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鱼是第一批被人工驯养的海洋观赏鱼类之一。人工饲养可能减少了水族爱好者对野生小丑鱼的需求,进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摄影:David Doubilet,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撰文:Rachael Bale
随便走进任意一家宠物店或水族店,你肯定会看到小丑鱼。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黄白条纹的鱼几乎就等同于海洋观赏鱼,这也是水族爱好者们开始饲养的第一批鱼类。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小丑鱼就成了第一批被人工驯养的海洋观赏鱼类。如今,全世界能够人工繁育的海洋观赏鱼类已经多达几十种。
大部分用于海洋水族贸易的鱼类都是野生的。据2003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全球海洋水族行业的价值大约为2亿美元到3亿美元之间。美国宠物产品协会在2014年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130万个美国家庭拥有咸水水族箱,圈养的鱼类多达930万条。
美国每年进口1100万条热带鱼,其中既有野生的也有圈养的,种类多达1800种。其中一部分是从夏威夷和佛罗里达的珊瑚礁中捕捉的,一部分是国内人工饲养的。
如今,饲养海洋观赏鱼是一个很流行的业余爱好,海洋水族业也越来越繁荣。因此,许多环保人士和观赏鱼爱好者也开始为水族贸易对野生鱼类和其栖息地珊瑚礁的影响感到担忧。
捕捉海洋观赏鱼类的做法会危害珊瑚礁,同时还会消耗野生鱼类,因此海洋水族贸易一直饱受批评。为了保护珊瑚礁和岩礁鱼类,海洋水族行业已逐渐转为交易人工驯养的观赏鱼。
有些渔民会使用氰化物把鱼弄昏迷,以便更容易捕捉。在食用鱼贸易中这种做法很常见,令人担忧的是观赏鱼贸易中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这种做法。
摄影:Jurgen Freund,Nature Picture Library、Corbis
根据每年都会发布圈养海洋鱼类名单的《珊瑚杂志》,大约17%的海洋观赏鱼类,也就是300种海洋鱼类目前可以人工饲养。但人工饲养的鱼类中只有6%可进行商业交易,被列为“市场上常见”的观赏鱼类就更少了。
好在这份名单每年都在壮大。随着海洋鱼类饲养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新孵化鱼苗的喂养技术提升,再加上人们对珊瑚礁保护意识的加强,圈养鱼类行业获得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多。此外,圈养鱼类已经适应了饲养员为其准备的食物,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也更小,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圈养鱼类更健康。
“人工繁育的驱动力是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最想要的是观赏鱼能存活下来,通过人工孵化养大的鱼存活率更高,显然要经济的多,”可持续鱼类养殖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John Carberry说道,该公司是海洋鱼类的一个重要养殖商。
海洋鱼类的人工饲养不仅有助于生意,对珊瑚礁也有好处,因为珊瑚礁面临多重威胁:海水酸化、全球变暖以及氰化物捕鱼。在有些国家,不择手段的渔民会把一个氰化钠药片放入一瓶水中溶解,然后将溶液喷向目标鱼类,使其晕厥,这样就更容易捕捉。
这种做法会污染附近的珊瑚礁,甚至杀死整个生态系统。菲律宾、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是美国最大的海洋鱼类输出国,尽管这几个国家将氰化物捕鱼法列为非法行为,环保人士称这种捕鱼方法仍旧被大规模采用,令人担忧。
“珊瑚礁是海洋的生产中心,”涨潮保护项目的主管Judy St. Leger说道,涨潮保护项目是海洋世界&布希公园自然保育基金旗下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推广圈养繁殖来保护珊瑚礁。“一种确保观赏鱼类没有破坏性历史的方式就是选择人工养殖的,”St. Leger说道。
水产养殖者还未找到人工繁育蓝刺尾鱼的方法。有些人担心《海底总动员2》可能会导致人类对野生蓝刺尾鱼的需求增加。
摄影:Tim Lama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海底总动员》的影响?
水产养殖者还希望通过人工养殖减轻某些受欢迎鱼类的压力。比如说,2003年迪士尼·皮克斯的电影《海底总动员》上映后,小丑鱼的市场需求立刻飙升。好在几十年来,水产养殖者已经培育出了许多种类的小丑鱼,因此至少某些野生小丑鱼可能不会面临太多过度捕捞的压力。(据海洋生物学家Andrew Rhyne称,这方面的数据缺乏,还无法确定人工饲养对野生小丑鱼的影响,他正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眼下,环保人士担忧的是,随着《海底总动员2》即将上映,电影中艾伦·德杰尼勒斯担任配音的角色多莉——蓝刺尾鱼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人担心电影会使蓝刺尾鱼的需求激增,目前的市场供应是无法满足需要的。为了捕捉刺尾鱼,渔民有时会竭泽而渔(有些渔民会打碎珊瑚礁捕捉),而且目前还没有人工繁育的办法。
蓝刺尾鱼也被称为浮性产卵鱼,也就是说它们会将卵产到海洋中,大部分淡水鱼和某些海洋鱼类会将卵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的鱼卵孵化成鱼苗后,自给自足的能力更强。但漂浮在海洋中的鱼卵孵化后,鱼苗一般都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没有嘴、眼睛、胃肠管或神经系统。如何饲养这种鱼苗一直是水产养殖者想要攻克的一道难题。
去年,研究者成功通过从夏威夷珊瑚礁捕捉的鱼卵繁育出了黄刺尾鱼,一时间成为轰动的新闻。
黄刺尾鱼是观赏性海洋水产业的“圣杯”,St. Leger说道。现在,随着夏威夷太平洋大学的海洋研究所已经探索出人工养殖黄刺尾鱼的方法,估计人工繁育蓝刺尾鱼也是早晚的事。
所有鱼类都应该圈养繁殖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鱼类可以通过人工繁育,一些科学家和水族爱好者禁不住想问:海洋水族业完全过渡到人工繁育模式可行吗?
Andrew Rhyne是罗杰威廉姆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海洋观赏鱼贸易,他认为那样是不可行的。他的研究表明,管理得当的野生渔场具有很高的环境和经济价值。尽管海洋水族贸易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带来了危险,但同时它也能为消除风险贡献力量。
人工繁育已经帮助一些海马从灭绝的边缘恢复过来。
摄影:Louise Murray, Barcroft Media,Getty Images
“主要是为了保护鱼类栖息地,”Rhyne说道。海洋水族鱼类的捕捉和贸易为沿海居民提供了宝贵的收入来源,进而鼓励他们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因为他们的生计依靠珊瑚礁生态系统。简而言之,管理得当的渔场可以创造价值,而这些价值带来保护的理由。
尽管涨潮保护项目关注的是海洋观赏鱼类,但“我们认为野生渔场也有自身的价值,”St. Leger说道。
就圈养繁殖来说,“跟其它事物一样,它也有局限性和不足,”做了很长时间的水产养殖者、批发商的Matt Pedersen说道(他还是《珊瑚杂志》的高级编辑)。比如说,“圈养繁殖是资源密集型行业,须耗费大量资金,”他说道。另外一个大挑战就是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培育观赏鱼类,尤其是新开发的鱼类。
另一个可能的不足之处?意外引进非本地物种。“减少野生热带观赏鱼的需求非常重要,抛弃具有破坏性的捕捞方法同样重要,未来圈养繁殖行业会如何操作也很重要,”亚利桑那州生物多样性中心的法律专员Nicholas Whipps说道。
比如说,大规模的近海圈养繁殖可能会导致意外引入非本地鱼类,他说道。这些鱼类可能会成为入侵物种,在竞争中淘汰本地物种。
“这不是说当前的圈养繁殖行业是这么做的或者朝着这个方向做,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圈养繁殖业究竟如何选择就变得十分重要了,”Whipps说道。
Mike Bober是宠物行业联合咨询委员会的主席、CEO,他认为,相比为获得食物而进行的捕捞活动,为海洋水族贸易进行的捕鱼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但这不是说海洋水族贸易对环境没有影响。如今的问题是海洋水族贸易的数据非常稀少、混乱,因此弄清楚实际发生的问题非常困难。
当然,很少有什么事是黑白分明的。“我们知道有些鱼遭到过度捕捞,有些鱼则一直是按照可持续性的方式抓捕的,”Rhyne说道。
(译者:流浪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观赏鱼繁育基地(观赏鱼繁育基地图片)
丹顶鹤人工繁育及繁育基地介绍
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行政许可制度和法律责任(人工繁育果子狸、竹鼠怎么处罚?)
观赏鱼的由来
宠物观赏鱼有哪些品种(宠物观赏鱼的种类)
全域全年禁猎、强化栖息地保护、严控人工繁育——解析北京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三大亮点
如何办理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
“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就是指人工繁育的合法动物吗?野生动物概念泛化又是指啥?
宠物鉴赏 观赏鱼的分类 观赏鱼的分类.ppt
关于印发《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 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网址: 人工繁育观赏鱼有助保护珊瑚礁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83967.html
上一篇: 海水鱼蒙眼是什么原因,海水观赏鱼 |
下一篇: 2023休闲渔业发展报告:观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