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持续上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国家层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为回应此项行动,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提升教育工作者早识别并支持面临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能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手册》应时而生。
这本手册究竟有哪些实用指南?怎样为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赋能?老师、家长、教育工作者怎样使用?
手册项目编写组成员耿曰美从定位目标、编制理念、框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为大家提前揭秘手册中的精彩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01
手册简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手册》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主编。
手册主要面向教师,同时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工作人员,例如儿童之家的工作人员,以及家长和其他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读者。
手册共有六个章节:正确看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支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中小学生常见的压力事件和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的精神障碍、心理支持策略和通用方法、心理危机干预。
02
手册定位与目标
从项目开始,手册的目标就很明确,希望能够协助老师、儿童工作者或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到早识别、早干预,从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精神障碍、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促进社会适应。
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来讨论手册的定位,并组织专家研讨会,综合专家们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手册定位为:成为教师们或其他儿童工作者们使用的兼具辅助性与可操作性的工具书。
手册编写完成后,我们组织了教师群体的试读试用。有很多老师反馈提到,“手册像是案前书,遇到问题我们可以来按照其进行干预。”
03
手册编制理念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从多层面多维度来考虑。
我们一方面考虑到学生个体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群体生理与心理的发育特征,另一方面也希望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对学生影响很大的资源能够统整,共同去应对和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倡导全校参与的三级预防模式。
第一级:普及性的初级预防。加强教师和学校各个层面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意识。
第二级:选择性预防。及时识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预防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第三级:针对性预防。为已经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04
手册框架及主要内容
手册的架构和主要内容呼应三级预防模式。
第一部分:现状与工作原则。主要介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重要性,同时介绍基本的工作原则、角色与职责。
第二部分: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问题。此部分包括适应性问题、网络沉迷、欺凌、拒学等常见的议题。
第三部分:常见精神障碍。此部分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症、PTSD等常见的精神障碍。
第四部分: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以及自杀行为的识别与回应。
其中,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是整个手册的主体内容,主要结构是案例——定义——形成原因——常见表现——心理支持策略——回应案例。通过具体案例为老师们提供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旦学生出现相应问题,老师们都可以从手册中查阅到详细的、可操作的策略。
05
手册的编写及试用
手册的编写共经历了准备、编写、试用、定稿四个环节。
准备:最初,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发放问卷、需求分析、内部讨论等方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编写:在编写环节,我们根据样章组织专家研讨。
试用:为了让手册更好地为教师提供帮助,在手册初稿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教师的试读和试用。
我们在北京广渠门中学组织教师进行纸质版的试用与反馈,除此之外,我们在全国各地其他省市中进行了手册内容的讲座分享活动,沟通了解教师的真实需要。
定稿:我们组织专家进行了研读与讨论,最终定稿。
该手册将在8月份与大家见面!
希望老师、家长、学校共同合作,做好守门人,也做好守护者,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张志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价值遵循、重要任务与策略选择
康丽颖:家校社如何优势互补、释放协同育人合力?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该如何应对?这篇文章中有答案
边玉芳:家长如何读懂孩子 ,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工具助力“心成长” 青岛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心理健康促进技术研究
人大代表建议: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芜湖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讲座 促进开心阳光成长
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理智追星偶像ppt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市疾控中心开展“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知识讲座活动
宠物心理健康背景调查表
中国社会建设论坛推出专为中国学生研发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网址: 快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手册(教师版)来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19368.html
上一篇: 基于自然心理疗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
下一篇: 【解读】《职场心理健康》指南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