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生物学实验,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些为人类生命科学进步作出巨大牺牲的实验动物们。
近年来,随着实验动物福利体系的完善,生物界的科研工作者也愈发珍视这些「无私」的生灵。
疫情期间,由于众多动物实验中心的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上班,很多研究人员也被迫搁置自己的研究计划,使得大量的实验动物不得不进行安乐死。仅在浙大,安乐死的小鼠数量就高达 2 万只。
4 年前浙大的校园里,来自浙大医学院的科研工作者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祭奠。其独特之处,不在于祭奠的形式,而是祭奠的对象,正是我们的「刀下亡魂」—— 实验动物们。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
2020 年 4 月 3 日,在浙大医学院副院长的带领下,实验动物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实验动物纪念碑之前敬献花束,表达了对实验动物们的崇敬之心。
本次浙大的活动也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国多所科研机构都开展了类似的活动,以缅怀逝去的实验动物们。
2004 年,位于成都的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为 5 只在药物试验中献出生命的小鼠举行了葬礼。
2007 年,复旦大学科创中心的学生们,为二十余只小白鼠送行。
在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科学院安评中心,工作人员每年 7 月都会祭奠这些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实验动物们。
武汉大学的实验动物慰灵碑,图片来源:人民网
在其他科研院校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座座给实验动物树立的「慰灵碑」与「纪念碑」,表达着科研工作者对实验动物们的敬意。
迟到的「照顾」
尽管人类对动物实验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很少考虑动物们的感受。
《残酷对待动物法》,图片来源:UK Legislation
直到 1824 年,英国皇家学会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正式成立,才意味着人类终于开始关注起这些和我们分享地球的生灵们。52 年后,《残酷对待动物法》在英国面世,首次将动物的福利纳入法律之中。
随着时间来到二十世纪,人类开始探寻生命最深处的奥秘,使得动物实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些从事实验动物研究的学者发现,《残酷对待动物法》与防止虐待动物协会针对的大多是生活中诸如宠物的常见动物们,对动物实验并没有太大的约束作用。而进行动物实验的研究机构进行实验的标准良莠不齐,使得很多实验动物遭受了极其残忍的对待。
因此,英国在 1947 年成立了实验动物局,以求为动物实验提供标准化的培训,并教授科研工作者如何正确的「照顾」实验动物。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群美国的兽医成立了动物管理者小组(Animal Care Panel,ACP),致力于实验动物种群的信息共享。比英国实验动物局更加先进的是,ACP 在 1963 公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动物设施及管理指南》。
几年之后,动物实验最权威的国际机构 —— 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估与认证协会(AAALAC)脱胎于 ACP 在美国成立。
ACP 也更名为美国实验动物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正是实验动物学界中著名的 AALAS。
「偷狗事件」
AAALAC 和 AALAS 的出现并没立即改善美国混乱的实验动物市场。真正在国家层面推动实验动物规范化的,是美国在 1965 年曝出的「偷狗事件」。
图片来源:Sports Illustrated
1965 年 6 月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上,小镇居民彼得夫妇的爱犬小辣椒在花园中突然消失了。夫妻俩对这只斑点狗喜爱有加,将其当成自己的家人。所以,在小辣椒走丢后,二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寻找。
在经历了九天焦急的等待和寻觅后,彼得夫妇得到了一个令他们痛心的消息。已经成为他们家人的小辣椒,在纽约一所医院的实验室中经历了惨无人道的实验后,被焚烧了。
宠物犬为什么会出现在实验室中?这一点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在经历了调查后,Sports Illustrated 杂志发现由于实验用犬的巨大需求,美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偷盗宠物犬贩卖给实验室的情况。Sports Illustrated 杂志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很快就演变成了一次全国性的公共事件。
作为导火索,这件事件直接促成美国议会在 1966 年通过了《动物福利法案》,并将包括实验动物在内的众多动物囊括其中。
最初的法案包括犬、猫、非人灵长类、兔子、豚鼠和仓鼠这些常见的实验动物。为了保障它们的福利,法案规定任何从事这些实验动物贩卖的经销商以及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机构,都必须在美国农业部注册,并接受监管。
很快,法案的推动者发现初版《动物福利法案》所涉及的动物种类依旧不够全面,因此,在 1970 年的修订案中,《动物福利法案》的涵盖范围被推广到所有的温血动物。
更重要的是,1970 版的《动物福利法案》还规定应对实验动物执行恰当的止痛及镇静操作,并且给出了照顾实验动物的最低标准。
真正的变革
最初两版的《动物福利法案》是社会丑闻催生的产物,注定是不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真正变革,来源于《动物福利法案》在 1985 年的修订。
在 1985 的修订案中,法案要求美国农业部建立了动物福利信息中心,并首次提出了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的概念,同时明确了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的定位、组成与职责。
这个所谓的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就是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s,也就是现在全球使用动物实验进行研究的科研机构都必须建立的 IACUC。
这个由美国的法案所强制建立的委员会,后续在美国 FDA、NIH 和农业部的推动下迅速成为了美国生物研究机构的标配,并被 AAALAC 推广至全球。
在现在的中国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中。我们也能看到 IACUC 的身影。这个委员会负责对动物实验的评估与管理,并保证所有的实验动物享有自己应得的福利。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官网
每个科研机构的 IACUC 都会详细规定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镇静、止痛、麻醉以及安乐死的流程,对给药方式、药物种类以及剂量给出清晰的指引,以最大程度的减轻代替人类罹患疾病的实验动物们的痛苦。
人性与规则
作为「追赶者」,我国科研行业没有美国与英国那样悠长的历史,对动物福利的思考也不如欧美上百年积累那般成熟。
值得庆幸的是,拥有着后发优势的我们,很快学习借鉴了欧美成熟的体系,在各大科研机构中设立了诸如 IACUC 的动物福利监管机构,有着一套完整的规则指导从业人员如何正确的进行动物实验。
但实际上,一些科研机构的 IACUC 只是虚有其表,并未行驶其正常的职责。
图片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了西安医学院的虐待实验动物事件,也明白不是所有科研机构的 IACUC 都能达到北京大学的标准。所以,照搬 IACUC 的规则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笔者从事动物相关实验接近 7 年,见过很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的学者。有随手将小鼠乱扔的同事;也有将小鼠捧在手心呵护的师妹;还有每次动物实验前都要细心祷告的巴基斯坦师姐。
这么多年的动物实验经历告诉我,IACUC 和法规是死的,真正直接影响那些可爱小生物福利的,是作为实验人员的我们自己,是我们的人性。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健全的规则,还需更多像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化沈阳化工科学院安评中心等科研人员一样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生命科学从业者。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来源:
1.Management of Animal Care and Use Programs in Research, Education, and Testing. 2nd edition.
2.Animal Experiment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3.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官网
4.https://vault.si.com/vault/1965/11/29/the-lost-pets-that-stray-to-the-labs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更多的人在清明祭奠宠物,到底该不该将土地用做宠物墓地?
清明节的作文:清明拜祭宠物墓地
清明拜祭宠物墓地网络墓地风行
《大小鼠实验技巧之小鼠百科》常规鼠模式动物系列第一弹
小鼠那么可爱!怎么可以用小鼠做实验?
动物行为学实验案例丨小鼠情景性条件恐惧记忆
实验动物知多少
实验动物科技中心实验大小鼠及消耗品价格
常用实验动物介绍—小鼠
清明他们选择祭宠物
网址: 为纪念被安乐死的 2 万只小鼠,他们在清明祭奠了实验动物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1142.html
上一篇: 宠物DR影像临床诊断应用案例《犬 |
下一篇: 【深度】宠物医生陈浩专访,执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