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囊括了“溯图腾传说”、“循蜿蜒匠艺”、“灵蛇回音”、“灵蛇新说——致敬中国传统手工艺”、“灵蛇意象”五大篇章,叙述了一段关于灵蛇与艺术的历史,更回应着宝格丽勇敢创新的品牌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工艺。位于亮马河畔的启皓艺术馆由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所设计,而宝格丽也在2024年再度携手安藤忠雄,臻呈Serpenti Tubogas系列的首次跨界艺术合作,该系列在四季流转的自然美景中捕捉创作灵感,未经刻意雕饰的简约线条呈现浑然天成之美,呼应着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7月19日,一场以“灵蛇意象的当代演绎”为主题的对谈在启皓艺术馆举办,对谈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嘉宾与艺术家共同探讨蛇形象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和意义。宝格丽首席执行官让·克里斯托夫·巴宾(Jean-Christophe Babin)分享“Serpenti Factory”艺术计划的亮点与总结,展示如何将这一古老符号融入现代科技与艺术创作中,并谈道:“我们希望通过中外艺术家的共同演绎,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编织艺术纽带,擘画Serpenti系列不朽传奇的新图景。”策展人曹丹和艺术家凯瑟琳·梅西 (Cate M Mercier)、格约拉(Quayola)、丹尼尔·罗津 (Daniel Rozin)、杨圆圆 (Yang Yuanyuan)则深入探讨蛇形象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象征意义及其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嘉宾在“灵蛇意象的当代演绎”对谈现场,从左至右:艺术家杨圆圆 、丹尼尔·罗津 (Daniel Rozin)、格约拉(Quayola)、宝格丽首席执行官让·克里斯托夫·巴宾(Jean-Christophe Babin)、艺术家凯瑟琳·梅西 (Cate M Mercier)、策展人曹丹、《艺术界》《艺术世界》主编赖非
“……正如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那样,
‘蛇’和‘龙’是赋予古代‘智者’、‘启蒙者’的名字。
他们的智慧和学识被其追随者整合、同化,
这就是寓言的由来。”
——海伦娜·布拉瓦茨基,《秘密学说》
一场自远古到当代的跨世代灵蛇图卷在展览中缓缓展开,“蛇”自古以来便被赋予了神圣和灵性的特征,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还是西方文学中,均有关于“蛇”代表着神灵的记载,以及蛇本身所具有的灵性的记录。它是智慧、重生和活力的象征,与神秘与永恒、疗愈和重生拥有着紧密的联系,它自古以来被赋予神秘气质,与人类历史交织。
“溯图腾传说”单元
“溯图腾传说”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铜器、雕像、浮雕、手稿和壁画等文物的珍贵文献资料,记录着“蛇”的形象自古以来就赋予了全球无数神话、传说和符号表征以生命力。在古代中国,“蛇”被赋予丰产和长寿的意义,在中国古典玉珏造型、玉环、玉佩等作品中便能看到灵蛇形象的体现。古代中国的创世神伏羲和女娲也有着人首蛇身的形象,他们的身上有形似蛇状的标志物,反映了原始先民崇奉的图腾形象,它们的形象常常出现古代中国的绢画中,也出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中。
吴俊勇,《光之种子》,2022
跨媒体艺术家吴俊勇便以阿斯克勒庇俄斯的蛇杖和伏羲、女娲为灵感创作了《光之种子》,作品包含纸上绘画和动画影像,并以古希腊神话和华夏上古传说为灵感,创作出灵蛇共舞的灵动画面。艺术家邬建安则以《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为原型,通过金属板构造复杂的镜面结构,描绘出一个树木形态的奇幻世界。在艺术家的眼中,灵蛇不仅仅是一个意象,一个形象,或一个图腾,它更是一种精神,当被问及“灵蛇”意味着什么时,吴俊勇谈到:“水,阴,柔。老子思想里的集大成,李小龙对武功的完美理解境界。永恒,生命力,自我游戏者,不为外界所动。”
邬建安,《烛龙》,2022
此外,衔尾蛇(ouroboros)作为蛇最著名的符号之一,常在地中海地区的图腾中体现,它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循环和蜕变新生、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拥有着“无限”概念。尽管灵蛇形象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均有出现,但其总被赋予相近的含义,灵蛇的灵性与蜕变能量拥有着一种普世性。
当这种普世性被应用于珠宝设计时,作品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激起强烈文化共鸣。在1940年代末期,宝格丽Serpenti系列以缠绕式珠宝腕表的形象首次亮相,正式宣告了宝格丽灵蛇图腾的诞生,也强调着灵蛇无尽蜕变的本质与宝格丽珠宝所强调的永恒不朽精神的巧遇。早期的Tubogas工艺与金饰技艺的搭配尽显柔韧灵活的工业风格设计,并用链节连接的蛇身来展现柔美之态。
Serpenti古董典藏系列
到了20世纪50年代,Serpenti系列作品开始镶嵌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等宝石,使灵蛇腕表呈现更加形象化的风格。这一风格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高峰期,彩色珐琅、珊瑚、翡翠、绿松石等宝石的加入使Serpenti系列作品更加精致动人。“循蜿蜒匠艺”章节便浓缩了Serpenti系列发展至今的历程,展览的古董典藏作品空间展出了多件在中国首次亮相的珠宝藏品,囊括了独特经典的Tubogas设计到Serpenti系列的首款双头手镯、包袋和早期Pallini等标志性作品。而宝格丽Serpenti高级珠宝系列则展示了宝格丽作为“彩宝之王”所谱写的华美乐章,集天然宝石和意式审美于一身,结合打磨、切割与镶嵌等大师工艺,将灵蛇写意变成现实。在高级珠宝空间中,Dragoni系列更是将中国古典神话中的龙元素融入Serpenti系列,诠释着中西交融的结晶。
Serpenti高级珠宝系列项链:典藏绿松石、花间灵蛇、海蓝绮梦
艺术家周力的作品也在此篇章中呈现,她的雕塑《蜕变——生生如环》隐喻着自然世界中生生不息的蜕变和重生。从当代美学的角度出发,周力对蛇形的演绎呈现了一种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视觉图腾,也将灵蛇的智慧之美融入到跨越古今的当代审美中。当艺术作品与宝格丽的珠宝作品并置,艺术家创作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边界的过程,与宝格丽对珠宝艺术和工艺的极致追求一脉相承。
周力,《蜕变——生生如环》,2022
正值宝格丽诞生140周年,在140周年专题影像亦在展览中呈现,特别展示了Serpenti华彩永续项链,品牌的辉煌历史在此受到礼赞。这件杰作回应着宝格丽品牌140年的光辉历程,令人赞叹的珠宝佳作彰显了宝格丽的深厚造诣,标志着在工艺与设计中的全新突破。
走过Serpenti的过去,灵蛇在被视为一个来自远古意象的同时,也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蜕变与革新,激发着艺术家的创作,为艺术界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灵蛇回响”单元诠释着灵蛇的当代演绎方式的多样性,例如艺术家刘佳玉和格约拉(Quayola)分别用新媒体光影装置和机械臂雕刻技术来展现受古希腊神话中的灵蛇形象。在呈现灵蛇的几何形态的同时,也重新演绎着来自远古的古典之美,这是远古的灵蛇回音与当代技术相结合的硕果。
格约拉 ,《雕塑工厂:蛇形》,2023
刘佳玉,《灵光鎏影》,2022
如果说科技可以被视为诠释灵蛇意象最直接的当代表达方式,那么以传统工艺为形式的艺术创作则以一种含蓄表达方式回应着灵蛇之新。在“灵蛇新说——致敬中国传统手工艺”单元中,非遗传承人、竹编艺术家钱利淮与四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陈朋朋、蒋睿莹、齐乐、郑嘉燕通过中国手工艺来诠释灵蛇的形象。
“灵蛇新说”单元
钱利淮利用竹编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选取灵蛇、太湖石与钻石等意象,以黄苦竹编织出雕塑作品《洞天灵蛇》,这些源自东方文人传统的物件与意象经过漫长的历史,也被慢慢赋予更深层的精神性象征意义。
钱利淮,《洞天灵蛇》,2022
杨圆圆的影像短片《生之环》在“灵蛇意象”单元中呈现,作品用“蛇形”图腾作为万物互联的符号,串联起亦真亦幻的世间万物——真实与虚拟的丛林、人类的指纹与树木的年轮、海浪与人潮。影片也回应着衔尾蛇所隐含的万物循环规律,以及宇宙能量永恒更新的理念。在科技的参与和艺术家的呈现中,来自未来世界的图景被展现在观众面前,为走进未来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场景。
杨圆圆,《生之环》,2022
在艺术家组合乌托邦阿拉伯(Utopic Arabia)的数字艺术作品《蛇形奥德赛》中,灵蛇与科技的融合带领观众进入一场奇妙旅程,在这里,古罗马的绘画和中东的迷人景致同时呈现,似乎穿越了时空,旨在追溯蛇形图腾的神话起源。在这些具有想象力的视觉叙事中,画面呈现的乌托邦场景揭示着人类社会相互交织的历史,强调人与人之间永恒的共同点,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期望。
乌托邦阿拉伯,《蛇形奥德赛》,2024
善良、凯瑟琳·梅西(Cate M Mercier)、丹尼尔·罗津(Daniel Rozin)、崔在银(Jae-Eun Choi)和洪承蕙(Hong Seung-Hye)等艺术家则以雕塑和装置艺术的形式,从宝格丽Serpenti系列中获取灵感,将其灵性美学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善良的《Baby Ball Python》跨越次元,为古老的蛇赋予了Z世代的想象力。
善良,《Baby Ball Python》,2022
丹尼尔·罗津,《灵蛇鳞镜》,2023
洪承蕙作品在“Serpenti灵蛇传世蜕变珍藏艺术展”展览现场
崔在银,《晨露相遇》,2023
“灵蛇”是一个古老的意象,而当当代科技和艺术与之结合,它仍然拥有着不朽的精神性象征,就如艺术家周力所说:“任何跨越时间的智慧与意象,都不会过时。灵蛇的意象也不存在古老与现代的区别,它可以涵盖时光流逝与社会变迁。”
撰文 / 陈希
凯瑟琳·梅西,《巨蟒之首》,2023
凯瑟琳·梅西,《神秘灵蛇》,2023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宝格丽提供
Serpenti灵蛇传世蜕变珍藏艺术展
2024年7月19日至8月18日
启皓艺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猫窝设计之美: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葛承雍:科技与艺术相嵌的文物之彩
“数智”时代创造艺术的无限可能!数字艺术的多元融合发展
“Z世代”科学“翻译官”: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
原创 情感绽放,艺术飞扬:芭蕾舞之情感丰富性探微
艺术的精神价值之维
美术集训成果展示:艺术生的蜕变之路
探索未来艺术:请神之瓦猫AI艺术
当艺术与科技融合:探究东方禅意交互与数字艺术的神奇之处
探索中国书法之美:一笔一画皆艺术
网址: 传世与蜕变:当灵蛇之智融入艺术之美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46824.html
上一篇: 艺术创作 |
下一篇: 【青年论坛】艺术与奢侈品的界限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