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不需要治?预防才是关键!
在水产养殖中,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简称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鱼类危害极大。这种病不仅流行广泛,而且传播迅速,一旦爆发,3到5天内就能造成大量鱼类死亡。
流行情况、症状及病理特点
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这种细菌主要危害鲫、鲢、鳙等淡水鱼类。水温在9℃到36℃之间都可能流行,主要通过鱼体、饲料、水源等途径传播。一旦发病,病鱼会在早期出现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肝小叶中央静脉淤血,肝血窦受压,体积缩小,肝细胞肿胀,广泛性颗粒变性、空泡变性,部分肝小叶出现坏死灶。
易感染鱼群
这种病主要发生在夏花鱼种到成鱼阶段,以2龄成鱼为主。无论是精养、网箱、网拦还是水库养鱼,都有可能发生。
患病情况
细菌性败血症由病原产生毒素,引起鱼体溶血、出血和组织坏死。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会出现上述症状。
预防及治疗 ️
疾病预防
清塘消毒:定期清理池塘,消毒水体。
适时施肥:促进浮游生物合理生长,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管理方式。
使用抗生素
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如高热时可以用冰块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加强护理
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处理原发感染灶
如存在局部感染,及时进行清创、引流等处理。
监测病情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等指标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为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防止再次感染细菌性败血症。控制养殖密度,定期对养殖池消毒,保持良好水质是减少疾病发生的关键。夏季水温升高,是细菌性疾病的多发期,养殖户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异常鱼体,应及时处理。总之,不管是什么疾病,在水产养殖中都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相关知识
鱼病治疗大全书籍(鱼病防重于治)
怎么使用抗生素治鱼病 治疗鱼类细菌性败血症
辨别病鱼小窍门
怎样使用甲醛治鱼病 甲醛的37%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病害高发季,正确诊断鱼病预防治疗是关键
大蒜怎么治鱼病 需要如何治疗
病毒性鱼病预防的标准化及其治疗处方开具的注意关键点
鱼病防治,基础知识是关键
鱼病根源及防治方案(鱼病防治终结篇)
宠物鱼的患病护理关键
网址: 鱼病不需要治?预防才是关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0562.html
上一篇: 鱼类养殖技术:鱼病预防措施及诊断 |
下一篇: 看到鱼生病你就怕?别慌!观赏鱼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