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命,也是命。如何对待它们, 既关乎文明,又关乎商业。今天,小巴就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宠物医疗的发展史。
拉开中国宠物医疗序幕的,是1980年代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设的一个小动物门诊部。90年代,农大兽医专业的老师们在北京开设了宠物医院,紧接着,上海、深圳等地也零散出现了宠物医院。
1994年前后,因为犬类咬人、狂犬病等现象的出现,北京、深圳等地都出台了限制养犬的规定。当时北京养条狗的成本提高,一年得交5000元的管理费。宠物医院备受打击,门可罗雀。
随着规定的逐步调整以及经济的发展,城市养宠慢慢地成为趋势。2008年之后,一批跟执业兽医、动物诊疗机构、兽用药物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始施行,行业逐步规范。
宠物医疗的发展跟宠物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2010年后,宠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三年复合增速预计14.2%。 养宠人群多是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宠物多以猫、狗为主。
除了宠物零食以及美容,近年, 中国的宠物产业链不断拉长,还有了宠物殡葬。工商信息显示,目前国内有近9000家公司经营宠物殡葬业务。去年一年,新增相关企业超2000家。
展开剩余61%
宠物殡葬是一条龙服务。小巴查询到上海一家动物殡葬公司的收费情况,就宠物火化一个项目,会按照宠物的体重收费:5斤以内,800元;90—100斤,收费2500元。有的殡葬公司还提供定制告别仪式、宠物骨灰以及基因寄存、寺庙往生排位等一系列服务,整套服务接近4500元。有从业者对媒体表示:“在部分二线城市,利润率可以达到80%。”
近几年,中国几大知名的保险公司还推出了宠物医疗保险。保费从一两百到几千元不等。
宠物看病贵,是宠物医疗保险出现的主要原因。看看这些新闻标题,“给狗看病花了2万多元”“看病比人贵”。小动物住院,做完B超、CT、血常规、全身体检等项目,就是一笔巨款。
看病贵,自然也有多项原因。
小宠物们不会说话,所以兽医会借助仪器设备进行诊断。这些设备,很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像生化检测仪、X光机、彩超等等,单件设备的价格通常是几十万元,高的,能达到上百万元。考虑到设备使用寿命,折旧摊销的成本就要落在到每个病例头上。
但说到底, 中国的宠物医疗走的是市场化的道路。宠物医疗机构几乎都是民营,而医疗药品以及医疗器材都是院方自主采购。医院既享受不到补贴,也无繁琐、严格的管控,医疗费用就是由市场自发调节,供需关系决定了收费的标准。因此,当出现宠物医疗事故时,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
伴随着主人们对宠物“氪金”般的宠爱,中国的宠物医疗行业也水涨船高。经过漫长的启蒙期以及孕育期后,2016年,宠物医疗行业迎来了大变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留言或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zgzysyw@126.com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留言或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zgzys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