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类个体是如何保持距离的?科学家:“社交距离”对人类同样重要

鸟类个体是如何保持距离的?科学家:“社交距离”对人类同样重要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如果你有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站在电线上的燕子常常会显示出精确一致的间距;空中的鸟群也会显示出均匀的分布,这使得它们几乎不会相撞;在地上觅食的鸟群,个体的数量再多,它们也会显示出均匀的分布;甚至是树上的鸟巢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鸟类们似乎总会相互留出足够的距离,很少会出现“扎堆”的现象。

如今,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流行,“社交距离”也成为了各国的人民谈论得最多的一个热词之一。这个术语被用来描述一种集体行为,这种行为旨在保持个体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超出了正常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播的预期范围。

隔离是用来降低传染率、减缓活跃病例高峰、希望减少感染该疾病的总人数的几种策略之一。人类作为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物种,行为间隔的概念,此前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鸟类行为学家来说,“社交距离”一词及其变体(地域性、个体空间、社会空间)是很熟悉的,已经使用了一个多世纪。这个词最初被用来描述一种常见的观察,即鸟类经常表现出均匀的分布,个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均匀。

虽然间隔对鸟类的潜在好处,和保持间隔的机制对鸟类观察者来说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但间隔本身往往在视觉上是惊人的。正如前面所说的,在电话线上的燕子显示出精确一致的间距等例子。

为什么社交距离在鸟类中如此普遍?它是如何维持的?形成社交距离的一个最常见的因素是资源的可用性。间距确保资源消费者密度与可用资源匹配。在鸟类中,领土间隔是由积极防御资源的个体保持的。无论是冬季的觅食区还是繁殖季节的筑巢区,保护空间免受闯入者的侵害,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社交距离。

形成社交距离的另一个共同因素,是需要减少重要活动的干扰。大多数海鸟和其它鸟类在密集的群体中筑巢,它们的巢彼此距离相等。这样的距离可以让鸟儿在不受邻居打扰的情况下饲养幼鸟。鸟巢间的精确距离,是由鸟类能够俯身啄食邻居的幼崽距离决定的(如果你被邻居啄食,说明你的鸟巢建得太近了)。

织布鸟的鸟巢

同样的机制维持着觅食群的秩序和纪律。保持群体成员之间距离的好处是减少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觅食率的干扰。滨鸟群均匀地分布在泥滩上,因为如果每只鸟在水面上随机移动,就会干扰猎物,降低它们的觅食率,因此保持足够的距离无论对群体来说,还是对个体来说都非常重要。

毫无疑问,许多疾病是通过鸟与鸟之间的接触,通过鸟类种群传播的,而个体之间的距离会影响个体被感染的可能性。但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法证明,疾病是鸟类社交距离进化的驱动力,关于疾病在鸟类空间行为进化中所起的作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随着时代的步伐越走越快,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扔进了越来越快的节奏中,似乎忘记了给他人留下足够的空间,也忘记了为自己争取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不管在“抗疫”过程中,还是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相关知识

鸟类个体是如何保持距离的?科学家:“社交距离”对人类同样重要
有喜了 和宠物保持距离
闻夕felicity对《鸟类的天赋》的笔记(9)
社交距离引爆孤独感?疫情之下美国兴宠物认领热潮
读书 | 揭示生命的坚韧与丰盛——《鸟类的行为》巡礼鸟类世界的神秘、奇妙和独特之处
萌宠之伤 爱它更要“爱”自己 需保持安全距离
鹦鹉很好照顾,可以随便饲养?不,鸟类的拔羽症是个大问题
【讨论】新狗社交的三秒原则
宠物摄影技巧:换个角度拍宠物(距离篇)
教你如何进行正确的狗狗社交训练!

网址: 鸟类个体是如何保持距离的?科学家:“社交距离”对人类同样重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4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鸟类的行为
下一篇: 捡的鹦鹉不能留吗 有什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