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鹿
别名小鼷鹿,属于鼷鹿科,学名为 Tragulus javanicus。
偶蹄类中最小的动物,大小似兔,体长47厘米左右,体重仅二千克左右。两性均无角,雄性有发达的撩牙。四肢细长,主蹄尖窄。喉部有白色纵行条纹,腹部为白色。背、腿侧及体侧等阳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黄褐。
生活在热带次生林、灌丛、草坡,常在河谷灌丛和深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进入农田。性情孤独,在草、灌丛中十分灵敏,善于隐蔽,一般不远离栖息地。主要在晨昏活动,以植物嫩叶、茎和
浆果为食。全年繁殖,孕期5~6个月,每胎1仔,偶尔也产2仔,幼仔出生半小时后就能活动。
鼷鹿是保留着许多原始特征的鹿类动物,在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很有价值。
产于云南南部勐腊县。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鼷鹿
林麝
别名香獐、林獐、麝鹿、麝,属于鹿科,学名为 Moschus berezovskii。
林麝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7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体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无角;
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
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
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候和
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发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间,雌雄
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孕期6个月,每胎1~3仔。国内已有养殖,雄麝所产麝香
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产于西北、华北以及西南部分省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林麝
马麝
别名香獐、马獐、麝,属于鹿科,学名为 Moschus sifanicus。
马麝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麝。体长80~9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10~15千克。鼻端无毛,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颈吻不显,臀与背颜色一致。
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国内有养殖,寿命12~15年。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产于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马麝
河麂
别名獐、牙獐,属于鹿科,学名为 Hydropotes inermis。
河麂外形似麝而稍大,体长90~10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约15千克。雌雄均无角,雄性撩牙
发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鹿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
冬季栖息于浅山丘陵地带,夏季迁至多苇草的湿地。性情温和,感觉灵敏,善于潜伏在草丛中,会游水,独居或成对活动,以各种青草、树皮、树叶为食。发情交配多集中在冬季,孕期6个月
左右,每胎1~3仔,多者6仔。河麂是鹿科动物中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的种类,很有驯养前途,国内已有少量养殖。
产于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麂
黑麂
别名红头青麂、乌金麂、蓬头麂,属于鹿科,学名为 Muntiacus crinifrons。
黑麂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体重21~26千克。雄性具角,角柄较长,头顶部和两角之间有一簇长达5~7厘米的棕色冠毛。冬毛上体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白尾十分醒目。
栖息在山地丛林中。胆小怯懦,恐惧感强,大多营独居生活。有游走觅食的习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觅食,直到吃饱为止;以乔、灌木嫩枝叶、花果或草本植物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
6个月,每胎1仔。
黑鹿是我国特产动物,有较高的研究、经济价值。
产于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麂
白唇鹿
别名岩鹿、白鼻鹿、黄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albirostris。
白唇鹿的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头骨泪窝大而深。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故名“白唇鹿”,为我国特产动物。成年雄鹿角的直线长可达1米,有4~6个分叉,雌性无角。蹄较宽大。
通体呈黄褐色,臀斑淡棕色,没有黑色背线和白斑。
栖息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寒灌丛或草原上。白天常隐于林缘或其他灌木丛中,也攀登流石滩和裸岩峭壁,善于爬山奔跑。喜欢集群生活。主要采食禾本科、蓼科、景天科植物,也吃多种树叶,有食盐的习性。发情交配多在9~11月份,雄性间有激烈的争偶格斗,孕期8个月左右,每胎
1仔,幼鹿身上有白斑。鹿茸产量较高,是名贵中药材。
产于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唇鹿
马鹿
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elaphus。
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
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
毛灰棕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
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
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贵的滋补品。马鹿在我国广为养殖。
产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马鹿
坡鹿
别名海南坡鹿、泽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eldi。
体型与梅花鹿相似而稍小,但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侧平伸出,与主干几乎成弯弓形。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仔鹿的斑点尤为明显,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
栖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平原地区。性喜群居,但长茸雄鹿多单独行动。坡鹿喜集聚于小
河谷活动,警觉性高,每吃几口便抬头张望,稍有动静便疾走狂奔,几米宽的沟壑一跃而过。
取食草和嫩树枝叶,也喜欢到火烧迹地舔食草木灰。发情交配多在4~5月份。在发情期,雄性
之间为独霸雌鹿群而发生激烈格斗。孕期7~8个月,每胎1仔。
产于海南岛。分布范围狭窄,数量很少。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坡鹿
梅花鹿
别名花鹿、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nippon。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
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
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9~11月份发情交配,雄鹿间争雌很激烈,各自占有一定的地盘范围,次年4~6月份产仔,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
产于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数量极少,现人工养殖种群己达数十万只。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
豚鹿
别名芦蒿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porcinus。
矮小粗壮的豚鹿,体长100~115匣米,肩高60~70厘米,尾长约17厘米,体重35~50千克,雄性有三叉型角;四肢相对较短。全身淡褐色,腹部灰色,夏毛背脊两侧具灰白色斑点,体侧斑点不规则。臀部钝圆且较低,看似猪臀部,故名“豚鹿”。
栖息于沿河两岸的湿地。昼伏夜出,既善穿越灌草丛,也能跳跃障碍。多单独活动,在发情交配期临时集成小群。喜欢吃烧荒后再生的嫩草,也吃芦苇叶和其他水生的植物,偶尔偷食大豆、玉米苗和瓜类等作物。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7~8个月,每胎1仔,偶产二仔,幼仔身上有白斑点。
产于云南南部。我国的野生种群已濒临灭绝,亟侍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豚鹿
水鹿
别名水鹿,属于鹿科,学名为 Cervus unicolor。
躯体粗壮,体长140~26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体重100~200千克。角的主干只一次分叉,全角共三叉。从额至尾沿背脊有一条宽窄不等的深棕色背纹,臀周毛呈锈棕色,颈具深褐色鬃毛,体侧栗棕色,尾毛黑色。
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林区、草原以及高原地区。常集小群活动,夜行性,白天隐于林间休息,
黄昏开始活动,喜欢在水边觅食,也常到水中浸泡,善游泳,所以叫“水鹿”。感觉灵敏,性
机警,善奔跑。以草、树叶、嫩枝、果实等为食。繁殖季节不固定,孕期约8个月,每胎1仔,
幼仔身上有白斑。
产于中南和西南地区。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水鹿
麋鹿
别名四不象,属于鹿科,学名为 Elaphurus davidianus。
体长约200厘米,体重100(雌)~200(雄)千克,因其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
俗称四不象。仅雄鹿有角,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
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夏毛红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
由化石资料推测,麋鹿原产于我国东部湿润的平原、盆地,北起辽宁,南到海南,西自山西、湖南,东抵东海都有分布。为草食动物,取食多种禾草、苔草及鲜嫩树叶。喜群居,发情期一雄多雌;通常7月份开始交配,怀孕期315~350天,每胎产1仔。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18世纪我国野生糜鹿种群已经灭绝,仅在北京南苑养着专供皇家狩猎的鹿群,后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盗运国外。1985年以来,我国分批从国外引回80多只,饲养于北京南苑和江苏大丰县。在散放的江苏省大丰县已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为麋鹿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而开展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麋鹿
驼鹿
别名堪达犴、犴,属于鹿科,学名为 Alces alces。
驼鹿是鹿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210~230厘米,肩高177厘米,成年雄鹿体重200~300千克。驼鹿的头又长又大,但眼睛较小,成年雄鹿的角多呈掌状分支。喉下皆生有一颔囊,雄性颔囊通常较雌性发达。鼻部隆厚,上唇肥大,肩峰高出,体形似驼,故而得名。
为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动物,主要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从不远离森林。单独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动。性喜水,尤其在炎热时,常在水中逗留,擅长游泳。以水边的青草及多汁的树叶为食,喜欢到盐碱地舔食碱土。驼鹿通常是一雄一雌制,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2仔。
产于内蒙古、黑龙江及新疆。我国是其分布南缘,数量稀少,有重要研究价值。转自头条号宠物旅拍,侵删!动物医院:www.fumaovet.com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驼鹿
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加关注哟!爱你们!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新手养仓鼠,这5点不注意,后果很严重
狗狗肥胖了,后果很严重
再三劝告:别拽狗狗的尾巴,否则后果很严重!
狗狗吃饭的时候,宠主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不然后果很严重
狗狗感到孤独的几种方式,宠主别忽视,不然后果更严重
幼犬缺乏“社会化训练”后果很严重
原创 狗狗感到孤独的几种方式,宠主别忽视,不然后果更严重
宠|一旦宠坏了,后果很严重
给宠物治病用上“人用药”后果很严重
今日宠物知识幼犬缺乏“社会化训练”后果很严重
网址: 这几种鹿遇见了马上躲开,不然后果很严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62229.html
上一篇: 鹿可否当宠物目前尚无规定 |
下一篇: 河南鲁山县:“萌宠鹿”拓宽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