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探究实践: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的学习,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生命观念:辩证地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两栖动物
(1)青蛙由蝌蚪发育而来,蝌蚪有尾,用 呼吸,生活在 中。蝌蚪发育成青蛙, 都消失,生出 ,可以在陆地生活。像青蛙这样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2)青蛙的眼睛大而圆,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一对 ,是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支撑身体;后肢 ,趾间有 ,既能跳跃也能 。
(3)青蛙的肺结构 ,不发达。青蛙的皮肤 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 ,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4)蟾蜍、 、蝾螈等是常见的两栖动物。
(5)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
2.爬行动物
(1)蜥蜴一生都生活在 上。蜥蜴的头部后面有 ,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四肢 ,跳跃能力一般较差,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 ,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蜥蜴的 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 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3)蜥蜴为 受精,将受精卵产在 上。受精卵较大,卵内 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 保护,使卵能够在 环境中发育成幼蜥。蜥蜴的 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能终生生活在陆地。
(4)鳄、龟、 、蛇等都是爬行动物。
(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 ;用 呼吸;大多数种类在 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 。
3.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养殖的牛蛙逃逸或放生到野外,是危害严重的 。
(2)毒蛇能伤人,但 也能治病。蛇还是鼠类等小型动物的天敌。
(3)人工养殖的鳖可以 ,鳖甲可以 。
(4)避役能捕食昆虫,其中包括 的昆虫。
(二)达标测试
1.青蛙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生殖离不开水环境 B.幼体用鳃呼吸
C.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D.成体只能用肺呼吸
2.下列关于青蛙身体的结构与功能,搭配有误的是( )
A.鼓膜——感知光线
B.鼻孔——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C.短小的前肢——支撑身体
D.后肢趾间有蹼——利于划水
3.如下表是青蛙和蜥蜴的比较项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比较项目 所属类群 体表特点 生殖过程 呼吸结构
青蛙 爬行动物 皮肤裸露、湿润 不受水环境限制 肺和皮肤
蜥蜴 两栖动物 覆盖角质的鳞片 受水环境限制 肺和鳞片
A.所属类群 B.体表特点 C.生殖过程 D.呼吸结构
4.2022年,我国两栖爬行又添新物种,人们在云南发现了包括河口棱皮树蛙在内的共11种两栖动物和红唇棘蜥在内的8种爬行类。关于以上两种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B.它们的呼吸方式都是用肺呼吸
C.它们的生殖和发育都摆脱了水的限制
D.它们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5.你能正确判断出下列哪项是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吗?(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②皮肤裸露 ③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④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⑤用肺呼吸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6.下列不属于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是( )
A.毒蛇能伤人,蛇毒能治病
B.鳖甲可以入药
C.变色龙能捕捉林木中的害虫
D.蟾蜍能捕食农田害虫
7.图1为几种脊椎动物的,图2是大鲵和蜥蜴肺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2)大鲵皮肤裸露,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 ,蜥蜴的皮肤表面覆盖有 ,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图2中甲和乙分别为大鲵和蜥蜴肺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与大鲵的肺相比,蜥蜴肺的 数量多,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而大鲵肺的结构简单,不能满足其对氧气的需求,还需要靠湿润的 辅助呼吸。综上所述,两者相比,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动物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探究实践: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的学习,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生命观念:辩证地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青蛙及乌龟在水中畅游的图片。 教师口述导语: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两种动物吗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 青蛙和乌龟都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为什么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呢 设疑诱思,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一)两栖动物 1.青蛙的发育过程 展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示,引导学生概述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师指出什么样的动物才属于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回到水中,用肺和皮肤呼吸的动物。 2.蛙的形态 (1)出示青蛙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9~90内容,提出问题: ①青蛙的体表是什么颜色的 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②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 ③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 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④青蛙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皮肤为什么能辅助呼吸 (2)学生观察图片中青蛙的形态特征。阅读教材,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①青草丛中的青蛙一般呈绿色。体色与环境保持一致,有利于捕食和躲避敌害。 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两栖动物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取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归纳,锻炼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②眼睛大而圆,可敏锐地观察物体;眼睛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前端一对鼻孔,是呼吸的通道。 ③前肢较短,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④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皮肤内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 (3)指导学生分析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说出青蛙可水陆两栖的特点。 ①适于水生:头部较尖,后肢趾间有蹼。 ②适于陆生:用肺呼吸,四肢能够爬行或跳跃。 3.其他常见两栖动物 出示蟾蜍、大鲵、蝾螈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0内容,然后让学生说出蟾蜍、大鲵、蝾螈的形态特点。 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1)展示蜥蜴的形态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1内容。提出问题: ①蜥蜴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②蜥蜴的身体是否分部 有何好处 ③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④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⑤蜥蜴靠什么器官呼吸 与青蛙是否一样 ⑥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学生观看图片,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内讨论思考,交流答案并展示: ①蜥蜴在陆地上生活。 ②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和尾四部分,使运动更加灵活。 ③四肢短小,适于贴地爬行。 ④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鳞片,可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⑤肺发达,只靠肺进行呼吸,适于陆地生活。与青蛙不同。 ⑥蜥蜴体内受精,产大型的有壳卵,卵内含有营养,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孵化,因此,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2.其他的爬行动物 出示扬子鳄、龟、鳖、蛇等爬行动物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经验说出扬子鳄、龟、鳖、蛇等不同爬行动物的形态特点。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大多数种类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2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总结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补充。 引导学生分别从形态、皮肤、四肢、呼吸等方面认识青蛙能够水陆两栖的特点。形成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通过观察、自主学习和总结两栖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 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结合图示和教材内容,并与青蛙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认识蜥蜴的形态结构特征中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 结合经验和图示,说出常见爬行动物的特点,根据龟、鳖的生活习性,再次加深学生对两栖动物的理解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反馈总结: (1)食用:如人工养殖的牛蛙、鳖等。 (2)药用:蟾蜍毒腺分泌的毒液可制成中药蟾酥;鳖甲可以入药;蛇毒也能治病。 (3)农林害虫的天敌:如青蛙、蟾蜍捕食农田害虫。避役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蛇是鼠类等小型动物的天敌。 (4)危害:如人工养殖的牛蛙逃逸或放生野外,会成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毒蛇受到刺激时会攻击人类,被毒蛇咬伤后需及时救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四)巩固提升 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青蛙肺不发达,结构简单,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通过观察图文资料,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1.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和皮肤呼吸。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适于水陆两栖)
3.其他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
4.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的形态结构特征(适于陆地生活)
2.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
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两栖动物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过渡,因此两栖动物的学习很重要;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理解体会其结构与两栖动物的差别很重要。本节所讲的两类动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都见过,这对教学降低了难度。在授课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比较形象直观的观察动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还有一个重点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例如青蛙的皮肤适于呼吸的特点,蜥蜴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等。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第二节 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探究实践:通过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特征的学习,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生命观念:辩证地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情境导入
我是两
栖动物
我是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尾游泳
青蛙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四肢运动
1.两栖动物
鼻孔
眼睛
鼓膜
前肢
后肢
体色与环境保持一致,属于保护色,有利于捕食和躲避敌害。
2.观察青蛙
一、两栖动物
前肢短小,支撑作用;
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既能跳跃,又能划水
有鼻孔,用肺呼吸
一、两栖动物
皮肤能辅助呼吸
2.观察青蛙
一、两栖动物
3.其他两栖动物
蟾蜍
大鲵
蝾螈
4.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头
颈
躯干
四肢
尾
生活在干燥的陆地环境;
具有颈部,头灵活转动;
四肢短小,贴地爬行。
二、爬行动物
2.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
用肺呼吸
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坚硬的卵壳;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二、爬行动物
2.其他爬行动物
扬子鳄
龟
鳖
蛇
背甲有花纹
背甲无花纹
3.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牛蛙是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
鳖可以食用,鳖甲可入药
毒蛇伤人,蛇毒也能治病
避役捕食危害林木的昆虫
你还知
道哪些
课堂小结
一、两栖动物
1.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适于水陆两栖)
2.其他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
3.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的形态结构特征(适于陆地生活)
2.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
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堂练习
1.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A.鳃、肺和皮肤 B.肺、皮肤和肺
C.鳃、皮肤 D.鳃、气管
2.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肺不发达
C.用皮肤呼吸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A
D
课堂练习
3.在下列各项中,与青蛙适应陆地生活无关的是( )
A.皮肤柔软、裸露、湿润
B.头部感觉器官发达
C.能利用肺进行气体交换
D.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A
课堂练习
4.下列属于爬行动物特征的是( )
①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在陆地上产卵,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受精卵需要利用母体的体温孵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A
课堂练习
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6.蜥蜴比青蛙高等,主要体现在( )
A.卵生 B.用肺呼吸
C.有四肢 D.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
D
D
巩固提升
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原因是什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习题)
1.下列关于青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鼻孔是青蛙气体交换的器官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D.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能感知声波
2.两栖动物是原始的、最初登陆的动物。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避役 B.大鲵 C.鳄鱼 D.石鳖
3.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B.爬行动物能在陆地上爬行
C.爬行动物有发达的肺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
4.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B.蟾蜍等动物对农作物是有益的
C.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保护稻田中的青蛙能减少农药使用
D.毒蛇、鳄鱼等爬行动物对人类的威胁很大,越少越好
5.下列关于青蛙和蜥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头部后面都有颈B.成体可用肺呼吸C.体表都覆盖鳞片D.卵外都有坚韧的卵壳
6.2022年11月,上海邮局海关在入境邮件中查获232只活体蝾螈,经鉴定为斑点钝口螈。这种动物被宠物商家冠名为“六角恐龙”,它实际上是一种入侵生物。下列有关斑点钝口螈,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陆地上产卵,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B.因其能在水中生活又能适应陆地生活,所以属于两栖动物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斑点钝口螈终生有尾,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保护身体
7.下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完全生活在水中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椎骨
8.如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不同的两种动物。
(1)图中两种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各方面特征区别很大的是 (填“图甲”或“图乙”),区别是 。(写出一点即可)
(2)图甲所示动物的 可以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图乙所示动物依靠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3)图乙中的动物分化出了颈,而图甲动物则没有。从“颈”这一结构上看,图乙动物的捕食能力就比图甲动物的捕食能力 (填“强”或“弱”),理由是 。
9.火蝾螈在欧美各国是很普遍的两栖类宠物,一般生活在森林潮湿的地方,它的皮肤能够分泌毒素,人体一旦接触,就会产生肌肉痉挛、高血压等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火蝾螈作为外来物种,一旦流入我国,将会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1)火蝾螈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在哪里进行
。
(2)火蝾螈为什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
(3)为了避免外来物种入侵,我们能做些什么
(合理即可)。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一天能捕食的害虫多达200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现在“蛙声一片”的景象越来越少了,原因是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表实验,请你根据这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 mL 23~25 ℃ 50个 32
B组 洗碗水 500 mL 15~20 ℃ 50个 18
(1)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
(2)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及对照实验要求,实验中有一处不足,请做出改进: 。
(3)实验经改进后,A组在此实验中起到 作用。实验的变量是
。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A
2.B
3.A
4.D
5.B
6.C
7.D
8.(1)图甲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肺呼吸
(2)皮肤 肺
(3)强 颈能保证头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9.(1)水中
(2)火蝾螈的肺不发达,需要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3)不随意从网络上购买国外宠物、花草,不随意放生“异宠”
10.(1)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有影响
(2)将B组中水温改为23~25 ℃
(3)对照 不同水质
(4)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有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学案导学案下载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生物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动物学,两栖纲》课件
《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新
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件+练习+音视频
两栖动物小知识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ppt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
网址: 2.2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件(共17张PPT)+教学设计+导学案+习题 (含答案)2024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63260.html
上一篇: 两栖动物的全球宠物贸易:物种特征 |
下一篇: 两栖动物宠物贸易、缅甸的消费者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