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京奥运会竞技攀岩项目采用全新的全能赛的模式进行,全能赛的比赛规则与以往攀岩比赛的规则有着很大不同。《山野》杂志特邀两位资深裁判徐卫红、程莹分别从裁判视角、观众视角对东京奥运会竞技攀岩项目全能赛的比赛规则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0 1
PART
裁判视角
文 / 徐卫红
图 / 卢明文
通常来讲,攀岩项目包括三个单项:难度、攀石和速度。东京奥运会攀岩比赛则是以这三个单项组成的全能赛的模式进行,全能赛的比赛规则在三个单项比赛规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增补。
岩壁结构与保护方式
【难度赛(Lead)】
岩壁高度不低于12米,线路长度不小于15米,运动员需要穿着安全带,绳子一端连接在运动员身上,另一端连接到保护员身上的手动保护器中,由保护员控制送绳或收紧;运动员在攀登过程中,必须把绳子依次扣入线路沿途设置的保护点中。
【攀石赛(Boulder)】
岩壁高度约4.5米,运动员无需穿安全带,由约40公分厚的垫子提供缓冲,保护运动员落地时的安全。没有了安全带和绳子的束缚,运动员可以在岩壁上做出更加大胆和夸张动作。
【速度赛(Speed)】
岩壁高度为15米,分为左边赛道(A道)和右边赛道(B道),两条赛道上设置了两条完全相同的标准速度线路。运动员需穿着安全带,连接到自动保护系统的扁带上,由自动保护系统提供匀速缓降保护。
成绩判定与排名
【难度赛】
比赛前,由定线员设计好线路,规定好每一个手点(需要用手抓握的支点或造型)的编号:沿线路前进的方向,从低到高(或从近到远),编号从小到大。在最后一个保护点位置的岩壁上贴有一个“TOP”标识。
运动员在6分钟的关门时间内爬得越高(或越远),成绩越好;如果运动员在关门时间内把绳子扣进线路上的最后一个保护点,则成绩为最好,记为Top,排名在最前面。
运动员脱落时(或时间到被关门时、或犯规时),控制住的最后一个手点的编号数字越大,成绩越好。如果运动员在控制住第28号支点后脱落,则成绩计为28;如果运动员在控制住的最后一个支点(比如第28号支点)上有身体重心的进一步移动和向下一个支点出手,则会获得一个后缀加号(即28+),有后缀加号的成绩比没有加号的成绩更好。
在全能赛的难度赛阶段中,如果运动员攀爬的高度相同,则比较他们的攀爬时间,用时越短,成绩越好。
【攀石赛】
运动员需要攀爬一组短线路,每条线路规定了起步点、得分点(线路中一个特定的支点,用于区分成绩)和结束点。
起步点和结束点有相同颜色的胶带标示,得分点用另一种颜色标示,同时在这些支点附近还分别贴有“START”(起步点)、“ZONE”(得分点)和“TOP”(结束点)的圆形标识。运动员必须使用规定的起步支点完成起步动作后才能使用其他的支点。
在规定的攀爬时间内,运动员可以进行多次尝试,直到完成线路。
运动员控制住了得分点后会获得得分点成绩,结束时须双手放置在结束点上,以路线裁判喊“OK”,同时举起一只手,表示完成了线路。
一轮比赛结束后,首先看运动员完成线路的数量,完成得越多,成绩越好;其次看运动员获得的得分点数量,获得越多,成绩越好;第三,再比较运动员完成这些线路所用的尝试次数,次数越少,成绩越好;如果前三项都相同,再比较运动员获得得分点所用的尝试次数,所用次数越少,成绩越好。
【速度赛】
运动员的成绩由电子计时系统进行精确测量,数字确定到1/1000秒。在线路的起步位置有一块计时踏垫,在线路的顶端有一块计时开关。
速度赛中运动员都是成对出场。从过渡区进入比赛区域后,应在10秒钟内调整好起步踏垫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再由保护员连接好安全带,面对观众,待发令员发出“Atyourmarks”的指令后,转身做好起步动作(双手和一只脚放在支点上,另一只脚放在计时踏垫上),发令员发出“Ready”的指令,紧接着启动计时器,计时器每间隔一秒发出一声蜂鸣声,第三声的音调不同于前两声,第三声即为出发信号,同时电子计时器开始启动计时。运动员到达线路顶端后拍停计时开关,计时器记录下运动员的攀登时间。
抢跑:在发令员发出“Ready”口令之后:
若一位运动员快于0.100秒作出反应,则计时器会发出抢跑警告,记录该运动员抢跑。 若两位运动员的反应时间都小于0.100秒,则:a)反应时间较低(即先抢跑)的运动员被记录为一次抢跑;
b)如果两位运动员反应时间相同,则重赛,不记录抢跑。
在预赛轮出现抢跑的运动员,不得再进入下一轮比赛;在决赛轮对决中,如果一位运动员抢跑,则另一位胜出。
在速度赛预赛中,运动员需要攀爬A、B两条赛道,取最好成绩进行排名,用时越少,排名越靠前。
全能赛比赛形式与排名
全能赛分为全能预赛和全能决赛两个轮次。
【比赛顺序】
预赛轮和决赛轮三个项目的比赛顺序都是:先比速度,再比攀石,最后比难度。
【时间间隔】
在预赛轮,速度赛决赛后,时间间隔不少于30分钟,再开始攀石赛;攀石赛结束后,时间间隔不少于120分钟,再开始难度赛。
在决赛轮,每个项目比赛结束后,时间间隔不少于15分钟,再开始下一个项目的比赛。
【出场顺序】
速度赛A道、攀石赛和难度赛都按照运动员种子排名的倒序出场,即排名最好的种子选手最后出场;
速度赛B道按照与A道相同的顺序,错开50%进行编排。
预赛轮比赛形式
预赛轮速度赛阶段,运动员需要攀爬A、B两条赛道,取最好成绩;
预赛轮和决赛轮的攀石赛和难度赛都是隔离进行的,预赛轮攀石赛没有赛前观察线路时间,决赛轮有集体观察线路时间,每条线路2分钟;
预赛轮和决赛轮的难度赛阶段,比赛前都有6分钟的集体观察线路,每名运动员出场比赛时,起步前还有单独的40秒的线路观察时间。
全能预赛攀石赛阶段,每名运动员都需要攀爬4条线路,每条线路有5分钟的攀爬轮流时间,即每名运动员在每条线路攀爬时间结束后,都有相同的5分钟休息时间,再接着爬下一条线路;
全能预赛难度赛阶段,运动员需要攀爬1条线路,关门时间6分钟。
△颁奖仪式
【全能预赛排名】
预赛轮三个项目结束后,用三个项目的排名得分相乘之积得全能排名总分,按照升序排序,取前8名运动员进入决赛轮。
【决赛轮比赛形式】
速度赛阶段,采用对决的方式进行,按照8位运动员在全能预赛速度赛阶段的相对排名,按照下图所示的顺序出场,例如,第1对为预赛轮速度排名第1的运动员对阵第8名运动员;每位运动员都需经过三轮对决,最后产生第1—8名排名。
攀石赛阶段,按照预赛轮攀石赛阶段排名倒序出场,即排名最好的运动员最后出场;运动员需要攀爬3条线路,每条线路有4分钟的攀爬时间,待8名运动员都依次爬完1号线后,再整体转移到下一条线,以此类推。
难度赛阶段,按照预赛轮难度赛阶段排名的倒序出场,即排名最好的运动员最后出场;运动员需要攀爬1条线路,关门时间6分钟。
【全能决赛排名】
决赛轮三个项目结束后,用三个项目的排名得分相乘之积得全能决赛排名总分,按照升序排序。
如果有运动员的全能排名总分相同,则这些并列运动员的相对排名区分方式如下:
比较他们之间在该轮次的胜出次数; 如果决赛轮在比较了胜出次数之后仍然并列,则比较他们在预赛轮之后的全能排名;如果依然并列,最后比较他们的种子排名。0 2
PART
观众视角
文 / 程莹
图 / 卢明文
01
项目设置
东京奥运会是攀岩项目进入奥运大家庭的首秀,在项目设置上也是历经了坎坷和争议。攀岩项目包括难度、攀石和速度三个单项,因各组别只设一块金牌,因此国际攀联只能采取折衷的方式,三个“孩子”公平对待,最终确定了三项全能的比赛模式。即每个运动员都要进行三个单项的比赛,按照综合成绩进行排名。
△难度赛
目前已确定的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攀岩项目设置由三项全能变为速度赛和两项(难度、攀石)全能,金牌数量也由2块增加到4块。
02
选拔路径
获得东京奥运会攀岩项目参赛资格的男子、女子各20个运动员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选拔出来的(在满足每个国家或地区每个组别最多两个名额的前提下):
路径1:2019年国际攀联世界锦标赛(日本东京八王子)
时间:2019年8月20日至21日
名额:每个组别的前7名运动员
路径2:2019年攀岩世界杯奥运全能资格赛(法国图卢兹)
时间:2019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名额:每个组别的前6名运动员
路径3:2020年国际攀联各洲际锦标赛
时间:
美洲锦标赛(美国洛杉矶)
2020年2月27日至3月1日
欧洲锦标赛(俄罗斯莫斯科)
2020年11月27日至28日
大洋洲锦标赛(澳大利亚悉尼)
2020年12月18日至20日
非洲锦标赛(南非约翰内斯堡)
2020年12月17日至20日
亚洲锦标赛(已取消)
名额:各洲际锦标赛男子、女子组冠军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举办的亚洲锦标赛被取消,按照国际攀联补充规定,名额根据2019年世锦赛排名顺延,韩国的千宗元、徐采铉分别获得男子、女子参赛资格。
路径4:主办国名额
名额:男女子各1名运动员
路径5:第三方委员会名额
名额:男女子各1名运动员
2021年3月8日,2020东京奥运会攀岩项目的40位选手阵容最终确定并公布。宋懿龄和潘愚非代表中国出战。
03
竞赛日程
2020东京奥运会攀岩项目将于2021年8月3日至6日在东京奥米(Aomi)城市运动公园举行。目前国际攀联官方网站已经公布了比赛的日程(东京时间):
2021年8月3日
17:00—17:35男子全能预赛(速度)
18:00—20:15男子全能预赛(攀石)
21:10—22:40男子全能预赛(难度)
2021年8月4日
17:00—17:35女子全能预赛(速度)
18:00—20:15女子全能预赛(攀石)
21:10—22:40女子全能预赛(难度)
2021年8月5日
17:30—17:54男子全能决赛(速度)
18:30—20:00男子全能决赛(攀石)
21:10—22:00男子全能决赛(难度)
22:10—22:20男子全能颁奖仪式
2021年8月6日
17:30—17:54女子全能决赛(速度)
18:30—20:00女子全能决赛(攀石)
21:10—22:00女子全能决赛(难度)
22:10—22:20女子全能颁奖仪式
了解攀岩比赛规则的人可能会知道,在国际攀联比赛规则中,对于预赛轮和决赛轮中每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有明确的规定,即:
预赛轮中,速度赛阶段结束和攀石赛阶段开始之间应有至少30分钟的间隔时间,攀石赛阶段结束和难度赛阶段开始之间应有至少120分钟的间隔时间。
决赛轮中,速度赛阶段结束和攀石赛阶段开始之间应有至少15分钟的间隔时间,攀石赛阶段结束和难度赛阶段开始之间应有至少15分钟的间隔时间。
但就在东京奥运会攀岩项目开赛前两周,国际攀联又发布了最新文件,对赛程安排的规则做了补充规定:全能预赛攀石赛阶段开始的时间不得早于速度赛阶段开始后60分钟,难度赛阶段开始的时间不得早于攀石赛阶段开始后180分钟。目的也是为了在满足运动员休息时间的基础上,使预赛轮整个比赛时间不至于过长。
这个比赛日程,看起来简简单单,其实可以窥探出不少有用的信息,但前提是要了解规则中的出场顺序编排方式,且往下看。
04
出场顺序
预赛轮:速度赛阶段A道的出场顺序,攀石赛阶段的出场顺序,以及难度赛阶段的出场顺序,都是相同的,即为国际攀联公布的种子排名的倒序。
从日程安排上不难看出:速度赛阶段后、攀石赛阶段前,每位运动员将有45分钟到120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且种子排名越靠前的运动员,休息时间越长;攀石赛阶段后、难度赛阶段前,每位运动员将有120分钟到150分钟的休息时间,差别不是很明显。
决赛轮:速度赛阶段,按照规则中指定的对决形式来进行(后面会有详细说明),攀石赛阶段和难度赛阶段分别按照预赛轮中各阶段排名的倒序出场。
根据决赛轮的日程安排以及各阶段的比赛形式来看,速度赛阶段和攀石赛阶段中间的休息时间,8位决赛运动员的差别并不大;然而攀石赛阶段和难度赛阶段的休息时间,根据预赛的比赛结果,则可能出现比较戏剧化的情况。
举个极端的例子,同样是只有单项优势,预赛中攀石排名靠后、同时难度排名靠前的运动员可能有2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而预赛中攀石排名靠前、同时难度排名靠后的运动员可能只有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当然了,预赛中还是要竭尽全力争取排名,“两手都要硬”才是王道。
另外,刚才提到的决赛轮中速度赛阶段的对决形式,较速度赛单项规则来说,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下面两图分别是单项和全能的对决图示:
两种对阵形式有什么区别呢?
速度单项决赛轮是采用淘汰制的形式,输掉对决的选手直接出局,不进入下一轮,根据其在输掉的轮次中的攀爬时间进行排名。全能模式中,即使输掉某一对决,仍要进行下一轮次的对决,直至区分出1—8名。
为什么全能模式采用不同于单项比赛的决赛形式呢?原因很简单:公平。速度单项,根据对决的结果,每位运动员需要攀爬的次数是1或者3(进入1/2决赛的4位运动员需要攀爬3次,被淘汰的4位运动员只攀爬1次);而全能模式,每位运动员都需要进行3次攀爬,然后再进行攀石阶段的比赛,这对运动员的体力消耗来说是公平的。
05
各阶段排名计算方法
全能模式中,攀石赛阶段和难度赛阶段的排名方法,较单项的排名方法来说,有比较大的区别。
△攀石赛
攀石赛阶段,无论预赛轮或决赛轮,在采用单项排名方法之后如果出现并列,都需进一步进行区分:
比较每位运动员的最好成绩,先比较其第一次尝试时完攀的线路的数量;再比较其第二次尝试时完攀的线路的数量,以此类推。如果仍存在并列,先比较其第一次尝试时获得的得分点的数量,再比较其第二次尝试时获得的得分点的数量,以此类推。
难度赛阶段,无论预赛轮或决赛轮,在采用单项排名方法之后如果出现并列,则需根据运动员的攀爬时间来进行排名。
△难度赛
全能模式各阶段采用上面的排名计算方法后,运动员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高效攀爬:攀石赛需要在保证完成尽可能多的线路的同时,使用的次数要少;难度赛需要在保证爬得尽量高的同时,使用的时间要少。
又要快、又要高、又要强,这也充分贴合了奥运会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06
全能排名计算方法
参加了全部三个阶段比赛的运动员,都有一个全能排名,全能排名总分为运动员各阶段排名得分相乘之积。
因为决赛只有8位运动员,出现全能排名总分相同的概率还是不小的,这时该如何进行区分呢?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需要比较这些运动员之间胜出对方的阶段数量。
举个例子:
运动员A在速度赛和攀石赛两个阶段胜出运动员B,而运动员B只在难度赛一个阶段胜出运动员A,则运动员A排名优于运动员B。
再举个两个例子:
上面这两个例子,每位运动员的胜出次数都是一样的,通过这个方法比较之后仍然并列,那就要往前一轮次追溯了,决赛轮追溯预赛轮,有必要的话还要追溯到种子排名。
比赛就是这么激烈加残酷,每一轮的结果都很重要,隔着屏幕都感觉到紧张!
8月3日至6日,我们一起为攀岩加油,为中国国家攀岩队加油!
《山野》杂志
2021年征订信息
《山野》30岁啦!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山野》杂志社-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投稿邮箱:
shiweijing1030@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东京奥运会】中国国家攀岩队今日出征! 【特稿】红点5.14a!“中国攀岩”期待更多“李美妮” 【东京奥运会】中国国家攀岩队加油!在看点这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东京奥运会】资深裁判多角度权威解读竞技攀岩项目比赛规则
竞技攀岩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权威解读】2024年巴黎奥运会竞技攀岩两项全能规则详解及思考
东京奥运会:什么是运动攀岩?为何其中一个项目存在争议?
【特稿】吴江攀岩世界杯,归来仍是“少年”
2028洛杉矶奥运会起,滑板成为奥运会永久比赛项目!
平衡木的比赛规则
2024年巴黎奥运会运动攀岩:赛制变革与新星崛起
【国际攀岩半月谈】2022年欧洲攀岩锦标赛举行
2020年东京奥运会项目介绍:滑板
网址: 【东京奥运会】资深裁判多角度权威解读竞技攀岩项目比赛规则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30818.html
上一篇: 新使命:2022中国攀岩联赛圆满 |
下一篇: 中国·格凸2018“一带一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