千上万的虫卵,这些如果你能看得到,那只能说你是火眼金睛,堪比显微镜。

④误区四:就算是驱虫,一年一次也就够了吧

疫苗可以一年一次,但是驱虫不行,因为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驱虫效果只能维持3个月,而且无法彻底根除,虫类的世界也没有计划生育,它们不停繁衍,子嗣众多,驱一次两次是驱除不干净的,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驱虫,在它们还是虫卵的时候一网打尽,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体内外寄生虫的生长,避免爱宠感染各种疾病。

3. 不及时驱虫对宠物和人类有什么样的危害

对宠物的危害最直接:

不管是体内还是体外寄生虫,只要进驻到宠物体内,都会吸取宠物的营养,持续下去就会造成爱宠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严重者甚至死亡。寄生虫在体内来回游走,不停玩耍,对宠物的内脏器官损害尤其严重,严重者会引发肺炎、肝炎等并发症。体外寄生虫的叮咬,会引起宠物不停抓挠、磨蹭,导致破皮等皮肤炎症,宠物及其痛苦。寄生虫之间会传播疾病,比如跳蚤带有的一些疾病,在同一只宠物身上可传播给绦虫,从而让宠物感染并发,所以体内外同时驱虫是非常重要的。

对人间接的危害:

部分人畜共患病都是可以传染给人类的,比如跳蚤的叮咬,弓形虫传染等,会造成皮肤破损和瘙痒,感染如利什曼等疾病。如果不小心感染了人畜共患病,人类的内脏器官会直接受到损害。

4. 体内外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耳螨:

耳螨是猫身上最常见体外寄生虫之一;

85%猫的外耳道感染与其有关,极其容易引发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

传染性极高、家中如果有一只猫感染,其他猫要同时展开治疗;

生活周期:3-4周。

蛔虫:

蛔虫一般经口感染,如食用了含有蛔虫卵的食物或者接触了被蛔虫卵污染的粪便;

严重感染时,会造成猫咪营养不良、毛发粗燥、呕吐、腹泻等症状;

爱宠哺乳期间,蛔虫可以通过母乳从猫妈妈传染给小猫;

生活周期:21-35天。

钩虫:

体格小,最长20毫米;

吸附在小肠,严重感染会造成贫血、消瘦,猫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钩虫可以从猫妈妈传染给小猫(哺乳),环境污染与泥土,甚至蟑螂也是多见的传播方式;

跳蚤:

跳蚤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也是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更是让人最深恶痛绝的寄生虫,特别在春季和夏季。

跳蚤叮咬过的皮肤会红肿甚至引起跳蚤过敏性皮炎,严重的还会感染鼠疫。

跳蚤有4个生活阶段:跳蚤成虫,跳蚤蛹,跳蚤幼虫,跳蚤卵.

而跳蚤卵是防控跳蚤的关键,占跳蚤数量的50%之多。

5. 宠物为什么要定期驱虫?

就像我之前所说,一旦感染寄生虫,并不是一次就能彻底解决的,除了生命周期不同,虫卵也是在不停的增长,会慢慢发育为成虫,继续为祸人类和宠物,如跳蚤。

而且,由于季节的变化,某些体内寄生虫的幼虫期会处在休眠状态,这个时候驱虫药并不能杀死休眠的幼虫。等到了特定的季节,这些虫才会被激活,并再次感染给犬猫。如蛔虫、钩虫。

所以寄生虫是会反复生长和感染犬猫,甚至是传染给人,定期的驱虫必不可少。

6.宠物感染了寄生虫会有哪些表现

体内有寄生虫的表现症状:

日常吃饭食欲正常,但是总不见长肉,却是日渐消瘦。  在胚胎里被感染的宠物,出生之后会经常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发育迟缓等症状。  便血、腹泻、腹痛、呕吐、腹围增大。  有时候狗狗会从嘴中吐出虫子,或是粪便中排泄出虫子。  严重的狗宝宝可引发肠套叠,或是脱肛,引起并发症可导致死亡。

体外有寄生虫的的表现症状:

狗狗会频繁抓绕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在地面不断摩屁股。  性格突变,烦躁不安,日渐消瘦。  食欲不振、没精神,并且有不正常的掉毛现象。  严重的狗狗,可直接观察到皮肤表面有红斑或抓破后的结痂。

7.宠物驱虫计划科学安排

欧洲寄生虫协会(ESCCAP)建议:

①体内驱虫:

幼犬幼猫:出生后2周可以开始体内驱虫,每2周驱1次,直至2月龄。然后每个月驱1次直到6月龄。成年犬猫:每年至少体内驱虫4次。

②体外驱虫:

建议出生后的犬猫即开始使用(根据购买的驱虫产品特性使用),并全年持续定期驱虫。

希望养宠的宠主可以收藏转发,让更多的养宠家庭重视寄生虫危害,让爱宠减少痛苦。

#头条宠物大明星##小狗##猫咪#

相关知识

最完整的宠物寄生虫知识科普,附驱虫周期计划,铲屎官必收藏
猫咪驱虫怎么操作?一份完整的猫咪驱虫攻略|建议收藏
原创 猫咪身上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如何正确驱虫?铲屎官别再做无用功
资深铲屎官分享!热门宠物鱼油推荐不踩雷。作为一名多年养猫的铲
铲屎官注意,夏季宠物驱虫指南,快来了解
小猫怎么驱虫?铲屎官必看!
家养宠物安全知识培训,有哪些是铲屎官的必修课
太实用了!养猫家庭常备药品清单,铲屎官快收藏
跳蚤、蜱虫、虱子…体外寄生虫冷知识,铲屎官们都知道几条?
猫咪常见8种疾病,附治疗方法!铲屎官收藏

网址: 最完整的宠物寄生虫知识科普,附驱虫周期计划,铲屎官必收藏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24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ppt
下一篇: 小小的烦恼,大大的隐患——宠物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