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细菌性疾病课件
细菌性疾病 由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生物中的原核生物,仅具有原始核,无核膜和核仁,同时也缺乏细胞器。危害水产动物的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细菌性鱼病的特点与种类 1 细菌性鱼病的特点: 1) 细菌性鱼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 2) 细菌与病毒不同,容易进行人工培养; 3) 细菌个体较病毒大,可在LM下看到; 4) 细菌性鱼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用药物防治。 2 细菌的类型: 1) 按形态分: 2) 按革兰氏染色结果分: 3. 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细菌性烂鳃病 1 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alumnaris),属纤维粘菌科,菌体细长,柔韧,可屈桡,一般在病灶及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体较短,液体培养基上菌体较长,G-,菌落黄色。 2 流行情况:疾病流行前,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被菌污染的水及塘泥。鳃受损后易感染,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15-30℃流行最易。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危害当年的草鱼种,每年的7-9月为流行盛期。1-2龄草鱼发病多在4-5月。 3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吃食。鳃上粘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 病情严重的时候,鳃丝未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组织出血、腐烂和崩溃。由于鳃组织受到破坏,致使鱼的呼吸困难,引起死亡。 细菌性烂鳃病 4 病理变化:鳃组织炎症反应,有慢性和急性之分,慢性型鳃组织发生炎性水肿,增生和坏死。慢性的只有炎性水肿和坏死。 5 诊断:外观判断;鳃上淡黄色粘液镜检;免疫分析 6防治: 预防: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鱼种下塘前用10ppm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ppm的高锰酸钾,或用2%-4%食盐药浴。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 4)发病季节,每月遍洒生石灰1-2次,15-20ppm 5)用漂白粉在食场挂篓。或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治疗:外用和内服相结合 (1)外用药 1)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1-1.2ppm,或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0.5ppm,漂白精(含有效氯60%)0.6 ppm,或优氯净(含有效氯56%)0.6ppm全池遍洒。 2) 用五倍子2-4ppm,或干乌桕叶3.7ppm,或大黄3.7ppm全池遍洒。 (2)内服药 1)鱼泰2号药饲:30g/kg鱼天,连喂3-6天。 2)鱼服康A型: 2.5g/kg鱼天,连喂3-6天。 3) 庆丰霉素: 5-10g/kg鱼天,连喂3-6天。 4)呋喃唑酮: 0.01-0.02g/kg鱼天,连喂3-6天。 5)磺胺-2,6-二甲氧嘧啶:0.1-0.2g/kg鱼天,连喂3-6天,第1天加倍。 6)磺胺六甲氧嘧啶:0.05-0.2g/kg鱼天,连喂3-6天,第1天加倍。 二、白皮病 1 病原体:白皮极毛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菌体为杆状,多数2个相连,有1-2根鞭毛,借以运动。 2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夏花鲢鱼。白皮病主要由于拉网、囤箱、过筛、运输时操作不细致,使鱼体受伤后感染了细菌的结果。 3 症状:白皮病发病初期,在尾柄或背鳍基部出现一小白点,以后迅速蔓延扩大病灶,致使鱼的后半部全成白色。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尾鳍全部烂掉,头向下,尾朝上,身体与水面垂直,不久即死亡。 白皮病 4 病理变化:病灶皮肤色素细胞坏死,脱落。 5 诊断:外观和镜检 6防治: 1)遵守养鱼操作技术规程,避免鱼体受伤; 2)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300厘米),用博落回1千克,捣烂洗汁2.5千克,加生石灰500克,调匀后,全池泼洒; 3)全池遍洒畜用红霉素,每1立方米水用药0.3克。 4)病鱼池泼洒痢特灵,每1立方米水用药0.3-0.5克。 三 白头白嘴病 1 病原体:一种粘球菌(Mycococcus sp.) G-,短杆状,无鞭毛,滑行运动,其菌落边缘假根状,解剖镜下似菊花。 2 流行情况:一般在每年5-7月流行。主要危害草、青、鲢、鳙等鱼类的鱼苗和鱼种,但以对夏花草鱼危害大。鱼苗下池1星期左右就可发生此病。鱼苗下池后饲养一段时间(15-20天),如不及时分池就有发生此病的危险。该病是一种暴发性鱼病,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一日之间,能造成数千上万的夏花草鱼死亡 白头白嘴病 3 症状:病鱼自吻端至眼球的皮肤色素消失,呈乳白色。这种症状,病鱼在水中游动时观察得最清楚,所以叫“白头白嘴病”。病情严重时,头部和嘴周围发生溃烂,个别病鱼的头部有充血的现象。病鱼体瘦发黑,散乱地浮游在岸边,不停地浮头,不久即出现大量死亡。唇张闭失灵,口周皮肤溃烂且有絮状物粘附其上。 4 病理变化:镜检病灶部
相关知识
鱼类的细菌性疾病.ppt
如何预防鱼类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感染?
鱼类疾病诊断与预防.ppt
实验动物常见的传染性疾病PPT演示课件
家禽细菌性疾病 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ppt
第三篇 章 常见传染病-3-细菌性疾病 宠物疾病学课件.ppt
鱼类不同病变肝脏类型与鱼类肝(胰)脏脂肪性疾病形成及预防
宠物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鱼类疾病诊断研究报告.ppt
宠物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网址: 鱼类的细菌性疾病.ppt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0707.html
上一篇: 如何选择龟粮? |
下一篇: 海水养殖鱼类疾病防治措施 |