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山雀双亲育雏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山雀双亲育雏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山雀双亲育雏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鸟类繁殖期的繁殖行为和活动对整个种群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喂食率为代表的成本较高的亲代抚育投入直接影响着个体的适合度利益。因此,配偶之间就可能会发生两性利益冲突,因为谁都希望对方投入更多。两性冲突所导致的育雏策略变化以及物种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适应性策略成为近年来鸟类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大山雀(Parus major)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4月到6月,采用对育雏期巢箱进行录像监测的方法,对大山雀的双亲喂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以探究身体质量、筑巢期投入、产卵期投入、孵卵期投入、繁殖次数、气候因子等情况对大山雀双亲育雏投入的影响,结果如下:大山雀一年繁殖2次,一次繁殖产首枚卵时间集中在4月11日~4月28日,二次繁殖产首枚卵日期集中在5月28日~6月22日。实验收集大山雀一次繁殖样本60巢,其中繁殖成功31巢;窝卵数8~13枚,平均10.848±0.156枚(n=60);孵卵期13~16天,平均14.36±0.19天(n=37);出雏数6~12只,平均9.48±0.32只(n=35),出雏率58%~100%(n=35);育雏期16~22天,平均18.29±0.28天(n=31)。巢材重量18.87~61.83 g,平均34.64±11.51 g(n=31)。一次繁殖育雏期,雌雄亲鸟的喂食频率无显著相关性,且雄性喂食频率显著高于雌性(P=0.004);雌性亲鸟的喂食率随着自身喙宽或配偶喙宽的增加而增加,而雄性亲鸟喂食率跟自身的体征和配偶的体征均无关;大山雀一次繁殖中,产首枚卵日期越晚、出雏率越高的巢,雌性亲鸟的喂食率越高;而雄性亲鸟的喂食率则不受影响;雌性亲鸟会根据前期雏鸟体重而调整喂食率,前期雏鸟体重越大,后期雌鸟的喂食率越高,而且会根据配偶喂食投入强度而调整自身的投入,配偶前期投入得越多,自己后期投入得越少,符合繁殖补偿假说;雄性则不会调整;气候因子对大山雀一次繁殖育雏期双亲喂食频率均无显著性影响。收集到大山雀二次繁殖样本共21巢,其中繁殖成功11巢。窝卵数6~10枚,平均7.81±0.31枚(n=17),孵卵期12~15天,平均13.75±0.36天(n=16),出雏数为4~9只,平均6.77±0.43只(n=17),出雏率为75%~100%(n=17);育雏期17~21天,平均18.57±0.29天(n=14);巢材重量15.10g~54.40 g,平均31.21±12.46 g(n=14)。大山雀二次繁殖与一次繁殖窝卵数呈极显著差异(t=8.933,df=75,P=0.000),一次繁殖的窝卵数极显著高于二期繁殖的窝卵数。大山雀的二次繁殖育雏期,双亲喂食率差异不显著,双亲喂食频率呈显著性负相关。雌雄亲鸟的喂食频率与自身体征和配偶体征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双亲的喂食率不受自身以及配偶体征的影响。二次繁殖中,双亲表现与一次繁殖正好相反,雄性亲鸟会随着出雏率的升高而增加食物供应,雌性亲鸟则缺乏调整。二次繁殖中雄性亲鸟育雏期后期的喂食率与前期雏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而雌性亲鸟育雏期后期的喂食率与前期双亲投入、前期雏鸟体重无显著相关性。再次表明,二次繁殖双亲表现与一次繁殖相反,雄性会作出调整,而雌性不会。大山雀雌鸟喂食率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而雄性亲鸟则会根据环境温度对雏鸟的喂食做出动态调整,温度越高,其喂食率越高。野外共确认了5巢一次和二次均繁殖成功的双亲。大山雀双亲二次繁殖的喂食率不会受到一次繁殖筑巢期、产卵期、孵卵期投入的影响。综上所述,辽宁地区大山雀种群年繁殖两次,二次繁殖投入比一次繁殖投入总体趋势是趋于降低的。两性亲鸟总育雏投入雄性高于雌性。一次繁殖双亲育雏投入符合繁殖补偿假说,且双亲投入策略不同:雌性会随着巢内不同时期的需求做出喂食频率的动态调整,而雄性则是以较高的喂食频率提供巢内雏鸟的需求。二期繁殖育雏期双亲育雏策略恰好相反,雄性会随着巢内不同时期的需求以及气候因子做出喂食频率的动态调整,而雌性则是以较低的喂食频率提供巢内雏鸟的需求。

相关知识

红隼繁殖期的双亲投入与繁殖成功的关系
大山雀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生态学研究反而影响鸟类的繁殖成功率?
鸟类大全:大山雀
气候变化引发惨案:大山雀对其他鸟痛下杀手
新疆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大山雀
山雀科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环境和营养因素研究
大山雀改变鸣叫方式以适应城市环境

网址: 大山雀双亲育雏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1980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鸟类鸣叫的秘密
下一篇: 珍稀鸟类朱鸣声特征与行为关系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