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诺贝尔获奖者的一些文章,原来这三位是研究生物钟的,而生物钟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行为模式,其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动物行为印记模式。
动物有很多的行为模式可以靠后天训练刺激形成,比如著名的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狗见到喜爱的食物会分泌唾液,而原本铃声不会诱导狗分泌唾液,但在铃声与食物多次同时出现后,单独出现铃声可以诱导狗分泌唾液,说明声音刺激与食物刺激之间可以建立联系。
再比如奖赏机制,用鸽子做实验,在鸽笼装两个钮,鸽子碰一个钮会得到吃的奖赏,触另一钮无奖。一段时间后,鸽子会经常去碰有奖钮,这种条件反射可以由它主动的行为表现出来,而不是流唾液这种被动反应,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它迄今仍为研究学习记忆的重要模型。
而人跟动物一样也都是可以通过这次刺激来形成一些特定的行为模式,但是有些动物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会本能出现。
同样是诺贝尔获奖者得主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是一位动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动物本能实验,他在灰腿鹅蛋孵化的时期,让灰腿鹅睁眼第一次看见的移动物体是自己,那么以后这些鹅就会视劳伦兹为妈妈,他走到哪里,灰腿鹅就跟到哪里,甚至长大后碰到真鹅,犹豫再三还是跟着劳伦兹,这就是行为印记学习。
这种行为印记学习只能存在特定的时期,也就是动物刚睁眼的那几小时,它会视第一眼见到的移动物体为妈妈,不管是人,或者其他狗、猫等,甚至移动的皮球,都可能会被它视为妈妈,一旦这个时间点过去就不会再有效果。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爬树掏鸟窝,捉小鸟是经常干的事。有时候也会想着捉一只小鸟来养着玩,经常去捉那种已经长羽毛但还不怎么会飞的小鸟,结果往往养不住,要么绝食不吃,要么老想逃跑,鸟妈妈跟爸爸总是在旁边飞来飞去叽叽喳喳,能听出它们声音里面的焦灼,最后往往都是无奈放走,就算不放走也会被养死。
直到有一次,我哥他们不知道从哪捉了一只刚破壳不久的全身光溜溜都没长毛的小鸟,整天捉虫子喂它,那小鸟来者不拒伸长脖子张开大嘴就吞,很快没几天就睁眼了,当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们几个小伙伴,看我们一点都不陌生,我伸手过去抚摸它的小脑袋一点也不害怕,当时就特别惊喜。
由于我们喂养的好,小鸟很快会飞了,但是并不飞走,反而跟我们很亲密,平常我们走在路上,它就在旁边飞来飞去,有的时候落在我们肩膀上,有的时候落在我们手臂上,那种感觉特别神奇,要知道在平常我们稍微走近鸟儿就会吓跑飞远。
网络上也经常有鸭子会认人类或者动物当妈妈的故事,经常看见一只鸭子老跟着一个人形影不离,或者老是跟着一只狗的奇特景象,这些都是在刚睁眼那段时间产生了行为印记的原因。
相关知识
我在B站搞学习——有趣的动物行为学
动物的模仿和玩耍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猫咪的常见行为有哪些
【喵呜·行为】铲屎官为什么要重视猫咪行为学?
宠物咖啡馆里,4岁男孩举动惹众怒,网友:妈妈的行为更让人反胃
我为小鸟医疗的作文,四百字
动物的试-错学习行为
动物行为学是如此有趣!尝试解析为什么青梅竹马打不过天降系。
动物行为学2
网址: 认识动物行为印记学习,小鸟会把你当成妈妈,站在你手掌唱歌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974.html
上一篇: 5.3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pd |
下一篇: 做了那么多次实验,实验鼠你真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