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6号讯(通讯员 林丽芳)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让人心痛不已:贵州一中学高一学生因为成绩差、上课迟到、睡觉等原因,三次被班主任叫到学校设置的“思想道德提高班”反省,跳楼自杀;湖南新化县,一名小学生,因为被老师在走廊罚站,跳楼身亡;湖南长沙市,13岁的初中女生,因被老师和同学怀疑偷钱,跳楼自杀;江苏常熟市,一个年仅15岁的男孩,与父亲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从自家阳台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广州白云区,一名大一女生患抑郁症,给父母发消息“觉得活着没意思”,从8层高的图书馆楼顶跳下,当场身亡。
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而中国每年自杀人数达60万。而自杀与心理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小学生到成年人,这些选择自杀的人,或多或少,有某些心理疾病。如此沉重的现实,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讨论。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而孩子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的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却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当孩子有抑郁表现时,父母极少会选择就医进行治疗。
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面对着父母的期许和全部包办的生活,加上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心理变得更加脆弱,不具备应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导致更易出现抑郁问题,甚至自杀。
对此,泉州神和医院副院长、心理学科带头人陈元堂医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预防心理问题,从小做起
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并不是进入青春期后才突然爆发的,其实有很多问题在从童年时就埋下了阴影。
有一个例子:王先生的女儿1岁多时还会说话,2岁时,他把女儿送到老家儋州交给父母带,由于女儿和年老的父母的语言习惯不同,渐渐失去了语言能力,到后来患上了儿童孤独症。现在6岁多了,孩子的心灵仍然不肯打开,对他人、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反应。
因此,在孩子年幼时,父母就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例如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多动症等心理问题,从小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培养健全人格。
(二)出现问题,正确引导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动辄批评孩子,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会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家长要和学校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问题,遇到问题和矛盾以疏导为主,不要采取冷漠或粗暴的方式。
父母与孩子要多进行沟通,成为孩子的朋友,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被尊重、被认可、被关注、被赏识等。
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周边的批评和生活中的挫折,提高抗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时刻关注孩子心理,预防才是关键
以前提起孩子心理方面的疾病,总会觉得离我们生活很遥远。但现在,当一件件悲剧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你我身边时,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言而喻。
泉州神和医院陈元堂医师再次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要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知识
全国政协常委李和平: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强防护干预措施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解析(3)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青少年心病别过度依赖药物 亟待多方共筑心理健康防线
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评估沦为形式
人大代表建议: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各国如何应对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综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需补齐师资短板
网址: 青少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14568.html
上一篇: 成都住建国土系统“反腐风暴”:6 |
下一篇: 笑气入刑第一案案情解读:买笑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