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华鳖

中华鳖

该物种属名Pelodiscus可能是以希腊语pelos(πηλός,意思是泥)、+拉丁语discus、disk或disc命名,意思圆盘形状。其种加词“sinensis”意为“中华的”,以其在中国的出现而得名。 [12]

中华鳖

头呈三角形,两眼间相距极窄,上颌长度超出下颌;吻突较长,约等于眼径,肉质唇发达;眼小。颈甚长。背甲卵圆形,长6-20 厘米,宽5.4-14厘米。正中微拱成嵴棱,体表被革质皮肤,满布长短不一的疣粒;第一对肋板间椎板1枚,长大于宽。第一对肋板外缘小于中缝。肋板发达,最后1对相接成中缝。颈骨前端腹面的内层突起呈簪子状,肋骨伸出肋板缘。腹甲光滑平坦,后叶较小。四肢扁平,各具3爪,外侧2指、趾隐没在发达的蹼间,四肢无鳞片,有栉状宽短的肤褶。背面橄榄色,间或有黑斑;腹面肉色,有对称深色斑或灰绿斑。幼鳖多为绯红色,色斑深而明显。家养可见驼背鳖背甲隆起呈盔帽状。 [9

]

中华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城,也常出没于大山溪流中。 [1

]

中华鳖

原产地:中华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班乃岛、宿雾)。在中国国内除西藏、青海和新疆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为多见。 [8

] [12]尤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产量较高。 [1

]

引种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西部、美国(夏威夷)、菲律宾(吕宋岛),可能还有巴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 [12]

中华鳖分布图 [11]

行为

中华鳖属爬行冷血动物。 [10

]生性怯懦怕声响,白天潜伏在水中或淤泥中,夜间出来觅食,比较能耐受饥饿。 [1

]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有时会上岸,但不能离水源太远。能在陆地上爬行、攀登,也能在水中自由游泳。喜晒太阳或乘凉风,即喜欢“晒背”,不怕光,见光也不回避。中华鳖是水陆两栖动物,以肺呼吸为主,常露出吻尖呼吸空气,潜伏在水中利用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中华鳖是典型的变温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差异不超过0.5-1℃,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5-35℃,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0℃。水温高于35℃时,摄食减弱,出现“夏眠”,水温低于15℃时,停止摄食,12℃时开始潜伏于泥沙中,10℃以下时,进入冬眠状态。 [10

]

食性

中华鳖食性广,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但是不同生长期,不同的生活环境,其食性也有所差异。稚幼鳖阶段,主食大型浮游动物、虾幼体、鱼苗、水生昆虫、鲜嫩水草、蔬菜,成鳖喜欢摄食螺、蚌、鱼、虾、蚯蚓、水草、蔬菜、瓜果等,人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以配合饲料、畜禽下脚料、瓜、果等单一或配合食物为主。 [10

]

中华鳖

中华鳖4-10月为繁殖期,雌性在繁殖季节一般可产卵3-4次,在水域边缘沙土中挖穴产卵;可分批产卵,每窝通常产4-6枚,体大者24-30枚,孵化期60天左右。卵呈球形,白色。 [1

] [10

]寿命为30-50年。 [2

]

长江流域一带中华鳖于4~6月份进行交配,交配在水下或水面完成,可持续5~30分钟,雄性用前肢抱住雌性的背甲,有时咬住雌性的颈部、头部或四肢。中华鳖交配约两周后营巢。营巢于5月末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营巢由后肢交替进行,后脚具有发达的爪,从一侧挖向另一侧,将沙土堆在巢旁,身体随着腿的运动面左右摇摆,后肢的力量很大,有时能将沙土扔出3米多远。巢圆形、巢口直径约7-10厘米,深和宽均有10厘米以上,卵产出后无序地堆在巢中,产卵在20分钟内完成,然后中华鳖仍用后肢将巢旁的沙土扒入、直到填满为止。 [14]

在中国分布的鳖属动物中,除中华鳖外,过去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它与中华鳖的主要区别是:颈基部两侧各有一团大瘰粒,背甲前缘有一排粗大疣粒,裙边很发达,仅分布于云南、贵州、海南、广东和广西等省。1991年,周工健等发现了鳖属另一种——砂鳖(Pelodiscus axenaria)。它与中华鳖更加相似,但个体较小,不超过500克,在外形、骨骼、繁殖习性和血清蛋白的电泳带谱、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电泳带谱等方面,沙鳖与中华鳖都有明显的差异。 [14]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易危(VU)。 [5]

种群现状

中国的乌龟与中华鳖的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但近年来其野生资源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并有濒临枯竭的危险。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除市场消费需求加大、贸易量剧增外,栖息地的毁坏、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化学污染和大坝截流使得中国及亚洲龟鳖类种群的生存形势更为严峻。 [4

]中华鳖虽然没有明显的亚种分化,但存在着很多地理群体,如长江流域的洞庭群体,黄河流域的黄河群体,珠江流域的广西黄沙群体等。 [8

]

中华鳖

中华鳖不仅肉质鲜美,而且头、血、背甲、卵、内脏、裙边皆有不同食疗保健作用,均可入药,为体弱病人的滋补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滋阴补血、养心肾、清热消淤、健脾胃,可治疗虚劳盗汗、阴虚阳亢、腰酸腿痛等疾病”。 [6

]

中华鳖

背甲、鳖甲胶、头、血、胆、肉、卵或脂肪可以入药,鳖甲:滋阴退热,潜阳熄风,软坚散结;用治阴虚潮热、热病伤阴、虚风内动、积聚癞结、经闭、久疟、小儿惊痫。鳖甲胶:滋阴补血、退热消瘀、软坚散结;用治阴虚潮热、虚痨咯血、久疟不愈、血虚经闭、瘕瘕疟母、痔核肿痛。头:补气助阳;用治久痢、脱肛、子宫下垂、阴疮。血:滋阴清热,活血通络;用治虚痨潮热、阴虚低热、胁痛、脱肛、骨关节结核、结核发热。胆汁:解毒消肿;用治痔漏。肉:滋阴补肾,清退虚热,滋补强壮;用治虚痨赢瘦、骨蒸痨热、久疟、久痢、胁痛、崩漏、带下、子宫脱垂、癞瘕、瘰疬。卵:补阴,止痢;用治小儿久泻久痢。脂肪:滋阴养血,乌须发;用治体弱虚赢、须发早白。 [9

]

增强免疫力

中华鳖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刘臻等将甲鱼肽粉喂养小鼠,探究甲鱼粉是否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体液免疫方面,小鼠抗体细胞、单核-抗体细胞、NK细胞活性在添加了甲鱼肽粉后的试验组中均有显著提高,虽然甲鱼肽粉在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以及细胞免疫上具有一定的功效,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显著影响。司少艳等从胶原蛋白肽对失重小鼠的免疫影响试验中发现,胶原蛋白肽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具有显著增强效果。 [6

]

针对胶原蛋白肽是否具有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的问题,推测与胶原蛋白肽类型以及蛋白肽摄入方式有关。司少艳等探究了灌胃与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两种方法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腹腔注射法提升小鼠T淋巴细胞含量的效果优于灌胃法。而对于中华鳖胶原蛋白肽是否具有诱导T淋巴细胞转化、提升机体体液免疫,还需要对中华鳖不同组分中所提取的胶原蛋白肽进行分类研究。 [6

]

延缓衰老

对于中华鳖蛋白肽分子抗衰老研究,将小肽混合饲料作为果蝇食物,发现高剂量的甲鱼肽能够有效加强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细胞毒性以及降低机体脂肪过氧化程度。随着甲鱼肽剂量的增加,雌雄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均出现延长,在一定范围内延长了果蝇寿命,延缓果蝇衰老,为甲鱼在抗衰老药物上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6

]

抗疲劳

中华鳖裙边是优质胶原蛋白的来源,并且主要为Ⅰ型胶原,同时史晋源等研究了甲鱼肽抗氧化性与抗疲劳特性之间的关联,小分子肽能提高果蝇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创伤,达到抗疲劳的功效,这表明中华鳖蛋白与蛋白肽在抗疲劳产品的研发上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6

]

增加骨密度、治疗骨质疏松

由于中华鳖中含有丰富的蛋白组分,特别是组织中含有的胶原蛋白在构建人体骨骼、软骨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人体软骨属于结缔组织,覆盖在关节表面,起到保护、润滑关节的作用,但软骨脆弱,受到损伤后的自愈能力较低;组织工程学为软骨损伤后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将与人体骨骼适配的材料与3D打印技术结合形成支架植入人体,支架的原材料是研究的热点问题;Ⅱ型胶原作为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有利于细胞黏附和外源细胞的导入,是人体骨骼支架的最优选择。刘刚等利用Ⅱ型胶原-丝素蛋白-透明质酸复合材料进行软骨支架的制作,以胶原蛋白为主的支架成孔均匀,力学性能好,是良好的软骨替代品。Ⅱ型胶原与人体骨骼成分相似,在提升骨密度、加强骨骼延展性方面优于其他蛋白。除此以外,由于骨纤维结构弱化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骨疾病,范凯翔等对龟甲与鹿角所制得的中药进行研究,得出高胶原蛋白含量的原料对治疗骨质疏松疾病具有良好的功效。而Ⅱ型胶原分子多数存在水产动物骨骼中,中华鳖甲也作为重要原料应用于骨质疏松特效药物的研发。 [6

]

皮肤创面恢复

裙边是中华鳖含有胶原分子数量最多的部位,根据杨桠楠等的研究显示,裙边胶原蛋白多为Ⅰ型,分子内含有大量羧基和羟基基团,与水分子有很好的亲和性,具备良好的保湿性能,具有保持肌肤润泽度的作用。并且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分子能够修复损伤血管、抑制炎症因子,是促进面部创面愈合的重要成分。研制含有胶原蛋白肽的面膜已较为成熟,添加了胶原蛋白肽的敷料可加快色素沉着,起到良好的保湿补水作用。随着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具备抗炎、抑菌、补水、修复功能的胶原蛋白敷料开始逐渐占据市场,并且在治疗某些疾病并发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6

]

温室条件

池塘建设

稚鳖温室养殖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喧闹的场所和噪声较大的区域等,具备充足合格水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的地方建场。温室应为长方形,可为砖混水泥结构,面积500-1500平方米为宜,室内养殖池面积一般为15-20平方米,池高约150厘米,水深70厘米左右,池底铺设20厘米厚细沙。设计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便于换水,修建防逃设施,防止逃逸。在温室池底、门窗等位置安装保温泡沫板,增强保温效果。 [7

]

增氧设备

由于温室密封性较好,空气交换不足,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增氧。可采用风机增氧方式,通过风机吸入空气,经管道鼓入气石而增氧。气石安装密度每平方米约1个,置于水中适当深度。放置过深会因水压过强导致冒泡不足,放置过浅则起不到充氧效果。 [7

]

食台

如果日常投喂以粉料制作的饵料为主,则要建设食台,用水泥预制板或木板斜置于池边,一边入水下10-15厘米,另一边露出水面,坡度约为15°,食台与溢流口保持相同高度,食台外侧设置挡料埂,防止饵料滑入水中。如果日常投喂以膨化颗粒料为主,则建议制作饵料框,一方面可以驯化稚鳖在固定地点吃食,另一方面便于观察吃食情况,及时打捞残饵。饵料框可用PVC材质管道制成。 [7

]

其他

设置栖息台,可用毛竹、木板等材料搭成拱形,浮出水面,面积可根据水面大小和幼鳖数量而定。制作防咬网,建议每个养殖池悬挂防咬网,网片为长方形,让其自然下垂呈伞状,深入水体,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悬挂2-4个网片。投放凤眼蓝,可以减少幼鳖相互撕咬,同时还能吸收水体氨氮,净化水质。 [7

]

苗种放养

稚鳖放养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对温室基础设施、养殖设备等进行全面检修,主要包括加温系统、增氧系统、进排水系统、电源电路、门窗密封性等,确保试运行无异常。要对养殖水体、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以及放养苗种、水生植物等进行消毒。养殖水体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浸泡消毒,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注水至20-30厘米,pH调至7.5-8.5,试水一周再放养苗种。 [7

]

苗种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光亮、活力强,外观无病灶、无伤残的稚鳖。苗种下池前可用2%左右食盐水浸泡15分钟;或用25-3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10分钟。稚鳖放养密度是根据鳖的大小来决定的。温室内稚鳖养殖一般以每平方米80-100只为宜,并随着个体的不断长大,饲养密度由高到低逐步进行调整。将消毒后的稚鳖苗种缓慢地倒在食台上,让其自行爬入水中,尽量减少放养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与机械性损伤。稚鳖放养时应特别注意水温温差不宜超过2℃。 [7

]

日常管理

温度调控

加温是缩短中华鳖养殖周期的必备条件,为使其在低温季节能正常生长发育,就要注意控制好水温。中华鳖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最适温度为30℃。一般情况下,当水温在15℃以上时,稚鳖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养殖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水温、气温变化,及时调节。调节水温时,温度变化幅度不宜过大,要控制在2℃以内,否则可能影响稚鳖的正常摄食和生长。建议室温略高于水温1-2℃。加温的方法主要有:采用锅炉循环水加热、柜式空调加热,利用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加温等;还可用地源热泵加热,每300-400平方米配地源热泵1台。 [7

]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温室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且室内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堆积中华鳖新陈代谢产生的废气。因此,每天要根据天气情况坚持定期开启温室门窗1-2小时,或安装排风扇,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7

]

饲料投喂

可选择中华鳖专用膨化颗粒饲料,粒径大小要根据稚鳖的生长情况而不断变化。投喂前,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三黄粉和益生菌等,加少量水搅拌均匀,放置通风处晾干后再投喂,有助于提高稚鳖机体免疫力。投喂时,要做到“四定”。定时,每天投喂的时间和次数相对固定,使稚鳖养成按时进食的习惯,一般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8时、下午4时。定点,每次喂食都要将颗粒饲料投放于饵料框中,便于检查吃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定质,饵料必须保证品质,蛋白质含量要高于45%,无腐败霉变,及时密封已拆封的饲料袋,避免饲料受潮。定量,投喂量要根据稚鳖体重和摄食情况而定,一般为鳖体重的3%-5%,过少则不能满足中华鳖的正常生长需要,过多则造成资源浪费。随着体重的增长,日投喂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应逐步降低,在6个月时,日投喂量控制在体重的1%,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7

]

水质调控

在养殖生产中,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氯制剂,可有效改良水质,降低水体氨氮等。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及时监测水体溶氧量、氨氮和pH等指标。换水是改善水质最直接的方式,但不宜过于频繁,避免造成温差过大。可采用吸污设备,有针对性吸取底层废水。 [7

]

病害防治

中华鳖生性好斗、爱撕咬,很容易造成机体损伤,导致细菌感染。当外周环境恶劣时也会导致病害的发生。稚鳖对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如果环境的变化幅度超过其适应能力时,就容易患病。除此之外,若长期不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就会影响稚鳖的生存、生长,从而发生疾病。 [7

]

温室养鳖常见的病害有:腮腺炎病、穿孔病、腐皮病、疖疮病、白斑病等。为预防以上病害的发生,可采取如下措施。①科学制定温室养鳖操作规程,严格实行全封闭式养殖。②改善水质。定期用二氧化氯、生石灰、碘制剂等对养殖水体消毒杀菌,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水质,保持水体清新,肥瘦适中,维持水质稳定。③拌药投喂。可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维生素、大蒜素等,增强稚鳖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④做好消毒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视鳖体大小和水温的高低灵活掌握药浴时间。生产中所用工具要定期用5%漂白粉溶液浸洗25分钟消毒。 [7

]

相关知识

中华鳖生态习性的探讨
中华鳖饲养全攻略(从宠物到家人,用心呵护)
鳖在家里怎么养?小鳖的喂养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年来总结的养鳖的经验,适用于家庭宠物养鳖
盘点各种奇特的鳖 你见过几种?
中华鳖《也就是甲鱼》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你知道吗?鳖用嘴巴排尿,龟用屁股呼吸,动物的怪癖为何如此奇葩?
海洋科普(705) | 动物世界—斑鳖
美国珍珠鳖已入侵我国16省,它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恢复深山溪流水生物种26个月以来,最惊喜的一次,中华鳖繁殖有望

网址: 中华鳖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8530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半水栖龟都有哪些?中国可以养的半
下一篇: 黄斑地图龟人工繁殖?一文带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